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middot美水一一三新疆喀
一、新疆喀纳斯景区喀纳斯风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地带。喀纳斯风景区面积平方公里。核心精华系冰川强烈刨蚀,冰石表物阴塞山谷,形成终表垄而成湖泊。湖面海拔米。湖形如弯月,长24.5公里,平均宽1.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大深.4米,面积6.9万亩,蓄水量40亿立方米,为我国深水湖之一。喀纳斯风景区,年以来先后荣获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荣誉,并首批入选《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景区内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主要景点有喀纳斯湖、月亮湾、观鱼台、卧龙湾、泰加林廊道等。万里驱车到北疆,十年寄梦向西方。一潭秋水蓝如玉,四面金山灿若煌。云絮悠悠天剔透,溪流瑟瑟地苍茫。蒙元猛士今安在,草笛余音绕壑梁。——胡桂林《七律·游新疆喀纳斯湖》平湖大雨正淋淋,山上云霓乱绕人。白雾若酥虹作路,游船蚁乱泊成盆。佛光阁里寻佛影,水怪湾中觅怪魂。坐爱枫林红似火,依观雪岭亮如银。——深树赏鹂莺《七律·新疆喀纳斯湖》二水清流三彩甸,七山滴翠五祥云。六莺绕树鸣秋韵,九马嘶天动客魂。四面景台八幅画,一条雪岭万堆银。千民百载粗衣饭,净土十分不染尘。——深树赏鹂莺《七律·新疆喀纳斯湖禾木村》一川白雪醉青枝,千古冰峰蓄漫施。沟壑纵横弯二月,层林尽染落湖池。骎风伴鸟吹吾尔,满目流金抱翠石。眷恋橙红惜净土,苍松黛绿爱疆姿。——静雅《七律·新疆喀纳斯湖》丽日长空炫,云霞绣彩鸾。原中花气袅,岭上雪光寒。漾漾清波水,茵茵碧草峦。何由临圣境?四季等时观。——蓝天《五律·喀纳斯》金山色重入深秋,圣水清波缓缓流。峭壁顶旁千载雪,观鱼台上万人眸。神仙湾中湖鱼怪,月亮滩头猎隼愁。旭日高悬忽暴雨,寒风阵阵客照游。——草原风云《七律·游喀纳斯湖》瀑流萦润绕晴川,缥缈天涯散紫烟。山簇暮云千野雨,草含夕雪一峰巅。移霞露壑斜阳静,绕玉河湾迥气旋。深路锁岚迷旧隐,晚风侵浪水侵舷。——樾下客《七律·喀纳斯河》蜿蜒深邃松柏翠,水怪潜藏人迹稀。吐雾翻云遮日月,吞牛食马卷残席。神仙湾里天兵怒,恐怖湖边冤鬼啼。风静波平人不语,轻舟唯恐遇偷袭。——西域老杨《七律·喀纳斯河》碧绿清凝七道湾,中哈俄蒙紧相连。水妖湖内偶出没,松鼠林间频蹦颠。龙卧河中陪月亮,鸭栖泽里伴神仙。世间净土当无愧,悦目娱心已忘还。——嶽立海涵《七律·喀纳斯湖》飘香秋色染霞里,倒影丛林织玉涛。若上琼台看鱼鸟,更思淡泊作清高。——林承强《七绝·喀纳斯》一湾碧水几多娇,隐匿深山远市嚣。波荡清幽沉岁月,岸叠秀丽醉云霄。参天古木凌空雁,映日鲜花带露桃。不染尘埃仙气罩,心无挂碍羡渔樵。——小刘娟娟《七律·喀纳斯湖之月亮湾》喀纳斯湖草木荣,云山叠翠映湖中。清风一缕花丛曵,细雨三滴旅客行。把酒池边无醉意,荡舟松影尽柔情。更新景点陪游叫,做梦还原未必同。——梁仓《七律·喀纳斯》喀纳斯集锦当秋色益加浓厚之时,为了一睹喀纳斯湖的芳容,我们一大早起身,沿着喀纳斯河谷地,在阿尔泰山脉中穿行。“喀纳斯”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神秘而美丽的湖”。喀纳斯冰川经历了3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刨蚀而成喀纳斯湖,而今,湖水主要来自海拔米高的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冰川,友谊峰是中国、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友谊峰冰川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冰川末端海拔米,友谊峰距喀纳斯湖约70公里。