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绣球草鞋的凄美爱情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一双绣球草鞋的凄美爱情 ——追忆寄留静宁的于都籍老红军谢志坚的革命往事信仰,犹如绿洲,就算穿越生死难料的瀚海沙漠,也要在所不惜地去向往;信仰,亮若灯塔,那怕需要渡过茫茫暗海里危机四伏的暗礁冰山,也要倾心去依偎它的光芒;信仰,好似力量,在摇曳多姿却荆棘丛生的尘世里,生命因它而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动力之源;信仰,譬若方向,即使输赢难料却仍心怀光明,依然愿为之奔赴一场救赎。 信仰,是最悦耳动听的天籁,像13亿人震彻云霄的《国歌》声;信仰,是最赏心悦目的色彩,像56个民族同心礼敬的“五星红旗”;信仰,是最热烈悲壮的向往,如那令多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虽蹈死犹未悔的中国革命事业;信仰,是最明晰无疑的方向,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可以是集体震耳欲聋的呐喊,也可以是个体觉醒后的引吭高歌。信仰,可以是无法直视的万丈光炬,也可以是漫天散落的繁星点点。 一双绣球草鞋,陈列的不仅仅是红军将士对革命征程的无悔追随和忠诚信仰,也是红军将士对海誓山盟的爱情信仰和永志不忘。在那段用热血浇灌的革命岁月里,让我们追念敬佩的不仅仅是谢志坚他们义无反顾献身革命的英勇行为,更是那种信仰如磐的初心不改和信义崇德的抱志不移,震撼着我们后来者向他们礼敬膜拜。 ——题记 △资料图:绣球草鞋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摆放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它身上蕴藏着一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横跨多公里、历经半个世纪,深深打动着大西北静宁和江西于都两地人民的一颗红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馆观展时也曾为之驻足动容。 这双草鞋既不像普通草鞋那样用粗粝的稻草做成,而是用细密柔软的黄麻编织的,也不像纪念馆里其它那些破旧得只剩鞋底的草鞋,它还有鞋面,鞋尖上系着一个彩色的红心绣球,看上去非常漂亮,是所有陈展草鞋里保存最为完好且做工最为精致的。 黄麻,是一种长而柔软、有光泽的韧皮纤维作物,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在我国长江以南广泛栽培。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可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在红军长征的艰苦时期,战士们拥有一双柔软且富于韧性的黄麻草鞋,不但穿起来相对舒服些,对于荆棘丛生、遍布坎坷的革命征程来说,也要经久耐磨得多。 于都纪念馆里静静躺着的这双用红心绣球装饰过的黄麻草鞋,它的主人就是长征时期寄留到甘肃省静宁县的于都籍老红军谢志坚。这双黄麻草鞋陪着主人历经风雨沧桑后,一路从岁月深处走向新世纪,向后来者诉说着一段关于老红军战士抱定革命理想与坚守爱情信仰的感人故事。英雄自古出少年?于都河畔女儿红△资料图:老红军谢志坚年,谢志坚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燕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初,当红军队伍来到于都县岭背乡时,从小在家放牛的谢志坚对这支穷人的队伍做了了解后,就为红军当向导,送情报,带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深得红军喜欢和表扬,也深得家乡同伴们的赞赏与羡慕。相对于同龄人的懵懂茫然,谢志坚身上表现出一股异于常人的气质,他遇事不慌不忙,特别有主见,拥有超群的机智和胆略,这在其他毛头少年身上并不多见。就这样,与众不同的谢志坚深深吸引了一个名叫春秀的姑娘。女孩对谢志坚的男子汉行为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夸他能干、有本事。