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雨水、惊蛰

春天的预热宣告结束

翘首盼望的春分

终于在千花百卉的簇拥下如约而至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

那春分于中国人

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春分简历

春分别名:仲春之月

代表寓意:昼夜几乎相等

气候特点:春旱、沙尘、倒春寒、低温阴雨

风俗活动:春祭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

此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开启了春天的各种滋味

一起尝尝看吧

一日之计在于晨,起床先喝杯水吧

醒来后先喝一瓶富含矿物质的水吧

春天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多饮用水、粥、汤

可清除肝热,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补充水果的时间到了

春果

食用等

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

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春分吃春菜,午餐食岁谷

春菜

一年自春起

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吃时令菜,可以补充人体流失的养份

不过老北京的春鲜,多是一些野菜或是树菜,与温暖湿润的南方菜蔬是不能比的。

北京的野菜有荠菜、野苋菜、面条菜、马齿苋、花椒叶,树菜则有香椿、榆钱儿、柳芽、杏叶等,凉拌、做汤、做馅、煎炸几种方式烹制后,成为北京人吃春的佳肴。

下午茶的时间到了,甜点吃点什么呢?

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

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

驴打滚看似简单,其实是个讲究的吃食

原料丰富,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带着小时候胡同的记忆。

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

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

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

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寓意“太阳高”

太阳糕一般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寓祈新年五谷丰登。上面用红曲水印昂首三足鸡星君(金鸡)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代表太阳神。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适应节气变化。

竖蛋

每年春分那一天,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送春牛

春分挨家送春牛图,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到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每家都要吃汤圆,且多煮十或二三十个,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祭日

春分有祭日仪式,此俗历代相传。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而日坛公园今天也举行了坛庙文化非遗展示活动,向市民展示完整的“祭日”典仪,倡导对大自然的尊重,弘扬传统文化。

还有一个民俗

大北妞得重点说一说

放风筝

在古代,春分这天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妇女小孩最爱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神看到。因为春分期间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大家可以放风筝来活动筋骨,消除“春困”和“郁闷”。

最近天气舒爽怡人,寻个好天气,出去放风筝吧!

北京放风筝的好去处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城市中的“绿肺”,在这里,可以登“天境”远眺鸟巢,可以沿小桥漫步湿地,可以置身“叠水花台”体验古木栈道……公园地广人稀,有树有草有亭子,河里有野鸭、锦鲤。除此之外,公园外的南广场空地很大,天气好的时候有很多家长带娃前来放飞手中的风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