喀纳斯湖南北长、东西窄,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形成6道湾,湖形似一长豆荚,湖水面积不大,有45.73平方千米,但湖水深,平均水深为米,最深处是.5米,比云南的抚仙湖还深,抚仙湖平均水深为87米,最深处为.8米。不过令人心往神驰的并非喀纳斯湖之深,而是它的神秘。新疆同行的同志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喀纳斯湖的神奇之处可多了,喀纳斯湖是一个“变色湖”,一年四季或者一天之中,湖水都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或青灰色,或浅绿色,或乳白色,或墨绿色,或黄、绿、蓝交错,色彩斑斓,或冰雪封湖,一片银白色。喀纳斯是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特征的自然区域,这里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珍贵物种。喀纳斯还有一绝,碰着好时候会看到湖西山谷的云海佛光。更有神秘色彩的是喀纳斯湖中的“湖怪”,有当地图瓦人的见闻,有游客的目睹和影像资料,有专家的考察研究,但仍是众说纷纭,传言种种。 说话间,黑钙土草甸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等景观不断地交替着。陆陆续续迎面遇到的是成群结队的新疆著名的阿勒泰大尾羊,牧羊人骑着马忽前忽后地吆喝着羊群,十几头骆驼负载着牧羊人的生活辎重,悠然自若地缓慢行进着。我们进山,他们出山,他们要迁徙到山外的牧场准备越冬。 进入景区后,公路就与喀纳斯河缠绵不已,我们乘坐的中巴车时而在河的东岸,时而又跑到河的西岸。眼前徐徐舒展的分明是一幅经典的欧洲山水油画,这令人惊叹不已的生态油画随着时缓时激的喀纳斯河流延伸。喀纳斯河上的景点较多,距喀纳斯湖10公里处的卧龙湾是精品景点之一,这里河面较宽,形成一个小湖,轻风拂拂,波澜不惊。湖中有一小岛,其实是一河中州,岛上花草树木锦绣。离卧龙湾向北约1公里处是月亮湾,喀纳斯河在这里绕了个月牙湾形状,蓝色的河水似乎停止了流动,显示着静谧美。月亮湾河畔有两个相距不远的微型小岛,从上往下看,类似一双彩色的脚印,传说是嫦娥留下的光脚印,其脚印都如此之美,天蓬元帅怎能不心旌动摇? 下了区间车,我们徒步由喀纳斯河大桥下面,沿着河岸的木栈道行进,老林夹道,古木盘空,合抱粗的西伯利亚冷杉和落叶松枝杈互拥,遮天蔽日,使得林中阴暗幽湿,横七竖八的枯朽倒木上长满了苔藓和树菌。木栈道旁的喀纳斯河水仿佛再也忍受不了这冷寂清幽,从两岸原始森林的夹缝中急湍而去。木栈道的尽头是喀纳斯湖的出水口,喀纳斯湖宁静娴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清新的山风携带着湖水的洁净,湛蓝的湖水荡漾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清除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杂念。这时,游艇靠拢码头了,我们鱼贯而上。从游艇上看湖的四周,山坡都是茂密的森林,秋韵的主色调是杉和松的墨绿,间杂着桦树林的金黄、橙红,倒映湖中,把深蓝的喀纳斯湖弄得斑驳陆离,简直就是一幅欧洲山水油画。再看,又好像是云锦天章在蓝天白云间飘动,绚丽多彩。从上海来的“小阿拉”情不自禁地高声赞叹道:“美得不得了喔,美得不得了喔!” 游艇到6道湾枯木长堤前折头返回,我们乘兴在一道湾下船。沿着木栈道爬上平台,基岩平台有一个巨大的羊背石,恰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湖。