正值豆蔻年华,少女的这份佩服之心很快生发出热烈的爱慕之情,这份感情也得到了谢志坚的积极回应,彼此动心的无瑕相恋为那段青葱岁月增添了无限美好的画风。年10月,谢志坚正式参加了红军。最初是在红一军团三军八师的特务连,后调到师部任号兵、通讯员,并担任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曾在中央苏区征战六年,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万里长征燕分飞?草鞋相送表痴心得知谢志坚要随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春秀姑娘一时心急如焚,非嚷着也要跟上部队走不可。无论革命前程如何,她必须和心上人生死相依,并肩作战。但红军考虑到这是一次无后方的远征,规定女兵不能随行,特殊需要随行的,要经过“三人团”批准。春秀只好无奈作罢。可她还是想,一定要为谢郎做点什么心里才踏实。思来想去,觉得长途行军,最需要的应该是鞋子。于是,春秀连夜用黄麻编织了一双草鞋,拿到于都河畔,准备送给即将踏上征路的恋人谢志坚。当时的于都河畔,为防国民党飞机侦查、轰炸,白天拆了浮桥,夜晚集结过江。那晚的于都河畔,气氛格外的忧伤,天空中凝结着生离死别的愁云,河岸上的冷风悲凉地吹着……。聚集在渡口的,不只有数万主力红军,还有前来相送的父老乡亲。母送子,妻送郎,儿送父,红军与乡亲、亲人与亲人、战友与战友,没人舍得离开,没人不怀离愁。骨肉分离的痛,相见何期的苦,让现场人影沉浸在无限悲伤中。人们手里举着火把,有的为红军送馍、送鸡蛋,有的为红军送衣服、送草鞋……春秀姑娘手握草鞋伫立在于都河边,望着远远而来的红军队伍,过河后又渐渐远去,她在其中焦急而迅速地寻找着那张熟悉而又深爱的脸庞。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队伍一排又一排地从眼前掠过,就是看不见自己要找的人,失望,失望,接连不断的失望……后来,身边有人告诉春秀,听说谢志坚在反“围剿”中牺牲了。但她不信,她觉得谢志坚一定还活着,那么机敏的人是不会死的!终于在第三天,春秀看见了生龙活虎的谢志坚!她激动得上前一把拉住心上人,千言万语哽在喉间,硬生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一个劲往下掉……看到春秀如此心碎难过的样子,谢志坚内心也无限伤感,但男子汉的铮铮铁骨不容许他表现得太过儿女情长,平复好内心的情绪后,他用坚定的口气安慰春秀说:“别哭,红军会回来的,我也会回来的,你放心等待红军的好消息吧!等打败了国民党,我就回来,我们就……”听着恋人美好的愿景和承诺,春秀一边掉泪一边把草鞋递给谢志坚。谢志坚接过草鞋装进背包里,就挥手向春秀告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家国大义当前,儿女情长难顾。这告别是悲壮的、滚烫的、决绝的!留给春秀的是撕心裂肺的担心和牵挂!但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和未来,谢志坚必须义无反顾地跟着红军跟着党,向着不可知的远方和悲壮的命运进发,踏上史无前例的远征,任凭身后传来春秀满是哭腔的声音:“我等你,我会等你……”此后,在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里辗转战斗的一年多时间里,谢志坚都把春秀送他的这双草鞋牢牢带在身上,那是春秀深深的情意,是她对他美好的祈愿。那怕多时宁愿光着脚走路,谢志坚就是舍不得穿那双草鞋。多年后,谢志坚回忆说,他记得只穿了短暂的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时,当他看到当地老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的情景,不由得想起了家乡人民送红军过于都河的情景,很自然想起春秀送草鞋的情景,内心泛起阵阵涟漪,绵绵不绝地涌上心头,实在想春秀啊!于是,拿出那双草鞋穿在脚上,心里乐滋滋地过了金沙江。第二次是强渡大渡河的时候,由于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他当时心想,万一自己这次不幸……他要穿着春秀送的鞋走。再说,一路艰苦的行军,背着这双草鞋就像春秀姑娘一直在自己身边一样。他就是死也不能与春秀的草鞋分开。于是,他又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幸运的是,大渡河一战,他活了下来!