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卷二十二志第十七五行上卷二
隋书卷二十二 志第十七
五行上 《易》以八卦定吉凶,则庖牺所以称圣也。《书》以九畴论休咎,则大禹所以为明也。《春秋》以灾祥验行事,则仲尼所以垂法也。天道以星象示废兴,则甘、石所以先知也。是以祥符之兆可得而言,妖讹之占所以征验。夫神则阴阳不测,天则欲人迁善,均乎影响,殊致同归。汉时有伏生、董仲舒、京房、刘向之伦,能言灾异,顾盼六经,有足观者。刘向曰:"君道得则和气应,休征生。君道违则乖气应,咎征发。"夫天有七曜,地有五行。五事愆违则天地见异,况于日月星辰乎?况于水火金木土乎?若梁武之降号伽蓝,齐文宣之盘游市里,陈则蒋山之鸟呼曰"奈何",周则阳武之鱼集空而斗,隋则鹊巢黼帐,火炎门阙,岂唯天道,亦曰人妖,则祥眚呈形,于何不至?亦有脱略政教,张罗樽糈,崇信巫史,重增愆罚。昔怀王事神而秦兵逾进,苌弘尚鬼而诸侯不来。性者,生之静也。欲者,心之使也。置情攸往,引类同归。雀乳于空城之侧,鷮飞于鼎耳之上。短长之制,既曰由人;黔隧崇山,同车共轸。必有神道,裁成倚伏。一则以为殃衅,一则以为休征。故曰德胜不祥而义厌不惠。是以圣王常由德义,消伏灾咎也。 《洪范五行传》曰:"木者东方,威仪容貌也。古者圣王垂则,天子穆穆,诸侯皇皇。登舆则有鸾和之节,降车则有佩玉之度,田狩则有三驱之制,饮食则有享献之礼。无事不出境。此容貌动作之得节,所以顺木气也。如人君违时令,失威仪,田猎驰骋,不反宫室,饮食沉湎,不顾礼制,纵欲恣睢,出入无度,多徭役以夺人时,增赋税以夺人财,则木不曲直。" 齐后主武平五年,邺城东青桐树,有如人状。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为人状。"是时后主怠于国政,耽荒酒色,威仪不肃,驰骋无度,大发徭役,盛修宫室,后二岁而亡。木不曲直之效也。 七年,宫中有树,大数围,夜半无故自拔。齐以木德王,无故自拔,亡国之应也。其年,齐亡。 开皇八年四月,幽州人家以白杨木悬灶上,积十余年,忽生三条,皆长三尺余,甚鲜茂。仁寿二年春,盩厔人以杨木为屋梁,生三条,长二尺。京房《易传》曰:"妃后有颛,木仆反立,断枯复生。"独孤后专恣之应也。 仁寿元年十月,兰州杨树上松生,高三尺,六节十二枝,《宋志》曰:"松不改柯易叶,杨者危脆之木,此永久之业,将集危亡之地也。"是时帝惑谗言,幽废冢嫡,初立晋王为皇太子。天戒若曰,皇太子不胜任,永久之业,将致危亡。帝不悟。及帝崩,太子立,是为炀帝,竟以亡国。 仁寿四年八月,河间柳树无故枯落,既而花叶复生。京房《易飞候》曰:"木再荣,国有大丧。"是岁,宫车晏驾。 《洪范五行传》曰:"金者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古之王者,兴师动众,建立旗鼓,以诛残贼,禁暴虐,安天下,杀伐必应义,以顺金气。如人君乐侵陵,好攻战,贪城邑之赂,以轻百姓之命,人皆不安,外内骚动,则金不从革。" 陈祯明二年五月,东冶铁铸,有物赤色,大如斗,自天坠熔所。隆隆有声,铁飞破屋而四散,烧人家。时后主与隋虽结和好,遣兵度江,掩袭城镇,将士劳敝,府藏空竭。东冶者,陈人铸兵之所。铁飞为变者,金不从革之应。天戒若曰,陈国小而兵弱,当以和好为固,无铸兵而黩武,以害百姓。后主不悟,又遣伪将陈纪、任蛮奴、萧摩诃数寇江北,百姓不堪其役。及隋师渡江,而二将降款,卒以灭亡。 《洪范五行传》曰:"火者南方,阳光为明也。人君向南,盖取象也。昔者圣帝明王,负扆摄袂,南面而听断天下。揽海内之雄俊,积之于朝,以续聪明,推邪佞之伪臣,投之于野,以通壅塞,以顺火气。夫不明之君,惑于谗口,白黑杂揉,代相是非,众邪并进,人君疑惑。弃法律,间骨肉,杀太子,逐功臣,以孽代宗,则火失其性。" 梁天监元年五月,有盗入南、北掖,烧神武门总章观。时帝初即位,而火烧观阙,不祥之甚也。既而太子薨,皇孙不得立。及帝暮年,惑于朱异之口,果有侯景之乱,宫室多被焚烧。天诫所以先见也。 普通二年五月,琬琰殿火,延烧后宫三千余间。中大通元年,朱雀航华表灾。明年,同泰寺灾。大同三年,朱雀门灾。水沴火也。是时帝崇尚佛道,宗庙牲牷,皆以面代之,又委万乘之重,数诣同泰寺,舍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初阳为不许,后为默许,方始还宫。天诫若曰,梁武为国主,不遵先王之法,而淫于佛道,横多糜费,将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也。天数见变而帝不悟,后竟以亡。及江陵之败,阖城为贱隶焉,即舍身为奴之应也。 陈永定三年,重云殿灾。 东魏天平二年十一月,阊阖门灾。是时齐神武作宰,而大野拔斩樊子鹄,以州来降,神武听谗而杀之。司空元晖免。逐功臣大臣之罚也。 武定五年八月,广宗郡火,烧数千家。 后齐后主天统三年,九龙殿灾,延烧西廊。四年,昭阳、宣光、瑶华三殿灾,延烧龙舟。是时谗言任用,正士道消,祖孝徵作歌谣,斛律明月以诛死。谗夫昌,邪胜正之应也。京房《易传》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宫。" 开皇十四年,将祠泰山,令使者致石像神祠之所。未至数里,野火欻起,烧像碎如小块。时帝颇信谗言,猜阻骨肉,滕王瓒失志而死,创业功臣,多被夷灭,故天见变,而帝不悟,其后太子勇竟被废戮。 大业十二年,显阳门灾,旧名广阳,则帝之姓名也。国门之崇显,号令之所由出也。时帝不遵法度,骄奢荒怠,裴蕴、虞世基之徒,阿谀顺旨,掩塞聪明,宇文述以谗邪显进,忠谏者咸被诛戮。天戒若曰,信谗害忠,则除"广阳"也。 《洪范五行传》曰:"水者,北方之藏,气至阴也。宗庙者,祭祀之象也。故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敬之至也。发号施令,十二月咸得其气,则水气顺。如人君简宗庙,不祷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梁天监二年六月,太末、信安、丰安三县大水。《春秋考异邮》曰:"阴盛臣逆人悲,则水出河决。"是时江州刺史陈伯之、益州刺史刘季连举兵反叛,师旅数兴,百姓愁怨,臣逆人悲之应也。 六年八月,建康大水,涛上御道七尺。七年五月,建康又大水。是时数兴师旅,以拒魏军。十二年四月,建康大水。是时大发卒筑浮山堰,以遏淮水,劳役连年,百姓悲怨之应也。 中大通五年五月,建康大水,御道通船。京房《易飞候》曰:"大水至国,贱人将贵。"萧栋、侯景僣称尊号之应也。 后齐河清二年十二月,兖、赵、魏三州大水。天统三年,并州汾水溢。熯曰:"水者纯阴之精,阴气洋溢者,小人专制。"是时和士开、元文遥、赵彦深专任之应也。 武平六年八月,山东诸州大水。京房《易飞候》曰:"小人踊跃,无所畏忌,阴不制于阳,则涌水出。"是时群小用事,邪佞满朝。阉竖嬖幸,伶人封王。此其所以应也。 开皇十八年,河南八州大水。是时独孤皇后干预政事,滥杀宫人,放黜宰相。杨素颇专。水阴气,臣妾盛强之应也。 仁寿二年,河南、河北诸州大水。京房《易传》曰:"颛事有智,诛罚绝理,则厥灾水。"亦由帝用刑严急,臣下有小过,帝或亲临斩决,又先是柱国史万岁以忤旨被戮,诛罚绝理之应也。 大业三年,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帝嗣位已来,未亲郊庙之礼,简宗庙,废祭祀之应也。 《洪范五行传》曰:"土者中央,为内事。宫室台榭,夫妇亲属也。古者自天子至于士,宫室寝居,大小有差,高卑异等,骨肉有恩。故明王贤君,修宫室之制,谨夫妇之别,加亲戚之思,敬父兄之礼,则中气和。人君肆心纵意,大为宫室,高为台榭,雕文刻镂,以疲人力,淫泆无别,妻妾过度,犯亲戚,侮父兄,中气乱,则稼穑不成。" 