俯视湖面,下面的湖水却格外清澈。背后则是夏牧场和西西伯利亚泰加林,空落落的牧场已经消退绿的颜色。这时,吸引我们眼球的是羊背石。羊背石属于古冰川遗迹,是二百多万年前的冰川运动对基岩磨蚀、刻蚀形成的浑圆状的岩丘或巨大的岩块。在羊背石的石壁上,有两处存留着古代岩画,第一处是在羊背石背面磨光的刻石槽内,大多被岁月剥蚀得模糊不清,但依稀可见动物形态;第二处是在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坎上,图案大多清晰可见,也是马、羊、狼、狗、鹿、雪鸡等动物,最大的一幅为梅花鹿图案。这些岩画透露着喀纳斯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信息。 晚饭后,淅淅沥沥的秋雨使得原定的篝火晚会取消了。我们住宿的小木屋就在图瓦人村落旁边,据说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属于蒙古族的一个支系。他们以放牧为主业,以木屋为居所,一幢幢原木垒就的木屋,其结构和造型风格颇具东欧风韵。我想再看一看喀纳斯湖黄昏时分的神态,于是穿过炊烟袅袅、奶酒飘香的图瓦村,又来到喀纳斯岸边。这时的喀纳斯湖烟雨蒙蒙,正午的斑斓色彩已然消失,茫茫一片黯淡的灰蓝,湖光山色间轻纱飘拂,朦朦胧胧。湖边的原始森林幽静得令人感到有一种古老、空灵的神秘。我期待着“湖怪”的出现,忽然,远处湖面上,一段暗红色一闪,几只水鸟哀鸣着惊飞而去,那倏忽一闪的东西就是“水怪”——哲罗鲑浮到水面上捕食水鸟?也许只是一种幻觉,我什么也没看见?夜晚,喀纳斯这块天造地设的净土显得格外寂静和幽深,我抖落了多年像尘垢附着在身的都市喧嚣,枕着风雨声、波涛声和林涛声,还有图瓦人的琴声,进入喀纳斯的梦乡。(文/粱之衍)喀纳斯散记吐鲁库拜达坂美是需要铺垫的。从布尔津出发前往喀纳斯,绵延无边的荒漠,戈壁,岩山,就一直在做着这种铺垫。及至过了四山围绕的冲乎尔镇,汽车盘旋着爬上喀纳斯的门户吐鲁库拜达坂时,铺垫终于接尽尾声,而美景也渐次显现。达坂,维语和蒙语的意译为山口和山岭。虽然海拔高达两千多米,景色却已迥然不同。山坡大起大伏,曲线优美,山坡阴面,生长着喜阴的云杉、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一拨一拨的,苍绿无比,直矗云天;而在阳面,则是绿草茵茵的夏季牧场,偶有几棵孤独的云杉拖着墨黑的影子伫立其间,沟旁水源处,散落着牧民们白蘑菇般的毡房,羊群则星星点点缀满了山坡。蓝天白云展开巨大的背景,将整个达坂映衬得清晰无比。翻过山口,车移山转,喀纳斯近在眼前,仙境般的山谷慢慢打开,清凉的气息直沁肺腑。有牧民赶着满载草料的马车路过,噢,他们在为牛羊贮藏过冬的食物了。喀纳斯河谷进入喀纳斯河谷,你就忘了你坐在车上了,你感觉一幅长长的画卷徐徐展开,而你是在画面里飞行,无数的美景扑面而来。首先吸引你的是河谷底部蜿蜒的喀纳斯河,晶莹碧绿,流泻如绸,忽儿没入林莽,忽儿闪出山嘴,一到滩头雪浪飞溅。这哪像河水,分明是一河液态的玉!两岸丛林掩映,树种除了云杉、冷杉、花楸、红松与西伯利亚落叶松外,还有醒目的小叶白桦。它叶子翠绿细碎,身子苗条银白,夹在苍黑的松树中间,一闪一闪,楚楚动人。车过喀纳斯大桥,但见一大片茂密的白桦树站在河岸上,亭亭玉立,绿发婆娑,安静地美丽着。恍惚之间,你不觉得它们是树,而是一群准备下河洗漱的纯洁少女。简直是梦中的风景。遗憾的是此处并不是旅游车的停靠点,跟团游就只能忍受这些遗憾;你只能扭动脖子送去注目礼,心想下次来一定徒步拜访她们,这些美丽动人的白桦姑娘们。月亮湾纳斯河上有三个著名景点,即神仙湾、卧龙湾和月亮湾。它们各有特色,而我尤喜欢月亮湾,其原因之一是,一下车,我就认出它是某个朋友拍摄过的画面。喀纳斯河从喀纳斯湖中泻出,流淌到此,变作两枚弯弯相扣的蓝色月牙,据说它会随着湖水的颜色变幻不定。两岸高山屹立,丛林密布,鹰在山谷里盘旋,风自不知处吹来,自然枯死的树木斜向水面。一切都沉浸在亘古的幽静之中。