活下来的他,再次将草鞋脱下来珍存!此后,爬雪山,过草地,大破腊子口,抵达哈达铺,过境榜罗镇……他都没舍得穿这双黄麻草鞋!寄留静宁十九载?情深不渝拒姻缘△资料图:救助谢志坚的张有功和丁荣华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党中央率陕甘支队挺进陕北,把陕北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2日,当长征部队行至甘肃省通渭县和静宁县交界的寺子乡、义岗镇时,谢志坚不幸染上了疟疾,无法行走。起初首长刘亚楼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但行军至静宁县四河乡、红寺乡一带后,病情加重的他连马也骑不住了。刘亚楼不得不把谢志坚留下,他指示身边人员,找一户家境好些的人家安置养伤,务必嘱咐老乡要救活他,伤病好了接他回部队。于是谢志坚就被安排寄留在静宁县四河乡谭家河富户谭恭家养伤。刚到谭恭家,因病重,谢志坚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谭恭母亲就把家里下蛋的母鸡杀了,熬了鸡汤给谢志坚一口一口灌下去。谭恭父亲从蔡家堡请来了郎中,开了几付药,说如果吃了这几副药还不见效,那就没希望了。害怕走漏风声,谭家人挨家挨户上门叮嘱:“红军大官留下话着呢,救活不了这个红军娃或叫县衙抓去,全庄人要遭殃呢!”就这样,谢志坚在谭家河乡亲的救助下,活了过来,站了起来。作为江西人,来到西北黄土高原后,这儿和出生地巨大的气候差异和生活环境差别,加上贫困交加的现状,让这位原本生龙活虎的南方小英雄病痛缠身。从年开始到年期间,谢志坚在静宁县四河乡的谭家河、包家堡子,新店乡的杏湾糜窖、甘家坡和新店子,通渭县的蔡家铺、官堡子等地辗转拉长工、做短工,吃尽人间苦头。刚到静宁时,谢志坚只穿汗衫和短裤,脚蹬一双有底无面的草鞋,手脚和双腿每年都会冻伤。新店子川里的人都把谢志坚叫“红军娃”,也有的叫“长兵”(意为“长征兵”)。他乞讨到哪里,哪里的人就帮助他。不管进了谁家的门,都会给他一碗饭吃,家境稍好点的,还会把旧衣服送给谢志坚。静宁、通渭地面上人们都心疼这个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江西小老俵。新店子川有个叫张有功的农民,也曾有过在外流落十余年的经历,看见谢志坚的痛苦样子于心不忍,就把他叫到自己家中来,嘱咐妻子丁荣华用面汤把谢志坚的腿、脚和手清洗之后,用自家调制的膏药贴在腿上、手上,用麻布裹住,才使得谢志坚渐渐恢复了健康。由于担心惹来麻烦,谢志坚在静宁养伤期间,身边的善良群众对外一致说他是逃荒者。当时静宁的伪县长徐俊岑和民团怀疑他是红军,多次进行审讯,曾有几次把他倒吊在树上,威逼他说出红军身份,但谢志坚宁死不屈,民团因找不到证据,不得不把他放了。甘坡村村民苟明柱等几位村民,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也知道谢志坚是一个“长兵”,深为他的处境担忧,都一直在想办法保护他。有一天,苟明柱、张有功等乡民悄悄找到谢志坚说:“我们都知道你是红军,我们不会说出去。不过,他们还会经常来找你麻烦,甚至会把你整死,现在,有一个办法能让你安全活下去,不知你可愿意?”谢志坚看出苟明柱、张有功等确实出于好意,就问大家有什么避祸良策。张有功说:“如果你在这里找个女人,安个家,我们地方上人和你岳父家就可以公开地保护你,民团就不会来找你的麻烦了。”谢志坚虽然看出乡民们确实出于一片好心,但他还是无法答应这份“好意”。在大家不明所以的目光里,谢志坚诚恳地将自己在家乡与春秀姑娘确定终身的事和盘托出,并拿出春秀姑娘送他的草鞋给村民看,不无伤感地说:“春秀还在老家于都等着我呢!”听明原委,乡民们对这个厚道耿爽的“红军娃”更加感到敬佩,更加坚定了要保护他的决心。就这样,心系春秀,心系红军的谢志坚谢绝了静宁乡民的好意,开始积极寻找红军的下落。寻部队屡遭失败?货郎担掩护革命△资料图:静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刘文政,副主席武德惠、王尔全签发的代表证在年间,谢志坚在新店子赶集,听见牛克俊保长说,陕北和甘肃庆阳一带有共产党和红军。从集市上回来以后,他就给一起的乡民说:“我要到陕北找红军去!”那时候,通渭和静宁的山村信息非常闭塞,老百姓除了种地养家糊口,大山外面的什么信息都不知道,也不知道陕北在什么方位,到底有多远。但谢志坚当时却记得毛主席在哈达铺时,曾在讲话中说“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路程了”。