齐后主武平四年,山东饥。是时,大兴土木之功于仙都苑。又起宫于邯郸,穷侈极丽。后宫侍御千余人,皆宝衣玉食。逆中气之咎也。 炀帝大业五年,燕、代、齐、鲁诸郡饥。先是建立东都,制度崇侈。又宗室诸王,多远徙边郡。 《洪范五行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则下不敬。阴气胜,故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有鸡祸,有下体生上体之疴,有青眚青祥。惟金沴木。" 貌不恭 侯景僣即尊号,升圆丘,行不能正履,有识者知其不免。景寻败。 梁元帝既平侯景,破萧纪,而有骄矜之色。性又沉猜,由是臣下离贰。既位三年而为西魏所陷,帝竟不得其死。 陈后主每祀郊庙,必称疾不行。建宁令章华上奏谏曰:"拜三妃以临轩,祀宗庙而称疾,非祗肃之道。"后主怒而斩之。又引江总、孔范等内宴,无复尊卑之序,号为狎客,专以诗酒为娱,不恤国政。秘书监傅縡上书谏曰:"人君者,恭事上帝,子爱下人,省嗜欲,远邪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大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擅权,恶诚直如仇雠,视时人如草芥。后宫曳罗绮,厩马余菽粟,百姓流离,转尸蔽野。神怒人怨,众叛亲离。臣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后主不听,骄恣日甚。未几而国灭。 陈司空侯安都,自以有安社稷之功,骄矜日甚,每侍宴酒酣,辄箕踞而坐。尝谓文帝曰:"何如作临川王时?"又借华林园水殿,与妻妾宾客置酒于其上,帝甚恶之。后竟诛死。 东魏武定五年,后齐文襄帝时为世子,属神武帝崩,秘不发丧,朝魏帝于邺。魏帝宴之,文襄起儛。及嗣位,又朝魏帝于邺,侍宴而惰。有识者知文襄之不免。后果为盗所害。 神武时,司徒高昂尝诣相府,将直入门,门者止之。昂怒,引弓射门者,神武不之罪。寻为西魏所杀。 后齐后主为周师所迫,至邺集兵。斛律孝卿劝后主亲劳将士,宜流涕慷慨,以感激之,人当自奋。孝卿授之以辞,后主然之。及对众,默无所言,因赧然大笑,左右皆哂。将士怒曰:"身尚如此,吾辈何急!"由是皆无战心,俄为周师所虏。 炀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当谓朕承藉余绪而有四海耶?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谓当世之贤,皆所不逮。《书》云:"谓人莫己若者亡。"帝自矜己以轻天下,能不亡乎?帝又言习吴音,其后竟终于江都,此亦鲁襄公终于楚宫之类也。 常雨水 梁天监七年七月,雨,至十月乃霁。《洪范五行传》曰:"阴气强积,然后生水雨之灾。"时武帝频年兴师,是岁又大举北伐,诸军颇捷,而士卒罢敝,百姓怨望,阴气畜积之应也。 陈太建十二年八月,大雨霪霖。时始兴王叔陵骄恣,阴气盛强之应也。明年,宣帝崩,后主立。叔陵刺后主于丧次。宫人救之,亻堇而获免。叔陵出閤,就东府作乱。后主令萧摩诃破之,死者千数。 东魏武定五年秋,大雨七十余日,元瑾、刘思逸谋杀后齐文襄之应也。 后齐河清三年六月庚子,大雨,昼夜不息,至甲辰。山东大水,人多饿死。是岁,突厥寇并州,阴戎作梗,此其应也。 天统三年十月,积阴大雨。胡太后淫乱之所感也。 武平七年七月,大霖雨,水涝,人户流亡。是时骆提婆、韩长鸾等用事,小人专政之罚也。 后周建德三年七月,霖雨三旬。时卫刺王直潜谋逆乱。属帝幸云阳宫,以其徒袭肃章门,尉迟运逆拒破之。其日雨霁。 大雨雪 梁普通二年三月,大雪,平地三尺。《洪范五行传》曰:"庶征之常,雨也,然尤甚焉。雨,阴也;雪,又阴畜积甚盛也。皆妾不妾、臣不臣之应。"时义州刺史文僧朗以州叛于魏,臣不臣之应也。 大同三年七月,青州雪,害苗稼。是时交州刺史李贲举兵反,僣尊号,置百官,击之不能克。 十年十二月,大雪,平地三尺。是时邵陵王纶、湘东王绎、武陵王纪并权侔人主,颇为骄恣,皇太子甚恶之,帝不能抑损。上天见变,帝又不悟。及侯景之乱,诸王各拥强兵,外有赴援之名,内无勤王之实,委弃君父,自相屠灭,国竟以亡。 东魏兴和二年五月,大雪。时后齐神武作宰,发卒十余万筑邺城,百姓怨思之徵也。 武定四年二月,大雪,人畜冻死,道路相望。时后齐霸政,而步落稽举兵反,寇乱数州,人多死亡。 后齐河清二年二月,大雪连雨,南北千余里,平地数尺,繁霜昼下。是时突厥木杆可汗与周师入并州,杀掠吏人,不可胜纪。 天统二年十一月,大雪;三年正月,又大雪,平地二尺;武平三年正月,又大雪。是时冯淑妃、陆令萱内制朝政,阴气盛积,故天变屡见,雷雨不时。 陈太建元年七月,大雨;震万安陵华表,又震慧日寺刹,瓦官寺重閤门下一女子震死。京房《易飞候》曰:"雷雨霹雳丘陵者,逆先人令,为火杀人者,人君用谗言杀正人。"时蔡景历以奸邪任用,右仆射陆缮以谗毁获谴,发病而死。 十年三月,震武库。时帝好兵,频年北伐,内外虚竭,将士劳敝。既克淮南,又进图彭、汴,毛喜切谏,不纳。由是吴明彻诸军皆没,遂失淮南之地。武库者,兵器之所聚也,而震之,天戒若曰,宜戢兵以安百姓。帝不悟,又大兴军旅,其年六月,又震太皇寺刹、庄严寺露槃、重阳阁东楼、鸿胪府门。太皇、庄严二寺,陈国奉佛之所,重阳阁每所游宴,鸿胪宾客礼仪之所在,而同岁震者,天戒若曰,国威已丧,不务修德,后必有恃佛道,耽宴乐,弃礼仪而亡国者。陈之君臣竟不悟。至后主之代,灾异屡起,惧而于太皇寺舍身为奴,以祈冥助,不恤国政,耽酒色,弃礼法,不修邻好,以取败亡。 齐武平元年夏,震丞相段孝先南门柱。京房《易传》曰:"震击贵臣门及屋者,不出三年,佞臣被诛。"后岁,和士开被戮。 木冰 东魏武定四年冬,天雨木冰。《洪范五行传》曰:"阴之盛而凝滞也。木者少阳,贵臣象也。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袭之。木冰一名介,介者兵之象也。"时司徒侯景制河南,及神武不豫,文襄惧其为乱而征之,景因举兵反。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并为景所执辱,贵臣有害之应也。其后左仆射慕容绍宗与景战于涡阳,俘斩五万。 后齐天保二年,雨木冰三日。初,清河王岳为高归彦所谮,是岁以忧死。 武平元年冬,雨木冰;明年二月,又木冰。时录尚书事和士开专政。其年七月,太保、琅邪王俨矫诏杀之。领军大将军库狄伏连、尚书右仆射冯子琮并坐俨赐死。九月,俨亦遇害。 六年、七年,频岁春冬木冰。其年周师入晋阳,因平邺都。后主走青州,贵臣死散,州郡被兵者不可胜数。 大雨雹 梁中大通元年四月,大雨雹。《洪范五行传》曰:"雹,阴胁阳之象也。"时帝数舍身为奴,拘信佛法,为沙门所制。 陈太建二年六月,大雨雹;十年四月,又大雨雹;十三年九月,又雨雹。时始兴王叔陵骄恣,阴结死士,图为不逞,帝又宠遇之,故天三见变。帝不悟。及帝崩,叔陵果为乱逆。 服妖 后齐娄后卧疾,寝衣无故自举。俄而后崩。 文宣帝末年,衣锦绮,傅粉黛,数为胡服,微行市里。粉黛者,妇人之饰,阳为阴事,君变为臣之象也。及帝崩,太子嗣位,被废为济南王。又齐氏出自阴山,胡服者,将反初服也。锦彩非帝王之法服,微服者布衣之事,齐亡之效也。 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又为白盖。此二者,丧祸之服也。后主果为周武帝所灭,父子同时被害。 武平时,后主于苑内作贫儿村,亲衣褴褛之服而行乞其间,以为笑乐。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后主果为周所败,被虏于长安而死;妃后穷困,至以卖烛为业。 