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如果是在九月,白桦树会举起一树树的金黄,与松树的青黛、河水的翠蓝互相辉映,那将是一幅五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油画。导游只给了十五分钟的停留时间,又值傍晚,太阳西下,月亮湾已完全笼罩在阴影里,我有些失望。但忽然之间,一缕明亮的夕照从西边射来,投在月亮湾岸边的一簇树冠上,整个月亮湾立时变得生动起来。我急忙往高光处对焦,按下了快门——咔嚓一声响,快乐便被点燃了,刹那间,似乎所有的旅途劳累都得到了补偿。喀纳斯湖乘船游喀纳斯湖,是一个从众的项目,并非我本意。以我之见,还不如沿湖岸步行来得有意思。但既然千里迢迢来此,乘船一游也说得过去。喀纳斯湖面有44平方公里,呈豆荚状,它最远的水源来自于阿尔泰山顶的积雪。或许由于湖水深达一百多米的缘故吧,它不如河水清澈,碧绿中带点乳白。游船的突突声打破了喀纳斯的千年寂静,惊飞的水鸟扑楞楞掠过倾斜的水面。在它的眼里,是不是所有景致也倾斜了呢?船头犁开波浪,点点碎玉溅到脸上,凉凉的如小虫啄。喀纳斯是蒙语,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意思。扶着船舷,想着关于喀纳斯湖怪的传说,确实颇有神秘之感。据说湖怪已经被人撞见多次,又据说那湖怪其实是哲罗鲑,一种红色的,可以长到数米长、寿命可达百岁的大鱼。碧波翻卷,湖光闪烁,清凉的湖风撩动着头发与心绪。秘密或许就沉积在湖底吧?螺旋桨有没有打扰到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生物呢?虽然还没人能证实湖怪的存在,但既然它流传至今,人们心中是有那怪的了。观鱼亭搭旅游车到达骆驼峰半山腰,然后踏着级木质台阶往峰顶的观鱼亭爬。每级台阶只十余公分高,于我来说一点不费力。更何况此处乃观赏喀纳斯湖的最佳景点,风景正如画展开,哪还有心思劳累?山脊左边是南坡草场,是六月花开满坡的地方,即使是夏末的现在,黄绿相间的草丛中也还点缀着紫色小花;右面则是深深地沉落下去的喀纳斯湖,像一只嵌在山谷底部的玉色瓷盘,原始森林为它镶着一道不规则的墨绿色的边。而湖面上的游艇,看上去像几只小蚂蚁在玉盘上蠕动。图瓦人的村落半隐半显于湖畔森林里。在喀纳斯湖的北面,在绵延的山脉与蓝天相交的地方,耸立着一座木楞屋顶似的雪白的山峰,那就是四季积雪的阿尔泰山的主峰友谊峰。在友谊峰那一边,就是令我们感情复杂的俄罗斯。蓝天,白云,雪峰,碧湖,草场,森林,这些美的要素构成了绝佳的画面。我忙不迭地以岩石、树梢或草坡为前景,从各种角度拍下了喀纳斯湖。且拍且行,不知不觉就爬到了峰顶观鱼亭。峰顶距湖面垂直落差多米,遑论观鱼,即使是巨大的湖怪,也是观赏不到的罢?不解亭名何来。且这亭子的造型太大太张狂,伸着几个怪异的犄角,在山底下的各个景点都可以看得到它,它与周边的景色很不搭。它本可以拙朴一点,低调一点,融入自然而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对大自然,我们还是缺少一点敬畏之心。木楞屋湖畔的喀纳斯村排列着粗大圆木搭建的木楞屋。去一图瓦人家做了家访,才知这木楞屋有两层顶,外层陡峭的尖顶是为防积雪的,尖顶之下还有一层平顶,夯实着盈尺的泥土,它是为了防寒保暖。墙壁圆木的缝隙则用苔藓塞紧。因此木楞屋能抵御寒冬,从容度过每年长达七个月的降雪期。客厅墙上挂着兽皮、猎枪、滑雪板,还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图瓦人是游牧民族,自认是蒙古族一个分支,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族为同族。也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士兵的后裔,多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徒而来,在此定居。