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老字号丨一家老字号对蓝印花布献上的诚
婚姻还能撤销民法典时代来临 http://www.anfuxianzx.com/afxxs/6700.html嘉兴老字号 第三期 对嘉兴人来说, 乡愁就是那一块小小的蓝印花布,不奢华,不浮躁。 它可能是你床头的窗帘,每天迎着阳光叫你起床。 它可能是妈妈穿着的围裙,给你做出香喷喷的米饭。 从前的生活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块蓝印花布见证了一家人的生活。 蓝印花最近的一次大惊艳,估计就是第一届互联网大会的衣服了吧。 与乌镇美景相呼应的“蓝印花旗袍”备受镜头青睐,志愿者们搭上一席旗袍便立显韵味十足。 这,便是最纯正的乌镇味道。 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旧时,乌镇有染坊数十家,东栅染店弄便是由此得名。近代松江、扬州、崇德、乐清等都是蓝印花布的重要生产基地,而现在仅剩桐乡、乌镇和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生产比较知名。说起嘉兴的蓝印花布不得不说一家老字号——丰同裕染坊。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同裕,去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丰同裕竟是 丰子恺家祖业 丰同裕染坊就坐落在古吴越分疆之地石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镇,濒临京杭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这对当地发展印染业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运河大转弯的地方,分出一条支流来。距运河两三百步,支流的岸旁,有一所染坊店,名曰丰同裕。”这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在《辞缘缘堂》一文中对丰同裕染坊的记述。这个百年老店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家染坊店。所谓染坊店,就是前店后坊性质的,既是印染店又兼有印染作坊。主要收染四乡农民拿来的自织土布和土绸。染坊店原设于石门湾(桐乡市石门镇)后河西岸,丰子恺祖居惇德堂前面第一进街面房中。这家店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是丰子恺父祖辈赖以养家的经济来源之一。 丰子恺在《学画回忆》一文里写道:“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之后,丰子恺长大了,又在《我与手头字》一文中记述道:“我家自洪杨以来,以开染坊店为业,我十来岁时,每逢年假,店忙的时候,被母亲派到店里去帮忙。”儿时的丰子恺能帮忙碌的染坊店做些什么呢?大概是也就是帮着搬弄一些力所能及的物品吧,顺便再“偷”点颜料回去。 丰同裕染坊店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丰子恺曾回忆,这家店是他祖父丰小康在咸丰11年7月(年)创办的。而丰子恺幼女丰一吟在《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一书中说,在丰子恺虚龄约7岁()时,丰同裕染坊用的账簿是“菜字元集”据推算丰同裕大约是在年左右创办的。这种解释,在他的散文《两个“?”》中,倒也能找到蛛丝马迹 丰子恺写道,在他7岁()时,“有一晚,我到我们的染坊店里去玩,看见帐桌上放着一本帐簿,簿面上写着“菜字元集”这四字。我问管帐先生,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我说:“这是用你所读的《千字文》上的字来记年代的。这店是你们祖父手里开张的。开张的那一年所用的第一册帐簿,叫做‘天字元集’第二年的叫做‘地字元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每年用一个字。用到今年正是‘菜重芥姜’的‘菜’字。” “丰同裕染坊”店额黑底金字,店面坐西朝东,三开间用二间,离店约20米设有加工场。在光绪三十二年(),丰子恺父亲丰鐄病逝,当时丰子恺仅9岁。这时的染坊店仅有管账、司务、店员、学徒五六人。四乡农民来染色布时,大多付不出现金,而要等到年时才能结账。此时,丰家“以店养家”已变成了“以家养店”。尽管如此,在丰子恺母亲钟云芳的精心主理下,染坊店依然支撑着。从小染坊到 中华老字号 年丰同裕染坊店创立以来,从此就开始了丰同裕蓝印布艺这一传统工艺的历程。这一百多年来,丰同裕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丰子恺的祖父丰小康创办丰同裕染坊时,主要是收染四乡农民拿来的自织土布和土绸。规模不大,店员、学徒等共五六人,全家生活就靠这个染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由于当时染坊比较多,但需要印染的活比较少,所以当时的丰同裕染坊只是勉强支撑着。从创办人丰小康到第二代传人丰鐄到现在的传人哀警卫,一直以来从事着民间传统工艺。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二零零三年由哀警卫等筹资兴建了“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使这百年老店复活了。 “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在省市领导、工艺美术协会和桐乡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把民间传统工艺印染生产制作、民间工艺博览、旅游观光集结于一体的旅游企业。