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土著文化的传承有着天然的道理,就看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件事,如果我们摒弃它去选择全新的事物也无可厚非,但同样我们会失去很多文化进化迭代的机会。

作者:童颖磊

来源:观文筑境

(GWZJ)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湖北感受了一把土家文化的味道,这味道有点浓郁,就像土家族的那些菜肴,用民族特色文化来形容这里确也实在。也是他们的族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今天就来聊聊他们的文化和传承吧。

01

依山傍水的土家一族

土家族又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主要是我们中华少数民族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主要代表就是苗族自治的地区,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在武陵地区,最早期的土家族被汉人称为蛮或夷,后随着汉民族的逐步融入,又形成了土、客、苗的不同支系。

相传土家一族为巴人之后,巴国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年)为秦国所灭。据《后汉书》记载:“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有罪得以除爵。”说明秦即使吞并巴国,依然尊其巴氏为君长,有点儿像现如今的“一国两制”,使得巴国后裔能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继续生活。因为战乱而留居在鄂西清江流域一带的巴人,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独立的群体生存奋斗意识和相应的心理素质。又因鄂西山区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加上历代封建王朝尤其是宋元以前的民族隔离政策,以巴人为主源的土著民族与外界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巴人文化习俗在这里得到传承和演进,形成自身的语言、信仰和文化习俗。

改土归流对于他们是一件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历代的封闭,到了明清时期,湘鄂西地区的土司专制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们是一块难啃的肉。到了雍正帝的决心改革,流官制的推行,在打破了土司集权制度同时,短期内也激化了汉人与土人的矛盾,于是土家人将迁入鄂西一带的汉人称之为“客家人”。这类民族纷争往往需要时间去消化,直至唐宋时代。土家族体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成为一个稳定的独立族体。

02

浓墨重彩的土家文化

说到土家族文化,歌舞首当,也许是受生活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大山之中生长的都有灵性,土家人尤其爱唱山歌,且是富有灵性的,神秘感的。山歌作为土家族民歌中的一种体裁,它包括劳动歌和生活歌两大类,劳动歌有《打猎歌》、《薅草锣鼓歌》、《采茶歌》等,生活歌多叙述劳动的艰辛。此外还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盘歌,这些名歌与其他少数民族比如内蒙人唱歌的味道不尽相同,他们似乎都在深情并茂的表达土家人生活中的点滴,而并非在对自然抒情。说到唱的方式,则更是五花八门,单唱、对唱、一人唱众人合等形式多样。其中的《六口茶》歌词风趣诙谐,令人印象深刻。

说到舞蹈,摆手舞、钱杆舞、花灯舞、土家龙舞、傩堂戏种类繁多,这些舞蹈也都来源于生活,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步褪去一些生活成色,成为了纯粹的歌舞艺术。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土家人还特别注重礼仪,但凡婚嫁丧葬等家族重大事件都有着极其复杂的传统程序。特别不同的是“哭嫁”,土家新娘有的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说起来有哭得越厉害,越长久甚至越动听,就代表不同的感情输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有染织、编织、刺绣、雕刻、绘画、剪纸等,尤以“西兰卡普”最为典型。土家族妇女善纺细布,自织自染的“土布”、“土锦”经久耐用,编织的“土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以深色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

西兰卡普手工编绘图案,织工精巧,色彩丰富绚丽,图案新颖,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可以说土家文化的元素就像这西兰卡普锦帛一般,浓墨重彩,绚丽多彩,这股味儿虽然浓郁,却也别有洞天。

03

民居建筑,韵味十足

土家族建筑形制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变迁,即从最初的穴居、巢居,发展到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再到当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一变迁过程反映出土家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

穴居是土家族地区最早期的居住方式,由于土家族多聚居在山高坡陡,森林密布之处,在明清时期居住岩洞是很普遍的现象。今天在湖北利川鱼木寨,恩施城区周边就有不少居住岩洞的遗存。