图瓦人信仰佛教,所以墙上还挂有十世班禅的画像。女主人敬上马奶酒,教我们左手持杯,右手无名指蘸酒,先弹向天——一敬天;再弹向地——二敬地;最后弹向众人——三祝福各位朋友健康吉祥。男主人则吹起了图瓦人特有的苏尔——这是一种叫扎拉松草的植物的茎杆做成的吹奏乐喀纳斯散记(散文)器,只有三个孔,却能奏出五六个音,并且能吹出复杂的和声。苏尔的一端包含在主人的口腔中,它的乐音与演奏者喉部、鼻腔发出的声音混和在一起,格外有沧桑感,仿佛时光的流淌与风雪的呼啸,都藏在那小小的乐器里。主人说,冬天被大雪封在木楞屋里,男人们便没事做了,于是喝酒、唱歌、跳舞、吹苏尔,女人们则要忙家务,还要用羊毛织毡毯,一条毡毯要织上一年咧。又说,图瓦人祖祖辈辈视周围的大树为神灵,即便它枯死了也不会去砍,只有当它倒了,才会拿来使用。原来,在喀纳斯,就是做一棵树,也是有福的啊!出得门来,回望木楞屋,觉得它的形状真是耐人寻味,更觉得,它只属于喀纳斯,喀纳斯也只属于它。木楞屋永远座落于此,而我们,只是过客。(文/陶少鸿)二、苏州湾黄金湖岸苏州湾黄金湖岸旅游区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太湖新城苏州湾大道西侧太湖沿岸。苏州湾黄金湖岸旅游区占地面积亩,是环太湖滨水休闲生态旅游区。从年起,吴江太湖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和“双核驱动”创新体制,是苏州“一核四城”战略的南部板块,在中国走向新型城镇化时代,率先绿色崛起。苏州湾黄金湖岸旅游区依托于苏州湾的宏伟规划,坐拥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享有“一类空气、二类水质”的美誉。旅游区由东太湖生态园、苏州湾美食新天地、阅湖台、苏州湾广场公园、翡翠岛、东太湖国际游艇俱乐部六大项目共同组成,拥有太湖风光、生态湿地、完善的体育设施、野生动植物等旅游资源,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胜太湖湾,今我来园,湖前景独鹭飞闲。寂寂客游声迹静,怅惘归还。四望尽楼轩,无限房源,不知人几买成安。花后燕双烟水渺,无语湾间。——金煊《浪淘沙·苏州湾》仲夏苏州湾畔。厚云袅远。水亲坪草栈桥低,十里路、轻波岸。西角一蛟空展。登临入幻矗楼荷锦泳池兰,玉堤纵、凉风漫。——泰门瑞梦《洛阳春·仲夏东太湖苏州湾》疏烟淡月西山,白苹红蓼青滩,野鹜天云共远。芳菲水岸,笛吹花月江南。——王兆军《天净沙·苏州湾秋日》波光浩渺涌微澜,流向苏州碧一湾。隔岸楼和山对峙,倚窗人与鹭相看。江湖不让心源涸,天地长教眼界宽。入夜新城灯闪烁,珍珠落满水晶盘。——杨逸明《七律·题苏州湾太湖新城》太湖远眺水连天,雾锁苏城空中旋。八月秋风分外冷,半城风雨半城烟。——玉人何处教吹箫《七绝·苏州湾草记》仙洲十顷好风光,万里澄辉倒绿杨。吴帜舟沉云上界,越姬影驻水中央。客游散蚁香茵满,车泊双龙阔道妨。四季奇花交继秀,何惭罗囿一争长。——云下隐士《七律·咏苏州湾》苏州湾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美,亦在吴江。快莼鲈于齿颊,绕烟水而徜徉。跨长桥兮震泽,耀南社之奎光。地灵人杰,思奋前烈。踵事增华,规谋超越。倚中吴之深厚,面太湖之空阔。因华夏之腾飞,成东南之颖脱。于是乎堙平沟汊,朘削滩涂。徙耕让水,退渔还湖。出新城于荒浦,树广厦于平芜。既四时之胜览,兼百姓之乐居。若夫春岸百里,阳光一路。繁花争蝶,变禽鸣树。或亲子以踏车,或恋人之漫步。洒笑声如银铃,失昵语于白鹭。又若夏雨霁虹,饮湖欲空。金滩卧暑,惬意无穷。看抟沙且戏水,泯老幼于顽童。乘飞舠以犁浪,真掣电而驰风。既而秋月熨波,桂廊品茗。云外天香,水中星莹。正鱼鲜而蟹肥,连佳节与国庆。厅宝石其琳琅,醉琼浆则酩酊。至于冬雪降瑞,六霙纷纷。瑶台望远,一气浑浑。浴温泉之活活,破寒夜于沉沉。店千家为攘攘,客万众而欣欣。