后周大象元年,服冕二十有四旒,车服旗鼓,皆以二十四为节。侍卫之官,服五色,杂以红紫。令天下车以大木为轮,不施辐。朝士不得佩绶,妇人墨妆黄眉。又造下帐,如送终之具,令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于前,帝亲读版而祭之。又将五辂载妇人,身率左右步从。又倒悬鸡及碎瓦于车上,观其作声,以为笑乐。皆服妖也。帝寻暴崩,而政由于隋,周之法度,皆悉改易。 开皇中,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妇人所有领巾制同槊幡军帜。妇人为阴,臣象也,而服兵帜,臣有兵祸之应矣。勇竟而遇害,世积坐伏诛。 鸡祸 开皇中,有人上书,言频岁已来,鸡鸣不鼓翅,类腋下有物而妨之,翮不得举,肘腑之臣,当为变矣。书奏不省。京房《易飞候》曰:"鸡鸣不鼓翅,国有大害。"其后大臣多被夷灭,诸王废黜,太子幽废。 大业初,天下鸡多夜鸣,京房《易飞候》曰:"鸡夜鸣,急令。"又云:"昏而鸣,百姓有事;人定鸣,多战;夜半鸣,流血漫漫。"及中年已后,军国多务,用度不足,于是急令暴赋,责成守宰,百姓不聊生矣,各起而为盗,战争不息,尸骸被野。 龟孽 开皇中,掖庭宫每夜有人来挑宫人。宫司以闻。帝曰:"门卫甚严,人何从而入?当是妖精耳。"因戒宫人曰:"若逢,但斫之。"其后有物如人,夜来登床,宫人抽刀斫之,若中枯骨。其物落床而走,宫人逐之,因入池而没。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龟,径尺余,其上有刀迹。杀之,遂绝。龟者水居而灵,阴谋之象,晋王谄媚宫掖求嗣之应云。 青眚青祥 陈祯明二年四月,群鼠无数,自蔡洲岸入石头淮,至青塘两岸。数日死,随流出江。近青祥也。京房《易飞候》曰:"鼠无故群居,不穴众聚者,其君死。"未几而国亡。 金沴木 陈天嘉六年秋七月,仪贤堂无故自压,近金沴木也。时帝盛修宫室,起显德等五殿,称为壮丽,百姓失业,故木失其性也。仪贤堂者,礼贤尚齿之谓,无故自压,天戒若曰,帝好奢侈,不能用贤使能,何用虚名也。帝不悟,明年竟崩。 祯明元年六月,宫内水殿若有刀锯斫伐之声,其殿因无故而倒。七月,朱雀航又无故自沉。时后主盛修园囿,不虔宗庙。水殿者,游宴之所,朱雀航者,国门之大路,而无故自坏,天戒若曰,宫室毁,津路绝。后主不悟,竟为隋所灭,宫庙为墟。 后齐孝昭帝将诛杨愔,乘车向省,入东门,幰竿无故自折。帝甚恶之,岁余而崩。 河清三年,长广郡听事梁忽剥若人状,太守恶而削去之,明日复然。长广,帝本封也,木为变,不祥之兆。其年帝崩。 武平七年秋,穆后将如晋阳,向北宫辞胡太后。至宫内门,所乘七宝车无故陷入于地,牛没四足。是岁齐灭,后被虏于长安。 后周建德六年,青城门无故自崩。青者东方色,春宫之象也。时皇太子无威仪礼节,青城门无故自崩者,皇太子不胜任之应。帝不悟。明年太子嗣位,果为无道。周室危亡,实自此始。 大业中,齐王暕于东都起第,新构寝堂,其栿无故而折。时上无太子,天下皆以暕次当立,公卿属望,暕遂骄恣,呼术者令相,又为厌胜之事。堂栿无故自折,木失其性,奸谋之应也。天见变以戒之,暕不悟,后竟得罪于帝。 《洪范五行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僣,厥罚常旸,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毛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故有口舌之疴,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 言不从 梁武陵王纪僣即帝位,建元曰天正。永丰侯萧捴曰:"王不克矣。昔桓玄年号大亨,有识者以为二月了,而玄之败,实在仲春。今日天正,正之为文一止,其能久乎!"果一年而败。 后齐文宣帝时,太子殷当冠,诏令邢子才为制字。子才字之曰正道。帝曰:"正,一止也。吾儿其替乎?"子才请改,帝不许,曰:"天也。"因顾谓常山王演曰:"夺时任汝,慎无杀也。"及帝崩,太子嗣位,常山果废之而自立。殷寻见害。 武成帝时,左仆射和士开言于帝曰:"自古帝王,尽为灰土,尧舜、桀纣,竟亦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欢乐,一日可以当千年,无为自勤约也。"帝悦其言,弥加淫侈。士开既导帝以非道,身又擅权,竟为御史中丞所杀。 武平中,陈人寇彭城,后主发言忧惧,侍中韩长鸾进曰:"纵失河南,犹得为龟兹国子。淮南今没,何足多虑。人生几何时,但为乐,不须忧也。"帝甚悦,遂耽荒酒色,不以天下为虞。未几,为周所灭。 武平七年,后主为周师所败,走至邺,自称太上皇,传位于太子恒,改元隆化。时人离合其字曰"降死"。竟降周而死。 周武帝改元为宣政,梁主萧岿离合其字为"宇文亡日"。其年六月,帝崩。 宣帝在东宫时,不修法度,武帝数挞之。及嗣位,摸其痕而大骂曰:"死晚也。"年又改元为大象,萧岿又离合其字曰"天子冢"。明年而帝崩。 开皇初,梁王萧琮改元为广运。江陵父老相谓曰:"运之为字,军走也。吾君当为军所走乎?"其后琮朝京师而被拘留不反,其叔父岩掠居人以叛,梁国遂废。 文帝名皇太子曰勇,晋王曰英,秦王曰俊,蜀王曰秀。开皇初,有人上书曰:"勇者一夫之用。又千人之秀为英,万人之秀为俊。斯乃布衣之美称,非帝王之嘉名也。"帝不省。时人呼杨姓多为嬴者。或言于上曰:"杨英反为嬴殃。"帝闻而不怿,遽改之。其后勇、俊、秀皆被废黜,炀帝嗣位,终失天下,卒为杨氏之殃。 炀帝即位,号年曰大业。识者恶之,曰:"于字离合为大苦来也。"寻而天下丧乱,率土遭荼炭之酷焉。 炀帝常从容谓秘书郎虞世南曰:"我性不欲人谏。若位望通显而来谏我,以求当世之名者,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于地。汝其知之!"时议者以为古先哲王之驭天下也,明四目,达四聪,悬敢谏之鼓,立书谤之木,以闻言者之路,犹恐忠言之不至。由是泽敷四海,庆流子孙。而帝恶直言,雠谏士,其能久乎!竟逢杀逆。 旱 梁天监元年,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洪范五行传》曰:"君持亢阳之节,兴师动众,劳人过度,以起城邑,不顾百姓,臣下悲怨。然而心不能纵,故阳气盛而失度,阴气沉而不附。阳气盛,旱灾应也。"初,帝起兵襄阳,破张冲,败陈伯之,及平建康,前后连战,百姓劳敝,及即位后,复与魏交兵不止之应也。 陈太建十二年春,不雨至四月。先是周师掠淮北,始兴王叔陵等诸军败绩,淮北之地皆没于周,盖其应也。 东魏天平四年,并、肆、汾、建、晋、绛、秦、陕等诸州大旱,人多流散。是岁,齐神武与西魏战于沙苑,败绩,死者数万。 东魏武定二年冬春旱。先是西魏师入洛阳,神武亲帅军大战于邙山,死者数万。 后齐天保九年夏,大旱。先是大发卒筑长城四百余里,劳役之应也。 乾明元年春,旱。先是发卒数十万筑金凤、圣应、崇光三台,穷极侈丽,不恤百姓,亢阳之应也。 河清二年四月,并、晋已西五州旱。是岁,发卒筑轵关。突厥二十万众毁长城,寇恒州。 后主天统二年春,旱。是时大发卒,起大明宫。 开皇四年已后,京师频旱。时迁都龙首,建立宫室,百姓劳敝,亢阳之应也。 大业四年,燕、代缘边诸郡旱。时发卒百余万筑长城,帝亲巡塞表,百姓失业,道殣相望。 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诗妖 梁天监三年六月八日,武帝讲于重云殿,沙门志公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因赋五言诗曰:"乐哉三十余,悲哉五十里!