古苗蛮族部落穴居遗址

从穴居到巢居是第二阶段,或许是因为穴居的建造成本和工程量太大,而巢居主要依赖树木,因其在树上架木为屋,通过树木架空房屋,以躲避地面之禽兽虫蛇。如果说较早的巢居形似鸟巢的话,那么逐步演变为干栏建筑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干栏式建筑其形制即是土家后期吊脚楼的前生,底部用竹木等材料架空,高出地面,一般建筑为两层,下层功能主要是放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上层居住。此类建筑非常适合山多潮湿之处,作为土家民居发展的代表,干栏式建筑也是人类从穴居到开放式居住智慧的结晶。

土家族山地干栏式民居

通过唐宋时期的稳定发展,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乃至民国时期的异同包容,土家族地区的建筑形制已逐步形成了木、土木、石木、砖木四大形式。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吊脚楼。

吊脚楼又称“转角楼”,是一种纯木结构的建筑,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吊脚楼通常分为上、中、下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两旁为卧室,楼板一般要加厚;上层为观景或部分储物储粮。结构采用穿斗木构架,块石砌筑基础、台阶,木板或竹编粉泥墙,小青瓦屋面。门、窗、吊柱,局部雕刻简单图纹。楼房的装饰,重点在中层。大门、吊柱都作雕饰,屋顶青瓦堆脊,雕塑飞燕、鱼龙。

从民国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土家族建筑依然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形制,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逐渐吹响,新建的住宅开始采用混凝土材料,建筑样式也开始发生较大的改变,土家族地区也同样不能逃脱城镇化的命运,当地的聚落不断消失,传统的脚楼被拆除,土家民族的自然和形态之美也逐步逝去。在这样的进程中,年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无疑给土家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带来了机遇。

04

土家建筑当代思维

事实上,基于生存环境艰苦恶劣,文化信仰非常富足,工艺技巧又特别精湛的土家一族,其建筑特色对当代建筑设计风格有着十分积极的启示作用。

启示一

结合地形底部架空设计理念

当代建筑中会有很多专门的山地类建筑,充分的朝向考虑和地形设计,同时强调返璞归真的人融于景的思维也是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第一步。其二,在遇不同的坡地地形或者河流地貌时,底部局部架空设计理念的推广应用同样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屡见不鲜。

井冈山笔架山风景区入口服务区,是地域景观内在逻辑与人文景观旅游结合的一次探索,其在山水之上的架空设计似乎正是“迎客”的门面招牌

长城脚下的公社别墅

山地建筑中的架空设计,不仅可以抬高标高,扩展采光面,同时也使人的视觉能够充分延伸至屋外的山景世界

启示二

三段式建筑立面之美

中国古典建筑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以吊脚楼为主要建筑形态的土家族建筑恰好相当程度地有着三段式的特质,屋顶与屋身主要是以功能性需求呈现,台基则是随着建造材料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竖向三部分通过几何图形的简单组合加之三角形与矩形的搭配,体现出秀美与刚劲的契合。

这种立面风格被很大程度的沿用发展乃至改善细化,调整出精妙绝伦的美感,当它们被赋予其他特点的设计时,又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各种效果。

新古典主义三段式别墅建筑立面,下段台基可有多种不同的变化组合,上中下身段比例也可根据黄金比例分割进行调整,展现最满意的立面设计效果

基于三段式立面调整后的住宅建筑立面(融创项目)

启示三

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思路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物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此种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使用寿命较长,可以大批量建造,但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且难以回收,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恩施土家族建筑大多数是以砖瓦和木材料为主,采用就地取材的建筑方式,建筑材料通常可以循环使用,对于生态和自然的危害性较小。

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观点已然在当代被许多建筑大师认可并使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的创造回归自然,与建造地的环境相融合。

东京奥运会新国立竞技场内部细节,建筑材料使用场馆外立方米的雪松和落叶松,融合了未抛光的木材横梁和镶板,散发出雪松的清香

//如果喜欢,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cs/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