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惊人巧合,此小国三次改写国运的大事
有一句俗话叫“无巧不成书”,说的是事情很凑巧。历史上凑巧的事情非常多,有很多巧合我们都能耳熟能详,只是没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比如公元前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了,而巧合的是,中国恰好处于《史记》所记载的中国炎帝时期,两者都是东西古代文明的起源;再比如公元4世纪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的时期,而西方的罗马帝国,遭遇蛮族入侵,处于崩溃阶段,最后分裂为东西罗马,它与中国分裂成南北朝仅差3年。这些是中西历史上的巧合,但并不是我要讲的重点所在。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小国--塞尔维亚。这个小国,竟然在同一个日期里,发生了三次历史巧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塞尔维亚是欧洲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作为在这个半岛上的国家,塞尔维亚不可避免的成为欧洲强国的争夺对象。故事发生在年的6月28日,3万大军的土耳其军队抵达了“科索沃”地区和拉布之间的一个平原地带,突如其来的入侵,让塞尔维亚措手不及,但是国难当头,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带领的的2万塞尔维亚人大军和波斯尼亚人组成的军队顽强抵抗。但是在大军压境,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民族英雄拉扎尔对自己的部下慷慨激昂的说:“与其向敌人低头,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在敌人的剑下丧生。”在说这话的同时,拉扎尔派了一位勇士去向敌军诈降,土耳其的穆拉特一世以其傲慢的态度命令这位勇士向他称臣,并且得意的伸出自己的脚让勇士亲吻,表示臣服之时,这位勇士出其不意的拔出腰中的刀,一刀杀了穆拉特一世,自己也被乱剑砍死。 后面穆拉特一世的儿子继承了指挥权,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武器上,都优胜于塞尔维亚,所以战争最后是土耳其军队取得了胜利。而拉扎尔大公为了塞尔维亚民族的对立和自由付出了生命,成了民族英雄。这就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的第一个6月28日。后面塞尔维亚全境都落入土耳其的掌控之中,经过了4个多世纪的奋斗,塞尔维亚才终于打败了土耳其人,赢得了独立。 塞尔维历史上的第二个6月28日,发生在年。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一直紧张,19世纪的末20世纪初的更甚。熟悉一战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的土耳其人的势力是在逐渐消退的,但是奥匈帝国的势力却在不断增长,奥匈帝国为了扩张领土,出兵占领了整个波黑,并且把这整个塞尔维亚视为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匈帝国蓄意向巴尔干各国人民挑衅,企图发动战争。于是乎年的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就来到了萨拉热窝去检阅军队,遭到了波斯尼亚爱国人士的杀害。这就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可巴不得他们搞出点什么事来,现在好了,皇储被杀,不就是一个发动战争的绝佳借口吗? 于是战争打起来了,“塞尔维亚人不要忧伤,不要为屡受欺辱而忧伤,塞尔维亚人要站起来,站起来作英勇的反抗,只有勇敢战斗才能争取自由,只有反抗才能换来和平长久……”这首歌曲可以说是说出了当时塞尔维亚人的心声。面对奥匈帝国的入侵,塞尔维亚可谓是视死如归的反抗斗争。刚开始奥匈帝国被打很惨,短短四个月内,就被干掉了28万大军。但是后面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加入奥匈帝国的阵营,使得塞尔维亚压力山大。只能被迫进行大转移。四十多万的塞尔维亚军人和20多万的难民,强忍悲痛,撤忘遥远的亚得里亚海。这次撤退经历的困难,跟我们中国的长征有的一比,总之最后到达目的的兵力只剩15万。这些幸存的塞尔维亚官兵来不及说悲伤,就又一次转战巴尔干战场,最后是取得了对同盟国的胜利。这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的第二个6月28日。 塞尔维历史上的第三个6月28日,发生在年。二战后,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巴尔干半岛上的被压迫民族经过人民的浴血奋斗,纷纷取得了独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也在此期间成立。 新生的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和黑山六个国家组成。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老大哥是苏联,苏联对于阵营里面的人,总喜欢摆摆老大哥的谱,掺合掺合这些“小弟”的事。新生的南斯拉夫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遭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极大不满。于是乎,苏联就对南斯拉夫施施压之类,并且进行经济封锁,老大哥苏联以为南斯拉夫会怕的,没想到竟然不奏效。年6月28日,苏联干脆就把南斯拉夫共产党从工人党情报局开除了。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南斯拉夫失去了苏联这个老大哥的“保护”,很快就会垮台。但是事实上,南斯拉夫并没有垮台,而且还坚定走了自治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且还抵住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干扰,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这就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的第三个6月28日。 塞尔维亚的三个“6月28日”,无疑是一种惊人的历史巧合。第一次,塞尔维亚失败了,但是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第二次,塞尔维亚成功了,但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第三成,塞外维亚胜利了,走上了自治道路。三次历史巧合,都贯穿着塞尔维亚民族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文/落尘无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9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血压一定注意,这些食物禁忌一口都不
- 下一篇文章: 克罗地亚赢得全球尊重上篇案例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