于是,谢志坚自己打了几双草鞋,背上春秀送他的草鞋和乡民送他的“滚陀子”(静宁、通渭一带用糜面烙的馍馍)后,就从新店走起,一路走出静宁县境,走过隆德县,翻越了六盘山……就在他快到平凉地界时,不幸被国民党关卡抓了壮丁,在那支队伍开拔的途中,谢志坚设计从队伍逃出,沿途乞讨着又返回到新店子,他想找到部队的愿望就这样失败了。又过了一年,谢志坚再次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但春秀送她的草鞋还放在新店子老乡家,这是他不可舍弃的东西,于是他又设计成功逃脱,回到新店时还背回了一把枪,卖给了当地的地主。从此,他用这些钱办起了一个货郎担子,做起了货郎生意,以伺机再打听红军的消息。当时国民党“西北剿总”在红军经过的县份安排了一轮又一轮清查,对外地口音的人都以“共谍”审讯处置。考虑到谢志坚当时危机重重的处境,在张有功的撮合下,谢志坚经过内心艰难地挣扎后,终于答应与苟明柱的女儿苟新堂结为夫妻,在官堡子安了家。成婚后,谢志坚的日子的确比过去安稳了许多。他经常担上货郎担,走乡串村,以货郎身份为掩护,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联络地下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迎接解放。国军垮台迎解放?联系驻军亮身份年-年,国民党全面垮台,西北第一野战军在陕西扶眉战役、宝鸡战役中击垮了胡宗南、马步芳的部队,人心动乱。在新店子川一带,有人盼共产党,有人怕共产党。有人说共产党来了穷人就翻身了,有人说红军是“铲铲党”,“铲人的钱”,“铲人的头”,到处议论纷纷,人心惶惶。见此形势,谢志坚喜忧参半。他喜的是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全面垮台。他忧的是,民间舆论对共产党解放军的无知惧怕。谢志坚决定全力以赴去大力宣扬共产党的主张,帮助人民大众了解共产党解放军的真实样子,绝不能再让反动派和不明真相的群众混淆视听了。乡民张有功的儿子张振西清晰地记得,他从平凉师范念书回来,谢志坚在新店子集上,站在一个大碾盘上,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好处,让大家不要怕,解放军就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保长牛克俊警告谢志坚“你不要在集上乱说乱喊,扰乱民心”。他对着保长情绪激昂,大声进行辩论,他说:“我本人就是红军,现在的解放军就是过去的红军。我不怕杀头,你要杀现在就把我杀了。”年8月,静宁、通渭解放后,谢志坚前所未有的开心,他找到了通渭的驻军,说明了自己的身份,驻军负责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安排他在通渭做支前和剿匪工作。年11月,谢志坚当选为通渭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负责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政权等工作。年初,考虑到妻子儿女在静宁,谢志坚申请调回静宁,年至年担任了甘肃省静宁县甘沟区新龙乡、四河区岷寺乡人民政府乡长职务①,领导开展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支援抗美援朝、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粮食征购、土地改革等工作。归来不见故人面?斯人已逝苔满园△资料图:生活在于都的谢志坚 此身入他乡,心魂逐故乡。梦里千回游,痴心几断肠。年夏,谢志坚携妻子苟新堂,带上春秀送他的草鞋回江西于都探亲,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急切地寻找春秀的下落。然而,造化弄人,谢志坚阔别归来,昔日恋人却早已香消玉殒,16年的相思终究落了空,仰天长叹再也无缘相见。原来,夫妻俩寻访得知,在红军长征后不久,春秀姑娘因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听闻往事真相的谢志坚,遥忆16年前于都河畔佳人相送的多情场景,当日那个泪眼盈盈、哭声哽咽的心爱之人早已不在了,永远不在了……没想到,那年那月那日,她与己相别,竟是一场永别!谢志坚一时悲不自胜,痛不能言。草鞋如故,斯人已逝。