况乎乐之不时,别有所在。车骑环湖,国际竞赛。争捷足以先登,胜骏蹄之豪迈。引海立而山呼,忘雨淋与日晒。更待落成指日,剧院巍峨,美轮美奂,载舞载歌。炫东方之孔雀,来西洋之天鹅。弹蓝色之多瑙,唱黄土之高坡。又期绿地塔楼,青霄笔立。云笺大书,湖湾奇迹。勤主政之精心,经积年之努力。竟众志以成城,蹑群峰而向极。吁嗟乎,何谓天堂?何谓苏杭?文明和谐,民主富强。彼只在于人世,其何异乎他乡?圆好梦于中国,惟实干以兴邦!(文/钟振振)大美苏州湾当我穿过千年的时光隧道,走进太湖新城的时候,蓦然感觉,如今我在东太湖的苏州湾发现了另一个吴江,一个现代的吴江,它就是太湖新城。太湖有大美,最美苏州湾。苏州湾乃东太湖吴江区与吴中区之间的浩渺水面,放眼远望,一碧百里,浮光耀金;空中俯瞰,它像一柄美丽的叶子,又似睡美人的一只裸臂。在东太湖之美面前,我深感一切夸饰性、形容性词汇,都显得无力和多余。有歌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是的,白帆、红菱、芦苇、稻果、鱼虾……如果说这首《太湖美》赞颂的是一种农业文明的美的话,那么我认为:从远古走来的太湖在21世纪呈现给世人的,乃是一种融记着现代文明的大美,而坐落在堪比维多利亚湾的苏州湾的吴江太湖新城,更是一种荟萃了传统与时尚、古代与现代乃至后现代元素的多层次多色彩的美中之美!故身临其境,心醉其景,我只能这样说:苏州湾,美得令我瞠目;太湖新城,美得使我失语、落泪!如果说太湖是上帝因垂爱人间而流落下的一滴喜泪的话,那么东太湖无疑则是这滴眼泪中最晶莹的部分,抑或,如果说太湖是上帝精心镶嵌在三吴大地上的一块美玉的话,那么苏州湾就是吴江太湖新城脖颈上最漂亮的佩饰。然而,就像七里山塘、平江路和拙政园之于苏州那样,说起吴江,我脑海映现出的总是:“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千家城郭蚕桑地;万顷烟波鱼米乡”、“人间天堂天净天丽;江南水乡水清水灵”……这样的句子或意象。请理解一个北方文人吧,黛瓦粉墙、湖光桥影、烟雨江南乃至吴江的前尘旧影、人文往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一种憧憬、一腔无尽的想象。乐山乐水,我独乐水;江河湖海,我尤爱湖。此刻,沿行古纤道,跨上垂虹桥、流虹桥、三里桥,登步顾公庙,遥望华严塔、盛家厍,我正在东太湖苏州湾的吴江游历徜徉。过松陵,走同里,谁料不进则罢,真的走进,吴江真的令我有几分自馁几分怵头:白居易、陆龟蒙、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苏舜钦、唐寅、王世贞还有大书家米芾,都到过或写过的地方,我何敢动笔续貂!您知道吗,柳亚子、费孝通是吴江人;陈去病,一个与柳亚子一同发起并成立南社、同情戊戌变法、推重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且与孙中山交深的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也是吴江人;而众所周知,写出《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以致“莼鲈之思”成为中华成语典故的中国乡愁诗人张翰,更是吴江人;“六朝冠冕皆如梦;千古文章迥独尊”——吴江人顾野王三十卷之《玉篇》,堪可与许叔重《说文解字》并齐媲美;沈璟于“昆曲吴江派”的兴起,于“苏州派”的风行,于“吴门曲派”风范的打造,可谓“中兴之功,良不可没”……哦,吴江千年,千年吴江!吴越春秋,三国故事,范蠡泛舟,周瑜洗马,流虹风情,垂虹雅集,三高祠,三忠祠,名宦祠,乡贤祠……无不引惹着今人无限的遐思与缅想。据统计,自宋至清,吴江有进士人,举人人;有周、沈、陆、费氏等十大名门望族。如此不能不说是:人文渊薮、大家代出,且踵事增华、后出转精!时间业已把吴江积淀成了一个样板、一个经典,而诗意地栖居在这里的文人、富商和官僚,世世代代参与了它的经典化过程。