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复古风”这一说法,到处可以发现复古的衣服、家具、产品、建筑……很多旧的风格已经重新开始流行起来了。都说人们迷恋过去的美好、过去的设计。我还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所有旧的东西都是新的”。任何一种复古风格的好处在于它带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并在设计和用户之间产生联系与共鸣。大多数的设计都集中在乐趣上,这样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过去回忆的同时心情也能够倍感轻松。现代复古风格的设计、产品已经无处不在了,有时候看多了也会产生疑惑:“这样的产品也有必要对其进行复古的设计吗?”与其用复古风格去模仿过去设计的调性,不如直接去欣赏那些有年、50年、30年历史的设计。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对于以往的事物有特别的情感。因为在那些事物中,承载着我的酸甜苦辣,也见证着我的成长。那些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变旧了,被扔进储物间,有了厚厚的灰尘。但只要它们还在,记忆就不会消失。很多人喜欢复古我相信这会是原因之一。复古的定义其实非常的大,我也在不断的了解和学习中,也想把自己所了解到的以及一些看法写下来。永不褪色的复古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复古是永不过时的格调,每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有追溯往昔的情怀,复古设计也因为能勾起人们的这种情怀而受到很大的青睐。因此,现代设计师喜欢在设计中融入复古的元素。插画、纸牌、海报、票据、传单、菜单、食品、玩具、室内外设计,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复古元素的载体,延续甚至更生复古风格永不褪色的魅力。铅笔插画中的非洲部落、小型电影院、铁皮玩具、传统中式奶酪……无不在多维度的演绎着复古之魅力。实物化的玩具与平面相比更具味道,可以让喜欢的人能够带在身边。一件实物的玩具比一张明信片温暖太多了。我想这系列产品的理念大概就是温暖和欢乐吧。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画很多草图来斟酌细节,有时候需要放弃很多觉得不错的想法。只挑选合适的造型,让最终的实物变成一个很耐看的玩具,对我这种外行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简约的风格也是我很喜欢的,它给予沐浴在春风的感觉。不会给你过多的东西,但是都恰到好处。这样一种风格我觉得可以用“白色风格终结者”来形容。就像苹果是科技产品“白色风格终结者”,Nike在运动品牌中的地位,可口可乐、迪卡侬等等。这里的“白色风格”并不是指品牌设计的色彩,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无风格,是“留白给顾客的权利”,让我们自己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也就是说可以“所见即所得”。可以让我们去追寻“无我”之魂。这种理念给我一种启发:放下自己的情趣,学会从受众的生活角度去感受。文字奶酪作为中国传统甜品的传承者,应该给人长久以来就已经存在的感觉。因此在设计上,更多是去追求“百年老店”的质感,挖掘品牌已有的基因,并非一味的创新。在店面上,使用青砖、蓝布帘、招幌、胡同等特色的建筑形式来再现老北平的风情。另外,“创立于南锣鼓巷”也是logo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汤圆作为典型的中式甜品,象征幸福团圆,也是中国元宵节必备的传统食品。约定俗成的汤圆包装总是显得乏味而没有新意,WouldDesign希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汤圆这种传统甜品的包装的可能性,并在设计的最终呈现上虞目标受众的接受取得平衡。在设计中,WouldDesign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寓意的视觉意象,与现代的设计语言进行融合,从而生成了一种我觉得拥有蓬勃生机的中式设计。花开富贵、年年有鱼、松鹤延年、喜上眉梢……这种设计兼顾了传统精神和当代的表达设计。意大利语中的名词ilCinema加上后缀-ino,翻译过来是“小型电影院”。ilCinema是米兰一家75座的电影院,内设一个酒吧。这是一个电影艺术发烧友的集合点,让情味相投的人可以相聚一堂。(说实话这种小型电影院真的氛围真的非常棒)。影院的标志采用透视的手法,字体后缀使用效果加以突出,看起来像是由光束投射而成。这些几何图案我觉得可以用来支持这个电影俱乐部多样化和开放的概念定位,因为海报的设计就很有那种味道。来自远方的文化对人总是充满一种未知的吸引力,它们的未知性和特殊性营造了某种必然的独特氛围。非洲的部落文化对于我们的现代文化碰撞产生的火花,如同冰与火之歌光亮与黑暗共存,混沌与秩序共生,生命死亡同在。(这是我对这幅画的感悟)这幅画上的文字我不认识,但是从植物的生长,果实发着白色的亮光,能感受到画家想要传递的关于生命、死亡、复活还有重生的过程。我觉得这个画应该是“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一个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去想象去理解这幅画。