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灾起。佞臣作欺妄,贼臣灭君子。若不信吾语,龙时侯贼起。且至马中间,衔悲不见喜。"梁自天监至于大同,三十余年,江表无事。至太清二年,台城陷,帝享国四十八年,所言五十里也。太清元年八月十三,而侯景自悬瓠来降。在丹阳之北,子地。帝惑朱异之言以纳景。景之作乱,始自戊辰之岁。至午年,帝忧崩。十年四月八日,志公于大会中又作诗曰:"兀尾狗子始著狂,欲死不死啮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患在汝阴死三湘,横尸一旦无人藏。"侯景小字狗子,初自悬瓠来降,悬瓠则古之汝南也。巴陵南有地名三湘,即景奔败之所。 天监中,茅山隐士陶弘景为五言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意昭阳殿,忽作单于宫。"及大同之季,公卿唯以谈玄为务。夷甫、平叔,朝贤也。侯景作乱,遂居昭阳殿。 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 陈初,有童谣曰:"黄班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其后陈主果为韩擒所败。擒本名擒虎,黄班之谓也。破建康之始,复乘青骢马,往反时节皆相应。 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之词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度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晋王伐陈之始,置营桃叶山下,及韩擒渡江,大将任蛮奴至新林以导北军之应。 陈后主造齐云观,国人歌之曰:"齐云观,寇来无际畔。"功未毕,而为隋师所虏。 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齐神武始移都于邺,时有童谣云:"可怜青雀子,飞入邺城里。作窠犹未成,举头失乡里。寄书与妇母,好看新妇子。"魏孝静帝者,清河王之子也。后则神武之女。邺都宫室未备,即逢禅代,作窠未成之效也。孝静寻崩,文宣以后为太原长公主,降于杨愔。时娄后尚在,故言寄书于妇母。新妇子,斥后也。 武定中,有童谣云:"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澄灭。"高者,齐姓也。澄,文襄名。五年,神武崩,摧折之应。七年,文襄遇盗所害,澄灭之徵也。 天保中,陆法和入国,书其屋壁曰:"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迭代坐。"时文宣帝享国十年而崩。废帝嗣立百余日,用替厥位,孝昭即位一年而崩。此其效也。 武平元年,童谣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其年四月,陇东王胡长仁谋遣刺客杀和士开,事露,返为士开所谮死。 二年,童谣曰:"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小儿唱讫,一时拍手云:"杀却。"至七月二十五日,御史中丞、琅邪王俨执士开,送于南台而斩之。是岁,又有童谣曰:"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十月洗荡饭瓮,十一月出却赵老。"七月士开被诛,九月琅邪王遇害,十一月赵彦深出为西兖州刺史。 武平末,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樽但满酌。"时穆后母子淫僻,干预朝政,时人患之。穆后小字黄花,寻逢齐亡,欲落之应也。 邺中又有童谣曰:"金作扫帚玉作把,净扫殿屋迎西家。"未几,周师入邺。 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 周宣帝与宫人夜中连臂蹋蹀而歌曰:"自知身命促,把烛夜行游。"帝即位三年而崩。 开皇十年,高祖幸并州,宴秦孝王及王子相。帝为四言诗曰:"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明年而子相卒,十八年而秦孝王薨。 大业十一年,炀帝自京师如东都,至长乐宫,饮酒大醉,因赋五言诗。其卒章曰:"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令美人再三吟咏,帝泣下沾襟,侍御者莫不欷歔。帝因幸江都,复作五言诗曰:"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帝以三月被弑,即遭春之应也。是年盗贼蜂起,道路隔绝,帝惧,遂无还心。帝复梦二竖子歌曰:"住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由是筑宫丹阳,将居焉。功未就而帝被杀。 大业中,童谣曰:"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其后李密坐杨玄感之逆,为吏所拘,在路逃叛。潜结群盗,自阳城山而来,袭破洛口仓,后复屯兵苑内。莫浪语,密也。宇文化及自号许国,寻亦破灭。谁道许者,盖惊疑之辞也。 毛虫之孽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邵陵王纶在南徐州卧内,方昼,有狸斗于櫩上,堕而获之。太清中,遇侯景之乱,将兵援台城。至钟山,有蛰熊无何至,啮纶所乘马。毛虫之孽也。纶寻为王僧辩所败,亡至南阳,为西魏所杀。 中大同中,每夜狐鸣阙下,数年乃止。京房《易飞候》曰:"野兽群鸣,邑中且空虚。"俄而国乱,丹阳死丧略尽。 陈祯明初,狐入床下,捕之不获。京房《易飞候》曰:"狐入君室,室不居。"未几而国灭。 东魏武定三年九月,豹入邺城南门,格杀之。五年八月,豹又上铜爵台。京房《易飞候》曰:"野兽入邑,及至朝廷若道,上官府门,有大害,君亡。"是岁,东魏师败于玉壁,神武遇疾崩。 后齐武平二年,有兔出庙社之中。京房《易飞候》曰:"兔入王室,其君亡。"案庙者,祖宗之神室也。后五岁,周师入邺,后主东奔。 武平末,并、肆诸州多狼而食人。《洪范五行传》曰:"狼,贪暴之兽,大体以白色为主,兵之表也。又似犬,近犬祸也。"京房《易传》曰:"君将无道,害将及人,去之深山以全身。厥妖狼食人。"时帝任用小人,竟为贪暴,残贼人物,食人之应。寻为周军所灭,兵之象也。 武平中,朔州府门外,无何有小儿脚迹,又拥土为城雉之状。时人怪而察之,乃狐媚所为,渐流至并、邺。与武定三年同占。是岁,南安王思好起兵于北朔,直指并州,为官军所败。郑子饶、羊法皓等复乱山东。 犬祸 后齐天保四年,邺中及顿丘并有犬与女子交。《洪范五行传》曰:"异类不当交而交,悖乱之气。犬交人为犬祸。"犬祸者,亢阳失众之应也。时帝不恤国政,恩泽不流于其国。 后主时,犬为开府仪同,雌者有夫人郡君之号,给兵以奉养,食以粱肉,藉以茵蓐。天夺其心,爵加于犬,近犬祸也。天意若曰,卿士皆类犬。后主不悟,遂以取灭。 后周保定三年,有犬生子,腰已后分为两身,二尾六足。犬猛畜而有爪牙,将士之象也。时宇文护与侯伏、侯龙恩等,有谋怀贰。犬体后分,此其应也。 大业元年,雁门百姓间犬多去其主,群聚于野,形顿变如狼而啖噬行人,数年而止。《五行传》曰:"犬,守御者也,而今去其主,臣下不附之象。形变如狼,狼色白,为主兵之应也。"其后帝穷兵黩武,劳役不息。天戒若曰,无为劳役,守御之臣将叛而为害。帝不悟,遂起长城之役。续有西域、辽东之举,天下怨叛。及江都之变,并宿卫之臣也。 