然而,当我穿过千年的时光隧道,走进太湖新城的时候,蓦然感觉,如今我在东太湖的苏州湾发现了另一个吴江,一个现代的吴江,它就是太湖新城。至此,东太湖就有了两个吴江,一曰古典吴江,一曰现代吴江。如果说上述吴江是一种古代经典、旧经典的话,那么太湖新城就是吴江的现代经典、新经典。古经典之美,曾令我愕然失语,那么在这个新经典面前,我只说八个字:如此人间,何必天堂!现代吴江已归属“大苏州”版图,它正以勃勃雄心致力于打造苏州湾百里风光带,且已从“运河时代”跨入“太湖时代”!就像此时刻的我,从垂虹桥跃上苏州湾大桥,也如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一样。说起桥来,水多、桥多好像是江南古典水乡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桥,似乎是古代文人雅士们幸会唱酬、诗酒风流乃至风情演绎的场所,因而更是才子骚客们笔下的一个“意象”。比如唐杜牧的:“春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比如晏几道的《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请看,明月夜下桥,谢桥又杨花,多么美的感觉和意象呀!由此说到垂虹桥,更可谓大名鼎鼎、故事多多。苏东坡宋熙宁七年路过此桥,与张先置酒唱酬的故事,就不说了罢。而“姜夔过垂虹”见证的可是才子佳人、风情月意,令古今多少同行艳羡不已的故事啊。姜夔是江西人,寓居浙江德清,年少时孤贫,成年后屡试不第,游历四方。姜多才多艺,通音律且能自行度曲。于是,大他三十岁的大诗人范成大成了他的忘年交。宋绍熙二年冬,姜在范成大家客居一月,应请填新词《暗香》《疏影》并配制曲谱,范激赏不已,遂将家伎小红赠予姜夔。姜与小红泛舟归乡,路经垂虹桥,此时大雪纷纷,姜吟《过垂虹》:“字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多么的缠绵,多么的美好……然而,当我站在现代化的苏州湾大桥上,回忆这座小桥以及与其有关的故事时,心绪繁乱而惆怅:一点点忧伤、一点点若有所失、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既忧伤这些故事这些人,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又稍感欣慰的是,小桥终于被我脚下的这座大桥所代替,嗯,这些故事这些人毕竟已经“白发”,已经老去。现代化过程往往是以失去一些“原来的美好”为代价的,这是一个悖论,一种现代人挥之不去地超越了张翰“莼鲈之思”的“大乡愁”。然而,放眼苏州湾,身处太湖新城,我发现,这里已为文人们乃至更多的游人,提供更多更广的雅集游玩场所:翡翠岛、阅湖台、如意桥、音乐喷泉、博览中心、水街……在这里,姜夔的小舟已进化为激情四溢的游艇,现代化的音响,把小红的箫声与低唱演绎得声情并茂。而且,如今的文人唱酬集会,不再仅仅是几个封建官僚兼骚客、贵族加士大夫,而是其中有你、我、他,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某些方面讲,如果说古吴江曾经是一个贵族化的吴江的话,那么今之太湖新城则属于全民或大众。请看,平坦的环太湖自行车道绕湖而去,供全民健身享受;阅湖台、东太湖生态园则笑脸相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吴江,与桥有关的,还有一个“钟情怕到相思路”的故事,发生在流虹桥。明末清初,吴江北厍有个叫叶元礼的男人,他是康熙丙辰进士,中书舍人,写过《原诗》的大诗评家叶燮是他叔叔。叶元礼才情高,相貌尤其好,时人常以一睹其面为快。风和日丽的某天,他们叔侄结伴去苏州路经流虹桥,河边酒楼一纯情小姐目睹其面,顿时倾倒,但囿于礼教不敢倾诉衷情,常守窗边眺望期盼,日久相思成病,药石不救。