黑麋峰记处暑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中国民间有各路神仙狐妖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在历朝历代的演化涂抹下,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仅流传下来的就有玉皇、城隍神、财神、观世音、八仙、土地等百姓所熟知和敬奉的神仙,而且还有一些被神化或者妖魔化的动物形象,如白蛇、狐妖、乌龟精等,这些历来就是普通民众感兴趣的话题,黑麋峰因山高林密,各种仙怪传说颇多。在山上来往了一年多,听得最多的就是吕洞宾、刘仙姑、刘真人、罗脚道人的民间传说,沿路走过的地方,大部分都有他们的足迹,不是在这里降过妖,就是在那里伏过魔,要么就是为老百姓做过各种善事。处暑这天,天上被蒙了一层土法染制的蓝布,间或有没染上色的白色色块不停地在上面移动,并变幻出各种形态。在山间行走时,太阳依旧热烈地亲吻着大地,有阳光的地方,光强烈得无法睁眼,而树荫下,却凉风习习。处暑过后,将一场秋雨一场凉,阳光即使再强悍,也无法发飚。罗队长上车时,顺便从商店里购买了一些“包”。“包”是祭拜先人时用来装纸钱的。他一-路上絮絮叨叨地告诉我。七月俗称鬼月,到了处暑,离七月半就不远了,中国有三个民间传统节日,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上元节是正月的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闹元宵。下元节是十月十五,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由于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所以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当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中元节即鬼节,山上从七月初三开始,大家纷纷给先人祭拜,在七月十四之前,所有村人须将祭拜之事办完。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百鬼从奈何桥上过来,冥司点起大红灯笼引领他们,朝着阔别已久的阳界浩浩荡荡而来。所以这一夜,不宜外出。但七月初一初二这两天,也是不宜祭拜的日子,因这两天,是孤魂野鬼获准出来阳间探亲的日子,他们自阴间轰拥而出,四处抢吃供品,因此家家户户须准备供品,摆放在自家门前,插上一炷香,烧若干纸钱及经衣,给孤魂享用,免得给自己先人烧纸钱经衣时,他们前来哄抢。另外要让他们吃好喝好,免得到家中来侵扰家人,拢乱平安。罗队长给我讲这3个节日的区别及祭拜仪式时,我们已从罗家大山横插到黑麋峰西南方向的彭家庄山下了,这里有一条长长的溪流,溪流上横卧着一一座石桥,这就是伏龙桥了。伏龙桥原来并不是石桥,而是一座木桥,时日长久下,木桥腐朽垮塌了,族长组织几人负责修桥,谁知一到晚上,白天修好的桥墩就莫名其妙地倒塌在溪涧里了。如此反复几次,惊动了在此修道的刘仙姑,她仔细察看后告诉族长,桥下隐伏着一条孽龙,若要建好桥,必须用钢钉钉住龙的腰身。族长依仙姑计策,果然桥墩不再垮塌,不日便修好了石桥,为纪念仙姑帮助大家降伏孽龙,石桥称为伏龙桥。伏龙桥并没有想象中的宏伟,不过是小溪涧上搭建的一座小石桥而已。我们从石桥上跨过,不多远就到了曾经很有灵气的蛤蟆石庙,庙旁紧靠着-只伸吐舌头的石蛤蟆。下水库的山顶上,居然有一双神仙丢弃的鞋子,年深日久,鞋子慢慢石化,成为了当地难得的风景。刘仙姑年轻时非常爱美,常去梳妆台妆扮,去镜面池沐浴。镜面池的水既清澈又凉爽,仙姑某日傍晚去沐浴时竟被一只正在修行的乌龟偷窥,乌龟偷窥后心痒难耐,居然每日准时在镜面池旁守候沐浴的仙姑,山神发觉后大怒,将乌龟镇压在旁边的山下。镜面池后,有一块形似山龟的大石仍压在大山下,后人以此命名为池畔金龟。现在,-一座白玉雕刻的仙姑石像立于镜面池中,仙姑正对着水面梳着长长的秀发,全然不知身旁的石龟正贪婪地凝望着她。刘仙姑掘井抗旱,伏龙降妖,为黑麋峰人做了不少善事。后人为了纪念她,在黑麋峰古寺内为她修了一座仙姑庙,这座仙姑庙仅比一般的土地庙略大,用麻石垒叠而成,里面供奉着刘仙姑的木雕神像。现在的仙姑庙已经被迁移到了古寺的东侧,朝拜仙姑的村民络绎不绝。而在池畔金龟的东侧,有一座老和尚坟,坟身呈圆形,于石碑前方开合,坟顶则呈半圆形,由麻石修砌,上面盖满了杂草尘灰。石碑上的字迹虽清楚可辨,但泥尘竹叶将石碑上的部分字迹掩埋,已看不到这座老坟修建的年代。老和尚去世年代不详,在每年七月,没有后人为他祭拜,没有人为他烧纸钱、经衣,村人们在七月初一初二为孤魂野鬼摆放的供品,也不知他是否出来分得一份。为刘仙姑修建的仙姑庙属道观,七月鬼月祭拜先人也是道教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将中元地官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符号意义.上的宗教神,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祭拜先人,主要是获得心灵上的抚慰,为除困解厄带来精神意义上的美好愿景。来源:黑麋峰记作者:余海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fb/14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岂止中年油腻,90后都开始脱发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