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前几天一位网友给科学怪诞看一张图片,说是新发现极为罕见的食肉植物。嘱咐科学怪诞一定要好好介绍,想想好像真的没有做过食肉植物的主题,所以今天就来写一篇一起看看吧。

食肉植物又称为食虫植物,小时候只要讲到食虫植物,心里头就会想到猪笼草、毛毡苔,跟捕蝇草,这三种好像就是最多人知道的食虫植物,但是今天当然不是介绍这些常见的食虫植物了。今天介绍的食虫植物,各各拥有你想象不到的诡异技能跟特性。

甚至网络上还传言,有多位学者发现了一种巨型能够吞食老鼠的食肉植物,这种生物真的存在吗?会是网友给科学怪诞看的那个家伙吗?让科学怪诞们来一探究竟吧。

暴打昆虫的草

一个能够殴打昆虫的植物,这根本是电影漫画看太多了吧,怎么可能存在?别急别急,先看完这个诡异的食虫植物,再下定论。

这个植物叫做花柱草,绝大多数都分布在澳大利亚,少数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种类相当多,大概有两百四十种。但是这些品种之间的形态差异相当大,小的才几公分,大的可以超过一公尺。

老实说平常看起来这植物还真的是平凡到不行,感觉就像是随处可见的小花,说它是食虫植物还真是很多人不相信。

但是你如果走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植物的花萼以及花梗的部分,分布许多微小不容易发现,但可以分泌黏液的腺毛,这个腺毛能够黏住附着在上面的昆虫。

而且它会分泌消化酶消化这些猎物,因为以上这些功能,所以它被归类到了食虫植物。

不过讲到这里,一定很多人会想这么娇小的植物是能够吞食多大的昆虫啊?没错,这是你们真的没说错。

花柱草在所有的食虫植物里吞食虫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烂(仅能吞食微小昆虫),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很多人不知道它被归类到食虫植物。

但是花柱草却有一项在植物里相当罕见的能力,它是一种拥有“武器”的植物。这个武器被称为“合蕊柱”,是由雄蕊加上花柱的复合体,一旦有昆虫来采蜜依附在它的身上,触动了“扳机”,这个武器就会在零点零一五秒里“暴打”昆虫,速度之快,甚至能将昆虫打晕。

这真的是很罕见的能力,对吧?也因为如此,英文里称这种植物为trigger-plan板机植物,而且这个武器是能够无限激发的。

“合蕊柱”一旦被触发发动攻击以后,大约数分钟“合蕊柱”又会慢慢张开,回到原本的位置,蓄势待发,准备攻击。就像是扣完扳机激发完再次上膛一样的循环。

这个武器的触发是因为刺激到位于“合蕊柱”弯曲部位的运动组织所引起,其中还牵扯到该组织膜电位的改变。有点太专业,科学怪诞就不细说。

比起这个,科学怪诞想更多人想知道这植物为什么要这样欺凌这些昆虫,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猜到原因。与其说是欺凌,不如说是“鞭策”这些昆虫比较贴切。

原来花柱草虽然雄蕊雌蕊都在同一朵花上,但是雄雌蕊成熟的时间不同不能够自花授粉,所以它们需要将花粉传到别朵花上,才能够繁衍下一代。

因此这个“暴打”的动作,其实除了将花粉拍打到昆虫身上之外,还能让这些昆虫受到惊吓立即逃离,飞向其他的花朵。迫使它们迅速完成任务,真的是相当有趣的生物,对吧?