临终前告诉母亲,其心已属叶生,今生无缘,愿结来世。恰好此时叶元礼再次经过流虹桥,其母拦叶告知女儿临终话语,叶肝肠寸断,急奔小姐香闺,此刻,小姐才轻轻瞑目。此事感动了诗词大家朱彝尊,遂写词《高阳台》,其中写道:“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粉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因写得凄婉动人,故追咏者甚多。词缘人写,人以词彰,帅哥叶元礼从此更是帅得令争睹者发狂——徜徉在东太湖畔的景观大堤上,我一边畅想着这个凄美的故事,一边目赏、歆羡着身边走过的那些帅男靓女,呵,多么好的年华!真的为他们感到幸福,这样的悲剧绝不会在他们身上重演,此时也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我想把这段爱情佳话讲给他们,并深信叶元礼这种“因情而帅”的魅力,能够感动每个时代的少男少女。但又一想,此属多余。我深信,他们知不知道这个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他们深深懂得,爱和爱情在任何时空里,都是人间最美的语言!就在观景大堤不远的长椅上,我眼见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妇或情人,紧紧搂抱着在那里作幸福的长吻……文友俞前兄还抓拍了这一镜头。见我们走过来,似乎有几分羞赧几分紧张。其实大可不必,你们尽管痛痛快快、淋漓尽致、昏天黑地地拥抱长吻吧!苏州湾、太湖新城是一个让身体放松让心情放假让思想休憩的地方、一个让人遭际爱恋或艳遇的地方、一个让人彻底释放爱欲的地方、一个让人乐不思蜀的地方、一个美得让人想写诗的地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默诵着范仲淹的名句,乘着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诗兴,我欣然登上东太湖阅湖台,但领略到的,却是一副迥别于岳阳楼和滕王阁的“三吴胜状”:苏州湾音乐喷泉气势磅礴,最高水喷米,水型设计16种,一秒之内,能把一两吨湖水送上天空。此喷泉高度加米高楼高度、加60米灯塔高度,一起汇合成太湖新城的审美高度。每值夜晚十分,乐音响起,华灯闪烁,众泉喷彩……那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听说太湖新城还要开通与吴中区之间的湖底隧道,打造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都市圈”……呵,苏州湾,大气象!太湖新城,大手笔!如果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湖光桥影”的吴江,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古典的农业文明的钟灵毓秀式的秀美的话,那么当今的苏州湾、太湖新城呈现给世人的,则是一种包蕴着古典元素与现代内涵的大美!在松陵巧遇在某剧团工作的两位年轻的编导,席间叙话,我曾调侃他们现代化的摄像技术,已经把游记作家逼向死角:作家写景费时费力,电视拍景瞬间完成。编导答曰,错矣!你以为我们只在意“象”吗?我们所要捕捉抓拍的,是“象”背后的底蕴。是的,他们和我们作家一样,都是在思索并寻找着苏州湾、太湖新城大美背后的那个深厚的底蕴。(文/王聚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cs/15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近代这些人的诗词,其恢弘气势一点不输给古
- 下一篇文章: 欧神社保划算,还是商业保险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