带上那双黄麻草鞋,在妻子苟新堂的陪伴下,谢志坚来到春秀的墓地,一阵放声痛哭、倾诉衷肠后,他重新抱起春秀做的草鞋,满脸泪水,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春秀墓地。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自己虽已结婚,带着妻子前来祭拜,但人世沧桑,在岁月诸多的不得已背后,谢志坚对春秀的情意却是海枯石烂,此情不渝的。奉高堂举家回迁?献草鞋人民共览老红军谢志坚的女儿谢婷(谢建设)在于都讲述绣球草鞋的故事年,谢志坚因为想念于都老家的年迈母亲,决心返乡侍奉高堂。于是,在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从甘肃静宁迁回于都县后,被安排在当地的副食品公司工作。年退休后,享受长征老红军的待遇。年改为离休,享受副团级待遇。年享受副师级待遇。失去了春秀,绣球草鞋成了老人一生的念想。于都长征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得知老红军谢志坚有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和这么一双不平凡的草鞋,希望他能拿出来放到纪念馆里,作为革命文物陈列起来。一开始面对纪念馆的征集,谢志坚说什么也不肯把草鞋献给纪念馆,但在工作人员的再三恳求和反复做思想工作之下,谢志坚才在鞋面上绑上一枚彩色的红心绣球后,恋恋不舍地把它交给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自此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发现,在春秀草鞋的展柜前经常有位老人静静地站着……他就是谢志坚,只要一有空,老人家就要来到纪念馆看看这双草鞋。年9月间,重病的谢志坚在儿孙搀扶下,三次来到纪念馆,三次深情“看望”这双草鞋,又万分不舍地离开……10月,这位令人敬佩的“老革命”因病去逝,享年79岁。这双草鞋已不仅仅是谢志坚个人的爱情信物,更是无数红军将士的爱情缩影。他们对革命理想的坚贞信仰和对爱情信仰的矢志不忘,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听闻者的心。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在红军战士谢志坚珍藏的那双草鞋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久久凝视,不时同身边工作人员做着交流,深情讲述当年那段历史……②据乡民张有功之子、甘肃省委党校原教育长张振西说,上世纪80年代,他和老伴专程到南昌去看望谢志坚老人。在南昌车站离别时,谢老满怀深情地紧握张振西双手,热泪盈眶地说,他想甘肃、想静宁、想通渭,他也想那些在危难年代救助、保护过他的乡亲们。如果还有条件,他还想再去看看红寺乡、新店乡、官堡村的山山水水和亲朋好友。“检票口检票了,谢老哭着拉住我的手不让走……”张振西回忆说。?在红军战士谢志坚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家国情怀,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个人他那情深义重的无瑕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崇学习。 注: ①中共静宁县组织部编《静宁县组织史资料》(---)。②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8.8)。资料来源:谢志坚子女谢共德、谢建设(谢婷)、谢建华。谢志坚妻侄苟国壁。甘肃省委党校原教育长张振西(张有功之子)。甘肃省委党校教师张玲玲(静宁新店籍)。图片提供:谢志坚家属及亲属。资料整理:李娟淑?李忠良、吕社军、赵福社。来源:静宁县委宣传部/李娟淑 编辑:李彩彩 编审:张金虎?戴腾飞 监制:李征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5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5月9日全国鸡蛋价格
- 下一篇文章: 四种花草很漂亮,耐晒又好养,现在入手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