不过你了解完接下来这个家伙,你就会发现食虫植物里真的是怪胎一堆,花柱草可能都还算正常的。

因为接下来这个家伙可是极少数在水中的“食虫植物”。

水中食虫植物

你没有看错,其实在水中也是有食虫植物存在的。这个怪咖的名字叫做狸藻。全世界有超过两百种,有些是水生植物,有些则是生活在湿地的陆生植物。

除了南极洲以外,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它们除了能够跟一般植物一样行光合作用之外,还有多个看起来像小袋子的捕虫囊,捕虫囊启动的机制跟前面介绍的trigger-plan很像。

需要等小虫靠近捕虫囊,触碰到外面的刚毛,才会启动捕虫囊,捕虫囊被触发,启动后会极快的速度打开囊内,形成强大的负压。

就可以迅速把周围的东西吸进去,狸藻将这些猎物吸入后,还会将水挤出来,所以在里面的猎物几乎都是缺氧而死的,相当可怕。

不过学者发现这个食肉植物跟一般的食肉植物有些不同。在它们的捕虫囊里面,其实水中生物的比例占得并不高,反而是由各种的藻类和植物的花粉。

其中藻类的种类超过了一百多种,几乎包含了所有在淡水体中的藻类。当然这个不同种类的狸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都有关系。

但是这让学者有了一个想象,难道这个食虫植物,其实是吃素的植物吗?关于这个问题,一开始学者们是分成两个流派的。

第一个流派认为会发现这么多藻类跟花粉在捕虫囊中只是意外,因为狸藻的捕食机制是跟板机植物一样的触发机制,一旦被触发,周围所有的东西都会吞下,没有过滤手段,所以才会包含着这么多水中植物和各种物质。

听起来感觉挺有道理的,对不对?但是另一个流派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发现有些狸藻是生活在泥炭沼泽里的,在那里昆虫的来源极少,狸藻如果只依靠捕食昆虫是活不下去的。

学者在位于泥炭沼泽里的狸藻补捕虫囊发现,只有10%的捕虫囊有小动物,50%的捕虫囊有藻类和植物的花粉,其他40%是真菌的菌丝和苔藓的叶状体和土壤颗粒。

学者研究后发现,在这些捕获的猎物里,除了水中小动物之外,狸藻也会消化藻类含植物的花粉,利用它们的养分来帮助自己成长,进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所以虽然过去一直认为狸藻是肉食性植物,但是这群来自维也纳大学的学者研究后呼吁各位,或许我们该改成狸藻为更罕见的杂食性植物了。

老鼠杀手的真相

接下来要进入今天的重头戏了,传说中能吃老鼠的食肉植物。这个故事发生在菲律宾,当地据说有两位传教士看到了一种能吞下整只老鼠的植物。

这两位传教士指出他们发现的巨型植物的地点是在菲律宾巴拉望岛的维多利亚山。虽然这个消息在当时并没有被证实,只是个传言。

但是有四个来自英国的植物学家相当重视这个讯息,决定亲自前往当地看看。在跟两位传教士联络并确定地点后,这群英国团队就出发该山区。

一个具有能够吞食老鼠能力的植物,照理来说体型绝对不小,所以这群学者都带着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在山中寻找着传说中的植物。

没想到几天后,在维多利亚高地最大的山峰Setport山上,还真的发现了这家伙,映入学者眼帘的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植物。

从他的外形来看,几乎可以肯定它是猪笼草的一员,但是它的体型相当的巨大,外观的花纹也从来没见过,没错,他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猪笼草物种。

这个猪笼草后来被这群学者命名为阿滕伯勒猪笼草,被列为年十大新物种之一。

这个被发现的全新物种体型相当巨大,他在捕虫笼可高达30公分,宽至16公分,藤蔓长30至四40公分,捕虫笼的容积可以超过1.5升,偶尔可以超过2升。这样的大小绝对能够吞食掉一只老鼠。

上图的男子就是四位植物学家之一的Alastairrobinson博士,他在这巨大猪笼草中发现了鼠类的遗骸,证实传教士的资讯是正确的。

阿滕伯勒猪笼草的确能吞食鼠类,但是这边有一个问题,它们是刻意捕食这些鼠类的吗?