白眚白祥 梁大同二年,地生白毛,长二尺,近白祥也。孙盛以为劳人之异。先是大发卒筑浮山堰,功费钜亿,功垂就而复溃者,数矣。百姓厌役,吁嗟满道。 齐河清元年九月,沧州及长城之下,地多生毛,或白或黑,长四五寸,近白祥也。时北筑长城,内兴三台,人苦劳役。 开皇六年七月,京师雨毛,如发尾,长者三尺余,短者六七寸。京房《易飞候》曰:"天雨毛,其国大饥。"是时关中旱,米粟涌贵。 后齐天统初,岱山封禅坛玉璧自出,近白祥也。岱山,王者易姓告代之所,玉璧所用币而自出,将有易姓者用币之象。其后齐亡,地入于周,及高祖受周禅,天下一统,焚柴太山告祠之应也。 武平三年,白水岩下青石壁傍,有文曰:"齐亡走。"人改之为"上延",后主以为嘉瑞,百僚毕贺。后周师入国,后主果弃邺而走。 开皇十七年,石陨于武安、滏阳间十余。《洪范五行传》曰:"石自高陨者,君将有危殆也。"后七载,帝崩。 开皇末,高祖于宫中埋二小石于地,以志置床之所。未几,变为玉。刘向曰:"玉者至贵也。贱将为贵之象。"及大业末,盗皆僣名号。 大业十三年,西平郡有石,文曰:"天子立千年。"百僚称贺。有识者尤之曰:"千年万岁者,身后之意也。今称立千年者,祸在非远。"明年而帝被杀。 木沴金 梁大同十二年,曲阿建陵隧口石麒麟动。木沴金也。动者,迁移之象。天戒若曰,园陵无主,石麟将为人所徙也。后竟国亡。 后齐河清四年,殿上石自起,两两相击。眭孟以为石阴类,下人象,殿上石自起者,左右亲人离叛之应。及周师东伐,宠臣尉相愿、乞扶贵和兄弟、韩建业之徒,皆叛入周。 梁大同十二年正月,送辟邪二于建陵。左双角者至陵所。右独角者,将引,于车上振跃者三。车两辕俱折。因换车。未至陵二里,又跃者三,每一振则车侧人莫不耸奋,去地三四尺,车轮陷入土三寸。木暕金也。刘向曰:"失众心,令不行,言不从,以乱金气也。石为阴,臣象也。臣将为变之应。"梁武暮年,不以政事为意,君臣唯讲佛经、谈玄而已。朝纲紊乱,令不行,言不从之咎也。其后果致侯景之乱。 周建德元年,濮阳郡有石像,郡官令载向府,将刮取金。在道自跃投地,如此者再。乃以大绳缚著车壁,又绝绳而下。时帝既灭齐,又事淮南,征伐不息,百姓疲敝,失众心之应也。 隋书卷二十三 志第十八
五行下 《洪范五行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知。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羽虫之孽。故有羊祸,故有目疾,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常燠 后齐天保八年三月,大热,人或曷死。刘向《五行传》曰:"视不明,用近习,贤者不进,不肖不退,百职废坏,庶事不从,其过在政教舒缓。"时帝狂躁、荒淫无度之应。 草妖 高祖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因掘去之,其根五尺余,具体人状,呼声遂绝。盖草妖也。视不明之咎。时晋王阴有夺宗之计,谄事亲要,以求声誉谮皇太子,高祖惑之。人参不当言,有物凭之。上党,党与也。亲要之人,乃党晋王而谮太子。高祖不悟,听邪言,废无辜,有罪用,因此而乱也。 羽虫之孽 梁中大同元年,邵陵王纶在南徐州,坐厅事。有野鸟如鸢数百,飞屋梁上,弹射不中。俄顷失所在。京房《易飞候》曰:"野鸟入君室,其邑虚,君亡之他方。"后纶为湘东王所袭,竟致奔亡,为西魏所杀。 侯景在梁,将受锡命,陈备物于庭。有野鸟如山鹊,赤嘴,集于册书之上,鸺鹠鸟鸣于殿。与中大同元年同占。景寻败,将亡入海中,为羊鹍所杀。 陈后主时,蒋山有众鸟,鼓翼而鸣曰:"奈何帝。"京房《易飞候》曰:"鸟鸣门阙,如人音,邑且亡。"蒋山,吴之望也。鸟于上鸣,吴空虚之象。及陈亡,建康为墟。又陈未亡时,有一足鸟集于殿庭,以嘴画地成文,曰:"独足上高台,盛草变成灰。"独足者,叔宝独行无众之应。成草成灰者,陈政无秽,被隋火德所焚除也。叔宝至长安,馆于都水台上,高台之义也。 后齐孝昭帝即位之后,有雉飞上御座。占同中大同元年。又有鸟止于后园,其色赤,形似鸭而有九头。其年帝崩。 天统三年九月,万春鸟集仙都苑。京房《易飞候》曰:"非常之鸟,来宿于邑中,邑有兵。"周师入邺之应也。 武成胡后生后主初,有枭升后帐而鸣。枭不孝之鸟,不祥之应也。后主嗣位,胡后淫乱事彰,遂幽后于北宫焉。 武平七年,有鹳巢太极殿,又巢并州嘉阳殿。雉集晋阳宫御座,获之。京房《易飞候》曰:"鸟无故巢居君门及殿屋上,邑且虚。"其年国灭。 周大象二年二月,有秃鹙集洛阳宫太极殿。其年帝崩,后宫常虚。 开皇初,梁主萧琮新起后,有鸺鸟集其帐隅。未几,琮入朝,被留于长安。梁国遂废。 大业末,京师宫室中,恒有鸿雁之类无数,翔集其间。俄而长安不守。 十三年十一月,乌鹊巢帝帐幄,驱不能止。帝寻逢弑。 羊祸 开皇十二年六月,繁昌杨悦见云中二物,如羝羊,黄色,大如新生犬,斗而坠。悦获其一,数旬失所在。近羊祸也。《洪范五行传》曰:"君不明,逆火政之所致也。"状如新生犬者,羔类也。云体掩蔽,邪佞之象。羊,国姓。羔,羊子也。皇太子勇既升储贰,晋王阴毁而被废黜。二羔斗,一羔坠之应也。 恭帝义宁二年,麟游太守司马武,献羊羔,生而无尾。时议者以为杨氏子孙无后之象。是岁,炀帝被杀于江都,恭帝逊位。 赤眚赤祥 梁天监十五年七月,荆州市杀人而身不僵,首堕于地,动口张目,血如竹箭,直上丈余,然后如雨细下。是岁荆州大旱。近赤祥,冤气之应。 陈太建十四年三月,御座幄上见一物,如车轮,色正赤。寻而帝患,无故大叫数声而崩。 至德三年十二月,有赤物陨于太极殿前,初下时,钟皆鸣。又尝进白饮,忽变为血。又有血沾殿阶,沥沥然至御榻。寻而国灭。 后齐河清二年,太原雨血。刘向曰:"血者阴之精,伤害之象,僵尸之类也。"明年,周师与突厥入并州,大战城西,伏尸百余里。京房《易飞候》曰:"天雨血染衣,国亡君戮。"亦后主亡国之应。 四年三月,有物陨于殿庭,色赤,形如数斗器,众星随者如小铃。四月,娄太后崩。 武平中,有血点地,自咸阳王斛律明月宅而至于太庙。大将,社稷之臣也,后主以谗言杀之。天戒若曰,杀明月,则宗庙随而覆矣。后主不悟,国祚竟绝。 《洪范五行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有鱼孽,有彘祸,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 寒 东魏武定四年二月,大寒。人畜冻死者,相望于道。京房《易飞候》曰:"诛过深,当燠而寒。"是时后齐神武作相。先是尔朱文畅等谋害神武,事泄伏诛,诸与交通者,多有滥死。 河清元年,岁大寒。京房《易传》曰:"有德遭险,兹谓逆命。厥异寒。"熯曰:"杀无罪,其寒必异。"是时帝淫于文宣李后,因生子,后愧恨,不举之。帝大怒,于后前杀其子太原王绍德。后大哭,帝倮后而挞杀之,投于水中,良久乃苏。冤酷之应。 梁天监三年三月,六年三月,并陨霜杀草。京房《易传》曰:"兴兵妄诛,谓亡法,厥罚霜。"是时,大发卒,拒魏军于钟离,连兵数岁。 大同三年六月,朐山陨霜。 陈太建十年八月,陨霜,杀稻菽。是时,大兴师选众,遣将吴明彻,与周师相拒于吕梁。 鼓妖 梁天监四年十一月,天清朗,西南有电光,有雷声二。《易》曰:"鼓之以雷霆。"霆近鼓妖。 《洪范五行传》曰:"雷霆托于云,犹君之托于人也。君不恤于天下,故兆人有怨叛之心也。"是岁,交州刺史李凯举兵反。 十九年九月,西北隐隐有声如雷,赤气下至地。是岁,盗杀东莞、琅邪二郡守,以朐山引魏军。 中大通六年十二月,西南有声如雷。其年北梁州刺史兰钦举兵反。 陈太建二年十二月,西北有声如雷。其年湘州刺史华皎举兵反。 齐天保四年四月,西南有声如雷。是时,帝不恤天下,兴师旅。 后周建德六年正月,西方有声如雷。未几,吐谷浑寇边。 开皇十四年正月旦,廓州连云山有声如雷。是时五羌反叛,侵扰边镇。