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位论文展播高迎侠北半球冬季季节
北半球冬季季节内振荡海气耦合过程中的尺度相互作用 Scaleinteractionintheair-seacoupledprocessesassociatedwiththeMadden-JulianOscillationduringborealwinter 论文作者: 高迎侠 指导老师: 徐邦琪,李天明,NicholaP.Klingaman 培养院系: 大气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气象学 研究方向: 季节内振荡,海气相互作用,尺度相互作用 读博感言: 非常幸运遇到超级nice的导师和小伙伴们,伴我砥砺前行!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季节内振荡(MJO)作为延伸期预报的主要可预报来源,对其准确模拟和预报至关重要。然而当今全球环流模式对MJO模拟仍存在较大误差,主要问题在于模式无法正确掌握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在MJO对流中的作用,对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不够明确。 本文紧跟国际研究前沿,探讨MJO海气相互作用机制,理清高频扰动对MJO的升尺度反馈作用,从而弥补MJO动力学上的相对短缺,为其正确模拟和预报提供科学与技术参考依据,进一步有望提升延伸期预报能力。 研究内容 1.利用多套观测资料和全球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明确海表面潜热通量(LHF)在MJO发展及传播中的影响。季节内LHF支持对流发展,但不利于MJO的向东传播。 图1RMM位相3(左列)和位相7(右列)中,20–90天带通滤波的OLR(等值线;Wm-2)和LHF(阴影;Wm-2)的水平合成,LHF数据来自于(a,h)OAFlux,(b,i)ERA-I,(c,j)MERRA,(d,k)CFSR,(e,l)NCEPR1,(f,m)NCEPR2和(g,n)20CR。最外侧虚线(实线)起始于-5(5)Wm-2,间隔为5Wm-2。图中的阴影和等值线均通过95%信度检验。 2.通过对边界层动量的影响和对海表面热通量的调整,揭示海表面温度对MJO反馈作用的物理机制和定量贡献。季节内海温在对流东侧引起辐合作用,支持对流活动,并有助于对流东传。 图2通过对(a,g)LHF,(b,h)SHF和(c,i)LHF+SHF的调整,20–天带通滤波的SST对20–天带通滤波的(a–c)和(g–i)σ(m)/σ(t)的贡献率,数据来自于ERA-I。(d–f)和(j–l)与(a–c)和(g–i)相同,只是数据来自于MERRA。 3.借助于再分析资料诊断和ECHAM4数值模式,探讨高频扰动如何升尺度反馈至MJO对流活动。高频扰动贡献的季节内LHF与对流处于同位相,对MJO发展和东传速度均起到支持作用。 图3赤道地区(10°S–0°),20–90天带通滤波的OLR(等值线;Wm-2)和LHF(阴影;Wm-2)的RMM位相-经度演变,季节内LHF分别基于(a)总场和(b)“L–H升尺度方法”而计算得到,数据来自于(左列)ERA-I和(右列)MERRA。最外侧虚线(实线)起始于-5(5)Wm-2,等值线间隔为5Wm-2。 4.利用混合层温度诊断方程和LICOM2.0数值试验,阐明高频风速对季节内海温的影响。高频风速通过影响LHF和海温趋势而对季节内海温起到正贡献(6.2%)。 图4CTRL(黑色实线)和EXP_noHF(蓝色虚线)中,参考区域内(o–oE,15oS–5oS),20–90天带通滤波的(a)T-5m,(b)和(c)LHF的位相演变。(c)中向下为正。 主要创新点 1.利用多套全球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和MJO外场观测数据,从“对边界层动量的影响”和“对海表面热通量的调整”两个物理机制出发,定量揭示海温对MJO对流传播的正贡献; 2.相对于MJO对高频扰动的调控作用,升尺度反馈机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gn/16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教你一招,立补
- 下一篇文章: 英伟达RTX防挖矿功能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