毕竟绝大多数的食肉植物都是以昆虫为主食,它们会把这些脊椎动物当成猎物嘛。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观察。

其实阿滕伯勒猪笼草并不是唯一被发现会吞食鼠类的猪笼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猪笼草是马来王猪笼草,它的捕虫笼可高达41公分,宽20公分,容积可达3.5升。在这世界最大猪笼草里也有发现过小型哺乳类的纪录。

但是在学者的观察之下,认为这些哺乳类,绝大多数都是“意外”跌入笼内。在猪笼草的“瓶盖”下方,表面可以看到很多腺体。

这些腺体会分泌花蜜,不只会吸引昆虫,有时也会吸引到其他动物过来舔食。这些生物会踩在猪笼草的捕虫笼上,舔食瓶盖的花蜜。

这对猪笼草有什么好处呢?当这些生物进食的过程中,往往会撒尿或排便在猪笼草上,正好可以补充猪笼草昆虫正餐不足的养分。

但是较小型的哺乳类很容易发生“脚滑”掉入笼中的情形。再加上这些猪笼草体型相当巨大,他们无法逃脱,因此就这样成为猪笼草相当饱足的一餐。

但是学者一致认为,猪笼草其实并没有意图演化出捕杀脊椎动物的机制,所有的猎杀机制都是针对昆虫,其他掉落的生物只能说是“意外的惊喜”。这样的说法也被绝大多数的学者接受。

但是就在年加拿大的阿冈昆省立公园的猪笼草里,发现了相当多的斑点钝口螈,约有20%的猪笼草都有吞食,这个比例要说是意外,老实说有点牵强。

发现的学者表示,由于当地冬季相当寒冷,所以蝾螈或许能在寒冷季节里,提供猪笼草额外的营养,协助他们度过冬季。

因此发现的学者认为猪笼草是“刻意”捕食这些生物的,正式向“意外”流派的论点发出了挑战。

所以猪笼草捕食这些脊椎动物的真相到底如何,可能要请各位在等等了,毕竟这是相当近期的发现,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最后最后总算要来说说网友给科学怪诞图片里的那个诡异植物了。在科学怪诞看到这张照片后,科学怪诞马上到网络上知名的植物图鉴网站做比对。

希望能找出这个神秘的食虫植物,这个植物的外形真的相当的诡异。老实说科学怪诞自己以前也没见过,所以跟那群寻找新物种的学者一样,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但是不一样的是,这次科学怪诞受伤害了,因为科学怪诞在食虫植物图鉴里怎么找也找不到类似的植物。

后来再经过科学怪诞努力的搜寻后发现,这家伙根本不是食虫植物,虽然它的外形长得相当的凶狠,但是它是今天介绍的植物里最巨大也最和平的一种植物。因为他是“大百合”。没错,你看到这诡异的家伙开花的样子长这样,跟你印象中的百合花差很多对吧?

大百合最高能够长到3.5公尺以上,他们生长在喜马拉雅地区和亚洲东部,常生长在森林里。

年一位外科医生NathanielWallich(同时也是植物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首次见到的最巨大的百合科植物。

並将它命名为大百合,虽然大百合叫做百合,长得也像百合,甚至还有百合之王的美誉。

但是二十世纪初学者发现大百合的叶子是心型的,和大多数百合属的植物有显著的差别,而且它和其他百合属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因此学者将它从百合属中划分了出来,成立了大百合属,所以它跟你一般常见的百合还是有差别的。

每年的五六月是大百合的开花期,大百合会在顶端伸出10到16朵喇叭形状的花朵,风起香飘数里可闻。

花期过后大百合会结出球形的蒴果,颜色一开始会是绿色的,但在秋天成熟过后会呈现红棕色,并裂开成三瓣,也就成了网友给科学怪诞图片里的诡异模样。

老实说这模样还真的挺古怪的,那有如牙齿的外形会被误会成是食肉植物,也情有可原了。

在这三瓣的每一瓣里,都藏着数百枚轻薄犹如纸片的种子,当风吹起,它们就能随风飞舞,开始新的生命旅程,非常有利于它们种群的扩散。

在自然状态下,大百合的种子要花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图片中这壮观的巨人,这就是这神秘植物的真相,虽然最后证实网友图片的食肉植物只是他肤浅的想象。

不过也因为他的图片,让科学怪诞有机会给各位介绍今天各种诡异的食肉植物,所以也请各位原谅他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如果喜欢,请帮科学怪诞点个赞一个分享,更不要忘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fb/1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