二十年,无云而雷。京房《易飞候》曰:"国将易君,下人不静,小人先命。国凶,有兵甲。"后数岁,帝崩,汉王谅举兵反,徙其党数十万家。 大业中,滏阳石鼓频岁鸣。其后,天下大乱,兵戎并起。 鱼孽 梁大同十年三月,帝幸朱方,至四堑中,及玄武湖,鱼皆骧首见于上,若望乘舆者。帝入宫而没。《洪范五行传》曰:"鱼阴类也,下人象。又有鳞甲,兵之应也。"下人将举兵围宫,而?睨乘舆之象也。后果有侯景之乱。 齐后主武平七年,相州鸬鹚泊,鱼尽飞去而水涸。《洪范五行传》曰:"急之所致。鱼阴类,下人象也。"晏子曰:"河伯以水为国,以鱼为百姓。"水涸鱼飞,国亡人散之象。明年而国亡。 后周大象元年六月,阳武有鲤鱼乘空而斗。犹臣下兴起,小人纵之而斗也。明年帝崩,国失政。尉迥起兵相州,高祖遣兵击败之。 开皇十七年,大兴城西南四里,有袁村,设佛会。有老翁,皓首,白裙襦衣,来食而去。众莫识,追而观之,行二里许,不复见。但有一陂,中有白鱼,长丈余,小鱼从者无数。人争射之,或弓折弦断。后竟中之,剖其腹,得粳饭,始知此鱼向老翁也。后数日,漕渠暴溢,射人皆溺死。 大业十二年,淮阳郡驱人入子城,凿断罗郎郭。至女垣之下,有穴,其中得鲤鱼,长七尺余。昔魏嘉平四年,鱼集武库屋上。王肃以为鱼生于水,而亢于屋,水之物失其所也,边将殆弃甲之变。后果有东阙之败。是时,长白山贼寇掠河南,月余,贼至城下。郡兵拒之,反为所败,男女死者万余人。 虫妖 梁大同初,大蝗,篱门松柏叶皆尽。《洪范五行传》曰:"介虫之孽也。"与鱼同占。京房《易飞候》曰:"食禄不益圣化,天视以虫。虫无益于人而食万物也。"是时公卿皆以虚淡为美,不亲职事,无益食物之应也。 后齐天保八年,河北六州、河南十二州蝗。畿人皆祭之。帝问魏尹丞崔叔瓒曰:"何故虫?"叔瓒对曰:"《五行志》云:土功不时则蝗虫为灾。今外筑长城,内修三台,故致灾也。"帝大怒,殴其颊,擢其发,溷中物涂其头。役者不止。九年,山东又蝗,十年,幽州大蝗。《洪范五行传》曰:"刑罚暴虐,食贪不厌,兴师动众,取城修邑,而失众心,则虫为灾。"是时帝用刑暴虐,劳役不止之应也。 后周建德二年,关中大蝗。 开皇十六年,并州蝗。时秦孝王俊裒刻百姓,盛修邸第。后竟获谴而死。 彘祸 开皇末,渭南有沙门三人,行头陀法于人场圃之上。夜见大豕来诣其所,小豕从者十余,谓沙门曰:"阿练,我欲得贤圣道,然犹负他一命。"言罢而去。贤圣道者,君上之所行也。皇太子勇当嗣业,行君上之道,而被囚废之象也。一命者,言为炀帝所杀。 开皇末,渭南有人寄宿他舍,夜中闻二豕对语。其一曰:"岁将尽,阿耶明日杀我供岁,何处避之?"一答曰:"可向水北姊家。"因相随而去。天将晓,主人觅豕不得,意是宿客而诘之。宿客言状,主人如其言而得豕。其后蜀王秀得罪,帝将杀之,乐平公主每匡救,得全。后数年而帝崩,岁尽之应。 黑眚黑祥 梁承圣三年六月,有黑气如龙,见于殿内。近黑祥也。黑,周所尚之色。今见于殿内,周师入梁之象。其年,为周所灭,帝亦遇害。 陈太建五年六月,西北有黑云属地,散如猪者十余。《洪范五行传》曰:"当有兵起西北。"时后周将王轨军于吕梁。明年,擒吴明彻,军皆覆没。 火沴水 后齐河清元年四月,河、济清。襄楷曰:"河,诸侯之象。应浊反清,诸侯将为天子之象。"是后十余岁,隋有天下。 大业三年,武阳郡河清,数里镜澈。十二年,龙门又河清。后二岁,大唐受禅。 陈太建十四年七月,江水赤如血,自建康西至荆州。祯明中,江水赤,自方州东至海。《洪范五行传》曰:"火沴水也。法严刑酷,伤水性也。五行变节,阴阳相干,气色缪乱,皆败乱之象也。"京房《易占》曰:"水化为血,兵且起。"是时后主初即位,用刑酷暴之应。其后为隋师所灭。 祯明二年四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黑水在关中,而今淮南水黑,荆、扬州之地,陷于关中之应。 后周大象元年六月,咸阳池水变为血。与陈太建十四年同占。是时,刑罚严急,未几国亡。 《洪范五行传》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瞀,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有脂夜之妖,有华孽,有牛祸,有心腹之疴,有黄眚黄祥,木金水火沴土。" 常风 梁天监六年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房《易飞候》曰:"角日疾风,天下昏。不出三月中,兵必起。"是岁魏军入钟离。 承圣三年十一月癸未,帝阅武于南城,北风大急,普天昏暗。《洪范五行传》曰:"人君瞀乱之应。"时帝既平侯景,公卿咸劝帝反丹阳,帝不从,又多猜忌,有瞀乱之行,故天变应之以风。是岁为西魏灭。 陈天嘉六年七月癸未,大风起西南,吹倒灵台候楼。《洪范五行传》,以为大臣专恣之咎。时太子冲幼,安成王顼专政,帝不时抑损。明年崩,皇太子嗣位,顼遂废之。 太建十二年六月壬戌,大风吹坏皋门中闼。十二年九月,夜又风,发屋拔树。始兴王叔陵专恣之应。 至德中,大风吹倒朱雀门。 祯明三年六月丁巳,大风,自西北,激涛水入石头、淮。是时,后主任司马申,诛戮忠谏。沈客卿、施文庆专行邪僻。江总、孔范等崇长淫纵,杜塞聪明,瞀乱之咎。 后齐河清二年,大风,三旬乃止。时帝初委政佞臣和士开,专恣日甚。天统三年五月,大风,昼晦,发屋拔树。天变再见,而帝不悟。明年帝崩。后主诏内外表奏,皆先诣士开,然后闻彻。赵郡王睿、冯翊王润按士开骄恣,不宜仍居内职,反为士开所谮,睿竟坐死。士开出入宫掖,生杀在口,寻为琅邪王俨所诛。 七年三月,大风起西北,发屋拔树。五日乃止。时高阿那瑰、骆提婆等专恣之应。 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京都大风,发屋拔树,秦、陇压死者千余人。地大震,鼓皆应。净刹寺钟三鸣,佛殿门锁自开,铜像自出户外。钟鼓自鸣者,近鼓妖也。扬雄以为人君不聪,为众所惑,空名得进,则鼓妖见。时独孤皇后干预政事,左仆射杨素权倾人主。帝听二人之谗,而黜仆射高颎,废太子勇为庶人,晋王钓虚名而见立。思心瞀乱,阴气盛之象也。锁及铜像,并金也。金动木震之,水沴金之应。《洪范五行传》曰:"失众心甚之所致也。"高颎、杨勇无罪而咸废黜,失众心也。 仁寿二年,西河有胡人,乘骡在道,忽为回风所飘,并一车上千余尺,乃坠,皆碎焉。京房《易传》曰:"众逆同志,至德乃潜,厥异风。"后二载,汉王谅在并州,潜谋逆乱,车及骡骑之象也。升空而坠,颠陨之应也。天戒若曰,无妄动车骑,终当覆败,而谅不悟。及高祖崩,谅发兵反,州县响应,众至数十万。月余而败。 夜妖 梁承圣二年十月丁卯,大风,昼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京房《易飞候》曰:"羽日风,天下昏,人大疾。不然,多寇盗。"三年为西魏所灭。 陈祯明三年正月朔旦,云雾晦冥,入鼻辛酸。后主昏昧,近夜妖也。《洪范五行传》曰:"王失中,臣下强盛,以蔽君明,则云阴。"是时北军临江,柳庄、任蛮奴并进中款,后主惑佞臣孔范之言,而昏暗不能用,以至覆败。 东魏武定四年冬,大雾六日,昼夜不解。《洪范五行传》曰:"昼而晦冥若夜者,阴侵阳,臣将侵君之象也。"明年,元瑾、刘思逸谋杀大将军之应。 周大象二年,尉迥败于相州。坑其党与数万人于游豫园。其处每闻鬼夜哭声。范洪《五行传》曰:"哭者死亡之表,近夜妖也。鬼而夜哭者,将有死亡之应。"京房《易飞候》曰:"鬼夜哭,国将亡。"明年,周氏王公皆见杀,周室亦亡。 仁寿中,仁寿宫及长城之下,数闻鬼哭。寻而献后及帝,相次而崩于仁寿宫。 大业八年,杨玄感作乱于东都。尚书樊子盖坑其党与于长夏门外,前后数万。洎于末年,数闻其处鬼哭,有呻S吟Y之声。与前同占。其后王世充害越王侗于洛阳。 华孽 后齐武平元年,槐华而不结实。槐,三公之位也,华而不实,萎落之象。