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个不同的称谓的由来,你知道几个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今天我们简单介绍其中几个别称的故事。 1 燕都 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炎黄时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黄帝爆发了三场战争,并将战争扩大到黄河和江汉地区。从此诞生了“炎黄子孙”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 与此同时,在距今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区,出现了一些地方小国,其中以蓟和燕最为有名。 蓟国的名称据说和一种名叫蓟的草本植物有关。燕国的名称据说来源于氏族部落时期对燕子的崇拜。也有传说是因为临近燕山而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其国都称为“燕都”。 北京地区当时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燕国和蓟国的国都。蓟的国都蓟城在后来的宣武门到和平门一带,燕都为燕国都城,后为元明清三代都城,即北京之别称。 2 幽州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道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北京“苦海幽州”的传说 传说在上古时代,北京原本就是一片汪洋,不仅是北京,连京津冀地区这一片都是大海,它是和当时的东海海平面儿连着的。 用现在的“科学”术语解释就是,海平面较低,属于海水倒灌形成的。当时的人们多生活在西面儿或北面儿,这些地势较高的山坳里。 说到这“水”,它向来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基础,在早期人类的进程中,都是围绕在“水”的周围发展壮大的起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时这里住在山上的人们,都很想好好利用一下,山下的这一大片的“水”。但当把这里的“水”采集回来后,发现它根本就没法使用,口感是又苦又涩的,远没有山里的河水或山泉水那么甘甜、好喝。 其实这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在认知上的局限性造成的。当时的人们还无法理解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区别,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水”,是属于一样的物件儿。所以当时的人们对着北京城的这一片儿汪洋,就慢慢的称其为“苦海”。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陆地提升,海水退却后,人们在这露出来的土地上才开始耕种、生活。 但原先的“苦海”之事并没有被遗忘,于是“苦海”这个称呼就被流传了下来。后来北京城有了“幽州”这个称呼以后,人们把它们两者合并在了一起,于是这就有了“苦海幽州”之说。 3 南京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 “北京的曾用名是南京”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因为历史上被称为“南京”的,只是今天的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史称“辽南京”,也就是辽国的陪都。 之所以取名“南京”是因为就辽朝的疆域位置来说,北京正好处于它的南方。辽朝原名契丹,该政权的创建者为耶律阿保机。契丹刚建立之初其实尚且处于“散沙”状态,后来直到耶律德光即位之后契丹民族才逐渐完成统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耶律德光这一任君王对于契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他的治理下契丹不单单只是实现了统一,它还进一步对外进行了扩张。在契丹强势崛起之时中原地区的统治恰好十分混乱,这也正好给了契丹可趁之机。 当时中原地区的后唐正面临改朝换代,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身任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石敬瑭在与后唐朝廷决裂之后受到了朝廷的全面镇压,因此担心自己落败的石敬瑭便派人前往契丹寻求帮助。 石敬瑭深知中原对契丹的诱惑力,所以他十分干脆地允诺耶律德光,声称只要契丹助他成功夺取后唐政权,他便将燕云十六州给到契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耶律德光果然被这个条件打动,所以很快便出兵对后唐发起攻伐。在契丹军队的帮助下石敬瑭最后如愿建立后晋新政权,而燕云十六州也就成为契丹疆域的一部分。 耶律德光在得知燕云十六州之后为了方便管理便将其中的北京提升为“南京”。与之相呼应的还有身为都城的“上京”,以及地处东方的“东京”。 4 中都/大都 金贞元元年(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自上京会宁府(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迁都燕京,升为大兴府,更名中都,号中京。这是北京正式成为封建王朝都城的开始。 蒙古汗国攻占中都后,复称中都为燕京并置燕京路。至元元年(年),忽必烈统一蒙古汗国。忽必烈以燕京为陪都,改号中都(都城的名字在“燕京”和“中都”间来回切换)。 至元四年(年),忽必烈在中都城东北另建新城,亦名中都,并自上都(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迁都中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元八年(年),改国号为元。次年,改中都为大都,此后元朝即以大都为夏都,上都开平府为冬都,皇帝则在两都之间往返。 直至正二十八年(年),明军北伐,元顺帝弃守大都。 5 北京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余年的历史。 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 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 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20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头痛的偏方中医解析百度经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