公司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国画、版画、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还引进蜡染、扎染等其他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推陈出新,不断研究,开发新图案,所做蓝印制品为人们所亲睐。 现在丰同裕蓝印花布制品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哈尔滨、无锡、怀化等大中城市的旅游景区都有销售,至今,丰同裕直营店还在不断扩大之中。年,“丰同裕”被国家商务部评定为“中华老字号”。 很多传统的事物正在慢慢消逝,曾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慢慢成为生活的边缘物品,很多老字号也慢慢落魄,为什么丰同裕能坚持下来并且焕发新的光彩呢?也许,就是丰同裕对于蓝印花布的诚意。“独特源于传统,工艺?诚意” 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印染制品,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传说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变成了黄颜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们看到后却很喜欢,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一个姓葛的好朋友。后来他俩就专门从事把布染成黄色,又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把布晾在树枝上晒干时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蓝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它里面有一种成分叫靛蓝,可以把布染成蓝色,等他们发现这块布的时候,黄布已变成了一块花布,“青一块、蓝一块”他们想这奥秘肯定在这个草上,此后,两人又经过多次研究,终于把布染成了蓝布,梅葛两位先生也就成为了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的独特工艺都是民间的传统工艺:蓝印花布、彩拷、草木染色。蓝印花布的印染方法有四种:夹缬、葛缬、绞缬、灰缬。1、夹缬: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2、葛缬:即现在所称的蜡染,先在白布上画好图案或花、鸟、鱼、虫等花纹,然后用蜡刀把溶化了的蜡液填在画好的花纹上。全部画完后,再把布浸入靛蓝液中浸染。颜色达到一定的深度后,把布取出晾干,再用水煮脱蜡,就印成了蓝底白花的蜡染布。由于蜡性较脆,容易产生裂纹,染料渗入裂缝后,印成的花纹中往往产生一丝丝细的冰裂,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蜡染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有的民族还用四、五种颜色套色印染,色彩自然而丰富。3、绞缬,也就是扎染。扎染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牢后入染,钉牢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效果。另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4、灰缬:是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各黄豆粉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入染,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以前常说的蓝印花布通常是指灰缬,以前又称“药斑布”和“浇花布”。这种蓝印花布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白地蓝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这就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为什么蓝印花布如此美得朴素、接地气呢?因为蓝印花布的每一道制作工艺都无比考究。原料 蓝印花布的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加之色彩单纯,蓝底蓝得清纯,白花白得朴实,秀气却不落凡俗,典雅而不失明快,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蓝印花布蓝得清纯,是因为采用了植物染料——蓝草。蓝草即靛蓝草,春播秋收,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中和沉淀。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状,俗称“土靛”。印染时一般要经过十几道染缸反复重染,染好后经清洗,把上面的浮色洗去,白色亮丽的图案便显露出来。