至明年,录尚书事和士开伏诛。陇东王胡长仁,太保、琅邪王俨皆遇害。左丞相段韶薨。 陈后主时,有张贵妃、孔贵嫔,并有国色,称为妖艳。后主惑之,宠冠宫掖,每充侍从,诗酒为娱。一入后庭,数旬不出,荒淫侈靡,莫知纪极。府库空竭,头会箕敛,天下怨叛,将士离心。敌人鼓行而进,莫有死战之士。女德之咎也。及败亡之际,后主与此姬俱投于井,隋师执张贵妃而戮之,以谢江东。《洪范五行传》曰:"华者,犹荣华容色之象也。以色乱国,故谓华孽。" 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慧而有色,能弹琵琶,尤工歌儛。后主惑之,拜为淑妃。选彩女数千,为之羽从,一女之饰,动费千金。帝从禽于三堆,而周师大至,边吏告急,相望于道。帝欲班师,小怜意不已,更请合围。帝从之。由是迟留,而晋州遂陷。后与周师相遇于晋州之下,坐小怜而失机者数矣,因而国灭。齐之士庶,至今咎之。 牛祸 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将烹牛,忽有赤蛇绕牛口,牛祸也。象类言之,又为龙蛇之孽。鲁宣公三年,郊牛之口伤,时以为天不享。弃宣公也。《五行传》曰:"逆君道伤,故有龙蛇之孽。"是时纪虽以赴援为名,而实妄自尊亢。思心之咎,神不享,君道伤之应。果为元帝所败。 后齐武平二年,并州献五足牛,牛祸也。《洪范五行传》曰:"牛事应,宫室之象也。"帝寻大发卒,于仙都苑穿池筑山,楼殿间起,穷华极丽。功始就而亡国。 后周建德六年,阳武有兽三,状如水牛,一黄,一赤,一黑。与黑者斗久之,黄者自傍触之,黑者死,黄亦俱入于河。近牛祸也。黑者,周之所尚色。死者,灭亡之象。后数载,周果灭而隋有天下,旗牲尚赤,戎服以黄。 大业初,恒山有牛,四脚膝上各生一蹄。其后建东都,筑长城,开沟洫。 心腹之疴 陈祯明三年,隋师临江,后主从容而言曰:"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弗摧败。彼何为者?"都官尚书孔范曰:"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渡耶?臣每患官卑,彼若渡来,臣为太尉矣。"后主大悦,因奏妓纵酒,赋诗不辍。心腹之疴也。存亡之机,定之俄顷,君臣旰食不暇,后主已不知惧,孔范从而荡之,天夺其心,曷能不败?陈国遂亡,范亦远徙。 齐文宣帝尝宴于东山,投杯赫怒,下诏西伐,极陈甲兵之盛。既而泣谓群臣曰:"黑衣非我所制。"卒不行。有识者以帝精魄已乱,知帝祚之不永。帝后竟得心疾,耽荒酒色,性忽狂暴,数年而崩。 武成帝丁太后忧,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侍者进白袍,帝大怒,投之台下。未几而崩。 黄眚黄祥 梁大同元年,天雨土。二年,天雨灰,其色黄。近黄祥也。京房《易飞候》曰:"闻善不及,兹谓有知。厥异黄,厥咎龙,厥灾不嗣。蔽贤绝道之咎也。"时帝自以为聪明博达,恶人胜己。又笃信佛法,舍身为奴,绝道蔽贤之罚也。 大宝元年正月,天雨黄沙。二年,简文帝梦丸土而吞之。寻为侯景所废,以土囊压之而毙,诸子遇害,不嗣之应也。 陈后主时,梦黄衣人围城。后主恶之,绕城橘树,尽伐去之。隋高祖受禅之后,上下通服黄衣。未几隋师攻围之应也。 后周大象二年正月,天雨黄土,移时乃息。与大同元年同占。时帝昏狂滋甚,期年而崩,至于静帝,用逊厥位。绝道不嗣之应也。 开皇二年,京师雨土。是时帝惩周室诸侯微弱,以亡天下,故分封诸子,并为行台,专制方面。失土之故,有土气之祥,其后诸王各谋为逆乱。京房《易飞候》曰:"天雨土,百姓劳苦而无功。"其时营都邑。后起仁寿宫,颓山堙谷,丁匠死者太半。 裸虫之孽 梁太清元年,丹阳有莫氏妻,生男,眼在顶上,大如两岁儿。坠地而言曰:"儿是旱疫鬼,不得住。"母曰:"汝当令我得过。"疫鬼曰:"有上官,何得自由。母可急作绛帽,故当无忧。"母不暇作帽,以绛系发。自是旱疫者二年,扬、徐、兖、豫尤甚。莫氏乡邻,多以绛免,他土效之无验。 大宝二年,京口人于藏儿,年五岁,登城西南角大楼,打鼓作《长江櫑》。鼓,兵象也。是时侯景乱江南。 陈永定三年,有人长三丈,见罗浮山,通身洁白,衣服楚丽。京房占曰:"长人见,亡。"后二岁,帝崩。 后主为太子时,有妇人突入东宫而大言曰:"毕国主。"后主立而祚终之应也。 至德三年八月,建康人家婢死,埋之九日而更生。有牧牛人闻而出之。 祯明二年,有船下,忽闻人言曰:"明年乱。"视之,得死婴儿,长二尺而无头。明年陈灭。 齐天保中,临漳有妇人产子,二头共体。是后政由奸佞,上下无别,两头之应也。 后主时,有桑门,貌若狂人,见乌则向之作礼,见沙门则殴辱之。乌,周色也。未几,齐为周所吞,灭除佛法。 后周保定三年,有人产子男,阴在背上如尾,两足指如兽爪。阴不当生于背而生于背者,阴阳反覆,君臣颠倒之象。人足不当有爪而有爪者,将致攫人之变也。是时,晋荡公宇文护专擅朝政,征伐自己,阴怀篡逆。天戒若曰,君臣之分已倒矣,将行攫噬之祸。帝见变而悟,遂诛晋公,亲万机,躬节俭,克平齐国,号为高祖。转祸为福之效也。 武帝时,有强练者,佯狂,持一瓠,至晋荡公护门而击破之,曰:"身尚可,子苦矣。"时护专政,因朝太后,帝击杀之。发兵捕其诸子,皆备楚毒而死。强练又行乞于市,人或遗之粟麦,辄以无底袋受之。因大笑曰:"盛空。"未几,周灭,高祖移都,长安城为墟矣。 开皇六年,霍州有老翁,化为猛兽。 七年,相州有桑门,变为蛇,尾绕树而自抽,长二丈许。 仁寿四年,有人长数丈,见于应门,其迹长四尺五寸。其年帝崩。 大业元年,雁门人房回安,母年百岁,额上生角,长二寸。《洪范五行传》曰:"妇人,阴象也。角,兵象也。下反上之应。"是后天下果大乱,阴戎围帝于雁门。 四年,雁门宋谷村有妇人生一肉卵,大如斗,埋之。后数日,所埋处云雾尽合,从地雷震而上,视之洞穴,失卵所在。 六年,赵郡李来王家婢产一物,大如卵。 六年正月朔旦,有盗衣白练裙襦,手持香花,自称弥勒佛出世。入建国门,夺卫士仗,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后三年,杨玄感作乱,引兵围洛阳,战败伏诛。 八年,有澄公者,若狂人,于东都大叫唱贼。帝闻而恶之。明年,玄感举兵,围洛阳。 十二年,澄公又叫贼。李密逼东都,孟让烧丰都市而去。 九年,帝在高阳。唐县人宋子贤,善为幻术。每夜,楼上有光明,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又悬大镜于堂上,纸素上画为蛇为兽及人形。有人来礼谒者,转侧其镜,遣观来生形像。或映见纸上蛇形,子贤辄告云:"此罪业也,当更礼念。"又令礼谒,乃转人形示之。远近惑信,日数百千人。遂潜谋作乱,将为无遮佛会,因举兵,欲袭击乘舆。事泄,鹰扬郎将以兵捕之。夜至其所,绕其所居,但见火坑,兵不敢进。郎将曰:"此地素无坑,止妖妄耳。"及进,无复火矣。遂擒斩之,并坐其党与千余家。其后复有桑门向海明,于扶风自称弥勒佛出世,潜谋逆乱。人有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人皆惑之,三辅之士,翕然称为大圣。因举兵反,众至数万。官军击破之。京房《易飞候》曰:"妖言动众者,兹谓不信。路无人行。不出三年,起兵。"自是天下大乱,路无人行。 木金水火沴土 梁天监五年十一月,京师地震,木金水火沴土也。《洪范五行传》曰:"臣下盛,将动而为害。"京房《易飞候》曰:"地动以冬十一月者,其邑饥亡。"时交州刺史李凯举兵反。明年,霜,岁俭人饥。 普通三年正月,建康地震。是时,义州刺史文僧朗以州叛。 六年十二月,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冬动有音,以十二月者,其邑有行兵。"