关于战争题材的邮票以香烟为设计方案的CD唱片重塑品牌传统有感于茶籽堂深植于土地,以自然为本的坚持,将主题设定为“顺其自然”,以版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雕刻出天然与人文的和谐感受,以版画工艺跨越茶籽与艺术之间。整体诠释出茶籽堂以自然为风格的理念——顺其自然。透过最单纯的想法,简介的设计,品味生活的质感,亲切关怀,便能随时感受到茶籽的细心呵护。追求天然与人文间的和谐,台湾的“茶籽堂”,让大自然与生活交融调和,寄望茶籽的馥郁芳香能缓解日常的紧凑步伐。传统单色版画形式与复合媒材的运用,体现产品手作温度感,新旧思维柔和碰撞出“由内向外”,以最自然的方式生活。永恒的文化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更有谚语“民以食为天”。阅读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烹饪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现存最早的汉语食谱之一出自元朝营养学家忽思慧之手。名字叫《饮膳正要》早期的菜谱专供厨师使用,专业性较强,但随着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地出现了给烹饪初学者、普通家庭的书籍,而其中一些实用与美观兼具的书籍排版更是吸引了很多菜谱收藏家的注意。菜谱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去烹饪一道菜,食材搭配、烹饪的时间、烹调方式都揭示了文化差异,更可以从中了解地理历史、当地农产、风土人情等,而菜谱的实用性,让其永不过时。随着字体设计意识的提升,热爱字体设计的人越来越多,讨论的话题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有趣味。如果有一台时光机,我希望这是这是一台关于文字的时光机,这样我们就可以穿越到过去,更好地理解中国汉字,理解文化。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见过一些作品,让我一刹那感受到温暖的初心,仿佛时间都停止了。邂逅旧时光说起文具的话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小时候上学时妈妈买的马口铁铅笔盒?还是在职场中经常用到的打洞机?文具,几乎是从识字开始就一直伴着我们,蜡笔、橡皮擦、订书机等,直观鲜明的反映出当时的文化与经济。旧文具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或许可以小到发现使用者的习惯,也可能大到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具的基础认识之所以说到老文具,原因在于它们本身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即便是小小的一颗订书钉或是薄薄的一张纸,也能让人从中有新的发现。铅笔:铅笔的使用起源于年。橡皮擦:现在的橡皮擦虽是塑料制,但从前是用天然橡胶制成,所以被称为“橡皮擦”,但正确来说应该是“擦字胶”。订书机:订书机的原型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墨水:总的来说,中国或者日本使用的墨也是墨水的一种,而且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钢笔使用的墨水则始于公元10世纪之后,是用“没食子”(植物名)研发出来的墨水。蜡笔,顾名思义是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它是儿童学习色彩画的理想工具,因此包装通常以儿童类插画为主,加以缤纷的色彩,展示出其活泼明朗的气氛。有人把单词卡成为“背诵器”,是装在火柴盒大小的容器里使用的。后来还推出一种卷动式,但很可惜现在已经消失在市面上了。徽章烟灰缸well钢笔百乐墨水笔帽是文具中的一种,起到保护笔芯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它的这种辅助性,笔帽常常给人一种缺乏存在感的印象。一般来说,只要把笔帽套在笔头处,就没什么事了。但我看了Brand发现,笔帽其实有很多不同种类,比如动物造型或女性的笔帽。单看样子本身,其实不太一眼认出这是一个笔帽(如果你看的出来就当我没说-_-)颜料的话,最值得一看的还是包装。因为颜料是用于涂色和作画的,假如盒子包装的不好看,或许无法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市面上的颜料盒的色彩才会如此丰富,再加上可爱的插画或花纹,从外观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其次盒子内部的容器也有不同。虽然现在主流是软管包装,但以前以铝制为主;而在这之前的时代,使用陶制的小碟子用来盛放颜料。名片这东西,(不过我是没有啦)是根据主人身份、性别等、而产生尺寸、用纸、材质、格式的不同。在名片的样本册上,有丰富多彩的用纸,有些甚至会一拿出来就有了不得的气势(传说中的霸王之气)一张小小的名片,其实蕴涵着很多东西。所谓文具组,是将孩子使用的文具搭配成一套装进盒子里出售,相当于文具礼盒。纸质石盘是早期的笔记本,它就像黑板一样可以重复使用,写完后用专门的擦拭工具,石盘擦来擦掉即可。大小约为B5,最常见的是像屏风的可折叠式。上海复古插画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qingguo.com/lbzjb/1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