图案 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显示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穿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可见在当时蓝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蓝印花布发展于民间,体现了中国浓厚的乡土气息,迎合了当今现代社会人们返璞归真的追求,以它特有的兰白分明、清新明丽、古朴深厚的风格赢得了一定文化修养人的喜爱。“传统碰撞时尚,变革?诚意” 从丰同裕染坊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式经营走向公司规模经营,这个百年老店的成绩大家有目其睹,公司不断研究,推陈出新,吸收国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发新图案、推出新产品。印染蓝印花布的古老工艺在这个时代正在重获新生。 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一直在坚持做好技术及服务,并且在服务中传播消费理念。 于是,我们在第11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看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蓝印花布。 走进丰同裕展厅,蓝白相间的草木染制品搭配以竹子的装饰,让人一下子从热闹的展会现场进入一个典雅舒缓的境界。“欢迎来丰同裕坐坐。”一杯清香的菊花茶,是丰同裕为每一位访客递上的诚意。 在丰同裕展厅内,陈列着一套草木染家居用品,名为《乌镇印象·枕水人家》,由草木染沙发、装饰画、台灯等组成。“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让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这套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倡导的‘传统染·慢生活’的现代生活理念。”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哀警卫说,每年丰同裕都要参展七八个专业展会,他们将此作为新产品亮相的机会,并面对面获得客户的反馈,为此后每一款产品的量产作参考。“比如通过此次参展,我们发现将蓝印花布元素与手机壳等现代生活用品结合的产品很受客户喜爱,接下来我们会加大对此类产品的研发。”他说。 此次文交会上,桐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哀警卫创作的作品《乌镇印象枕水江南》斩获金奖,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获优秀企业奖。 不断传承和发展,坚持古老技艺和现代需求相结合,让传统的蓝印花布融入现代人生活,也是丰同裕为蓝印花布递上的诚意。“时尚鉴别独特,匠心?诚意” 6月11日,浙里繁花——蓝印花布端午系列展在嘉兴市文化馆开幕。展览共展出由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创作或收藏的蓝印花布作品百余件。 展览分三个部分,首先是端午主题,展厅门口挂着一件扎染而成的蓝印花布作品,名《离骚》。这件作品中群山连绵,山水相映,仿佛一幅山水画卷。在端午期间,看着这件作品让人联想到屈原被放逐后行吟江畔的情景。继续往展厅里走,带有浓浓端午元素的蓝印花布作品让人应接不暇,有屈原、伍子胥等与端午相关的历史人物,有裹粽子的场景,还有长达八米的龙舟竞渡长卷,龙舟上的人物栩栩如生,颇具动态,赛龙舟时锣鼓喧天,热烈欢快的场面如在目前。接下来展出的是传统蓝印花布,既有丰同裕收集的一些蓝印花布藏品,也有复原传统图案的蓝印花布作品。林汉杰所著《民间蓝印花布图案》一书记载了七十八种在嘉兴、桐乡、平湖、海宁等几个印花作坊收集的纹样。这些纹样主要是动物、植物、人物及几何图形和文字等。这次展览再现了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的繁多与雅致,让人们大饱眼福。 传统蓝印花布承载着千年历史,它像江南的流水,涓涓而来。现代蓝染的创新则让这种古老的手工印花织物焕发了生命与活力。 最后一部分展出的是具有当代审美的蓝印花布作品。与传统蓝印花布相比,这些作品在工艺、纹样和产品种类上都有创新。那一件件用蓝印花布制作的沙发、手提包、灯罩、围巾……精致素雅,简约时尚。蓝印花布已经不只是江南水乡农村的一种土布,也不只是陈列在历史镜框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正慢慢走进现代人的都市生活。 一块蓝印花布就像是一幅嘉兴的山水画,你在画中看到了江南灵秀的山水,欢脱的动物,还有朴实的人。蓝印花布,也在带着现代人回归天然质朴的生活和心境。作者黄烨责编王坚 部分资料由桐乡市商务局提供,部分内容来源于嘉兴日报 为提升嘉兴“老字号”品牌形象,嘉兴发布联合嘉兴市商务局,开展嘉兴“老字号”品牌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老字号企业传统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勇于改革的创新开拓精神,让广大新媒体受众再一次认识嘉兴“老字号”品牌,从而进一步提高嘉兴“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嘉兴那么多老字号,你对哪一家记忆最深刻?你和老字号之间是不是也有美丽故事?不妨给我们留言吧。我们一起去寻找嘉兴老字号的记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cs/13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徽诗人木叶木叶诗六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