是时,帝令豫章王琮将兵北伐。 中大通五年正月,建康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以春动,岁不昌。"是岁,大水,百姓饥馑。 大同三年十一月,建康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震以十一月,邑有大丧及饥亡。"明年,霜为灾,百姓饥。 三年十月,建康地震。是岁,会稽山贼起。 七年二月,建康地震。是岁,交州人李贲举兵,逐刺史萧谘。 九年闰正月,地震。李贲自称皇帝,署置百官。 太清三年四月,建康地再震。时侯景自为大丞相、录尚书事,帝所须不给。是月,以忧愤崩。 陈永定二年五月,建康地震。时王琳立萧庄于郢州。 太建四年十一月,地震。陈宝应反闽中。 祯明元年正月,地震。施文庆、沈客卿专恣之应也。 东魏武定二年十一月,西河地陷而且燃。京房《易妖占》曰:"地自陷,其君亡。"祖釭曰:"火,阳精也;地者,阴主也。地燃,越阴之道,行阳之政,臣下擅恣,终以自害。"时后齐神武作宰,而侯景专擅河南。后二岁,神武果崩,景遂作乱,而自取败亡之应。 后齐河清二年,并州地震。和士开专恣之应。 后周建德二年,凉州地频震。城郭多坏,地裂出泉。京房《易妖占》曰:"地分裂,羌夷叛。"时吐谷浑频寇河西。 开皇十四年五月,京师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动以夏五月,人流亡。"是岁关中饥,帝令百姓就粮于关东。 仁寿二年四月,岐、雍地震。京房《易飞候》曰:"地动以夏四月,五谷不熟,人大饥。" 三年,梁州就谷山崩。《洪范五行传》曰:"崩散落,背叛不事上之类也。"梁州为汉地。明年,汉王谅举兵反。 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刘向《洪范五行传》曰:"山者,君之象;水者,阴之表,人之类也。天戒若曰,君人拥威重,将崩坏,百姓不得其所。"时帝兴辽东之师,百姓不堪其役,四海怨叛。帝不能悟,卒以灭亡。 《洪范五行传》曰:"皇之不极,是谓不建。厥咎瞀,厥罚常阴,厥极弱。时则有射妖,则有龙蛇之孽,则有马祸。" 云阴 开皇二十年十月,久阴不雨。刘向曰:"王者失中,臣下强盛而蔽君明,则云阴。"是时,独孤后遂与杨素阴谮太子勇,废为庶人。 射妖 东魏武定四年,后齐神武作宰,亲率诸军,攻西魏于玉壁。其年十一月,帝不豫,班师。将士震惧,皆曰:"韦孝宽以定功弩射杀丞相。"西魏下令国中曰:"劲弩一发,凶身自殒。"神武闻而恶之,其疾暴增,近射妖也。《洪范五行传》曰:"射者,兵戎祸乱之象,气逆天则祸乱将起。"神武行,殿中将军曹魏祖谏曰:"王以死气逆生气,为客不利,主人则可。"帝不从,顿军五旬,频战沮衄。又听孤虚之言,于城北断汾水,起土山。其处天险千余尺,功竟不就,死者七万。气逆天之咎也。其年帝崩。明年,王思政扰河南。 武平,后主自并州还邺,至八公岭,夜与左右歌而行。有一人忽发狂,意后主以为狐媚,伏草中弯弓而射之。伤数人,几中后主。后主执而斩之。其人不自觉也。狐而能媚,兽之妖妄也。时帝不恤国政,专与内人阉竖酣歌为乐。或衣褴缕衣,行乞为娱。此妖妄之象。人又射之,兵戎祸乱之应也。未几而国灭。 龙蛇之孽 梁天监二年,北梁州潭中有龙斗,濆雾数里。龙蛇之孽。《洪范五行传》曰:"龙,兽之难害者也。天之类,君之象。天气害,君道伤,则龙亦害。斗者兵革之象也。"京房《易飞候》曰:"众心不安,厥妖龙斗。"是时帝初即位,而有陈伯之、刘季连之乱,国内危惧。 普通五年六月,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之处,树木皆折开数十丈。与天监二年同占。经建陵而树木折者,国有兵革之祸,园陵残毁之象。时帝专以讲论为务,不崇耕战,将轻而卒惰。君道既伤,故有龙孽之应。帝殊不悟。至太清元年,黎州水中又有龙斗。波浪涌起,云雾四合,而见白龙南走,黑龙随之。其年,侯景以兵来降,帝纳之而无备,国人皆惧。俄而难作,帝以忧崩。 大同十年夏,有龙夜因雷而堕延陵人家井中,明旦视之,大如驴。将以戟刺之,俄见庭中及室中各有大蛇,如数百斛船,家人奔走。《洪范五行传》曰:"龙,阳类,贵象也。上则在天,下则在地,不当见庶人邑里室家。井中,幽深之象也,诸侯且有幽执之祸,皇不建之咎也。"后侯景反,果幽杀简文于酒库,宗室王侯皆幽死。 陈太建十一年正月,龙见南兖州池中,与梁大同十年同占。未几,后主嗣位,骄淫荒怠,动不得中。其后竟以国亡,身被幽执。 东魏武定元年,有大蛇见武牢城。是时,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妻李氏,慧而艳。世子澄悦之,仲密内不自安,遂以武牢叛,阴引西魏,大战于河阳。神武为西兵所窘,仅而获免,死者数千。 后齐天保九年,有龙长七八丈,见齐州大堂。占同大同十年。时常山、长广二王权重,帝不思抑损。明年帝崩,太子殷嗣立。常山王演果废帝为济南王,幽而害之。 河清元年,龙见济州浴堂中。占同天保九年。先是平秦王归彦受昭帝遗诏,立太子百年为嗣。而归彦遂立长广王湛,是为武成帝。而废百年为乐陵王,竟以幽死。 天统四年,贵乡人伐枯木,得一黄龙,折脚,死于孔中,齐称木德。龙,君象。木枯龙死,不祥之甚。其年武成崩。 武平三年,龙见邯郸井中,其气五色属天。又见汲郡佛寺涸井中。占同河清元年。后主竟降周,后被诛。 武平七年,并州招远楼下,有赤蛇与黑蛇斗,数日,赤蛇死。赤,齐尚色;黑,周尚色。斗而死,灭亡之象也。后主任用邪佞,与周师连兵于晋州之下。委军于孽臣高阿那肱,竟启敌人,皇不建之咎也。后主遂为周师所虏。 琅邪王俨坏北宫中白马浮图,石赵时澄公所建。见白蛇长数丈,回旋失所在。时俨专诛,失中之咎也。见变不知戒,以及于难。 后周建德五年,黑龙坠于亳州而死。龙,君之象。黑,周所尚色。坠而死,不祥之甚。时皇太子不才,帝每以为虑,直臣王轨、宇文孝伯等骤请废立,帝不能用。后二岁,帝崩,太子立,虐杀齐王及孝伯等,因而国亡。 仁寿四年,龙见代州总管府井中。其龙或变为铁马甲士弯弓上射之象。变为铁马,近马祸也。弯弓上射,又近射妖,诸侯将有兵革之变,以致幽囚也。是时汉王谅潜谋逆乱,故变兵戒之。谅不悟,遂兴兵反,事败,废为庶人,幽囚数年而死。 马祸 侯景僣尊号于江南,每将战,其所乘白马,长鸣蹀足者辄胜,垂头者辄不利。西州之役,马卧不起,景拜请,且棰之,竟不动。近马祸也。《洪范五行传》曰:"马者兵象。将有寇戎之事,故马为怪。"景因此大败。 陈太建五年,衡州马生角。《洪范五行传》曰:"马生角,兵之象,败亡之表也。"是时宣帝遣吴明彻出师吕梁,与周师拒。连兵数岁,众军覆没,明彻竟为周师所虏。 天保中,广宗有马,两耳间生角,如羊尾。京房《易传》曰:"天子亲伐,则马生角。"四年,契丹犯塞,文宣帝亲御六军以击之。 大业四年,太原厩马死者太半,帝怒,遣使案问。主者曰:"每夜厩中马无故自惊,因而致死。"帝令巫者视之。巫者知帝将有辽东之役,因希旨言曰:"先帝令杨素、史万岁取之,将鬼兵以伐辽东也。"帝大悦,因释主者。《洪范五行传》曰:"逆天气,故马多死。"是时,帝每岁巡幸,北事长城,西通且末,国内虚耗,天戒若曰,除厩马,无事巡幸。帝不悟,遂至乱。 十一年,河南、扶风三郡,并有马生角,长数寸。与天保初同占。是时,帝频岁亲征高丽。 义宁元年,帝在江都宫,龙厩马无故而死,旬日,死至数百匹。与大业四年同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pz/16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3月23日求购供需信息煤炭供需及求车
- 下一篇文章: 中华道藏之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