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25/4629238.html

来源/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

作者/衣公子

在外资巨头英美烟草的刻意打压下,简氏兄弟的南洋烟草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整日愁容满面的简照南突然灵光乍现,把关系托到了警察厅长。不久,广东境内死刑犯在临刑路上都会手持英美烟草的“老刀”牌香烟,一路吸食。中国人爱看热闹,死刑处决自然是中国式围观的重头戏,英美香烟很快被扣上“断头烟”的不祥名号,口耳相传下一度滞销。

这场漂亮的营销反击战,让南洋烟草又回到了牌桌。简照南始终坚信,中国人就应该抽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香烟!

1

年,当烟草大王詹姆斯·杜克(JamesDuke)获悉卷烟机的发明,第一时间搜寻起世界地图,更确切地说,是搜寻世界地图附注中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突然杜克用他肥硕的手指猛戳“4.3亿”这个数字,冲着下属大喊,“中国!中国!这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下属们颇为不解,因为就他们所知,中国人不吸卷烟。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伊比利亚水手们就把这种原产于中美洲的神奇作物,带往全世界各个港口。天朝上国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是用烟袋吸食的旱烟。雍正年间,烟草已是很多权势官员的心爱之物,奏折中多有称颂烟草乃经济作物,既创造财富,又有利财政。然而,尽管中国官员言之凿凿“九宇遍氤氲”,雍正却不为所动,颁布多条圣旨,督促种植烟草的农民“竟行拔去”。

皇帝的意志没有遏制烟草的流行,乾隆年间访华的马嘎尔尼使团,留下多人记载:中国遍地烟草,甚至拿着烟管的年轻女孩也并不罕见。

不管别人怎么说,杜克就是对中国人有信心,他立志要引领中国完成一场巨大又神圣的消费升级。

英美烟草由英美资本家共同出资万英镑设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堪称烟草王国。年,英美烟草在上海陆家嘴设立工厂,开始了杜克期盼中的远东征服。它在上海、汉口建立的大型烟厂,发展迅速,其雇工数量在年已经达到1.3万人,成为西方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工业企业。此外,英美烟草在华北平原种植了数万英亩的美种烟叶,有30万户共约万农民以此为业。更令人吃惊的是它遍布全国的细如血管般的销售体系。有记者在河北开封记载“整个城市布满了成千上万张耀眼的广告牌”;另一个记者则在西安看到,“城门上、城墙上、大街小巷的每一堵空墙或空牌上,衙门前柱子的砖头底座上,处处都贴满了英美烟草的巨幅广告宣传画”。由于英美烟草公司轰炸式的广告,广袤的中国乡村之中,很多人不知道“孙中山”是何许人,却很少人不知道“大英”牌香烟。

年,中国消费卷烟50亿支,其中英美烟公司包办了其中的40亿支。不出杜克所料,英美烟草一来中国就收获巨大成功。纵观整个民国时代,它的市场占有率从来没有低于55%。

英美烟草公司原名BritishAmericanTobaccoCompany,江湖上简称BAT。没错,自古以来外资巨头都叫这个名字。

和鸦片一样,外资烟企的扩张利润惊人,白银外流严重。有志之士奔走相告,呼吁自行设厂制造卷烟。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提倡“实业新政”,以官商合办的形式,招股开办北洋烟草公司。第一家股份制民族卷烟企业拔地而起。《章程》中深情款款地写道:“自纸烟盛行,中国之利源外溢者岁不下数万金,若不筹抵制,销烟日广,隐患日深”。

可惜,一来外国资本强大,二来官僚资本向来腐败无能,仅仅三年后北洋烟草就走向解体,再一年后宣布破产。英美烟草举重若轻,索性再接再厉,把“中国商父”盛宣怀创立的三星烟厂也兼并了。

唯独旅日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创办的南洋烟草公司脱颖而出,欣欣向荣。

英美烟草已经一个接一个踩灭了中国的竞争对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BAT先后向香港巡理府施压,控告南洋的“白鹤”、“双喜”商标仿冒英美的“玫瑰”和“三炮台”。那个年代洋人一不高兴,中国人往往只能乖乖妥协。被判决失去两大畅销品牌商标的南洋从此一蹶不振,于年宣告破产。

就在英美烟草觉得大局已定,可以安然享受庆功party的时候。简照南的叔父简铭石出手相助,9万港币买下破产的南洋烟草。简照南再四处筹借4万,以区区13万元,重新开业,易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BAT遇到了一个固执的对手。

洋人傲慢地笑了笑,行,那就接着打吧。英美烟草暗度陈仓,大批买进南洋兄弟明星产品“白金龙”、“黄金龙”将浸水的湿稻草覆盖其上,待到香烟发霉,唆使小贩或廉价兜售或向南洋索赔,此计大大挫伤南洋兄弟市场形象。同时英美烟草利用自己多年积累下的强势地位威胁经销商,绝不允许贩卖对手的卷烟。

再次被逼到绝境的南洋兄弟,放手一搏,总体而言战略有二。一来“玩命地降价”,二来猛打爱国牌。“中国人请吸中国烟!”南洋兄弟出现在哪里,这个口号就喊到哪里。无论是广告还是参与的慈善救灾、社会活动,只要有机会,南洋兄弟都会宣读告同胞书,抵制外资,提倡国货,结尾最是骇人——“好用舶来,不知死所”——翻译过来就是,喜欢用进口货的国人,死无葬身之地。

真是“不转不是中国人”啊!

当然,简氏兄弟最得意的还是自己的这个创意。从大本营广东开始,每逢有人举办葬礼南洋兄弟便赞助英美烟,尤其是请抬棺材的人叼着英美烟出殡;再通过警察署的关系,让死刑犯在赴刑途中猛抽英美烟。在向来迷信的广东把英美烟草添上“不吉祥”的标签。英美烟草一度滞销。

谁让烟草的利润那么丰厚呢!BAT和南洋兄弟为争夺国人双指双唇间的位置而展开的你争我夺,连当今最顶级的广告公司都望尘莫及。

彼时电影刚刚兴起,城市人趋之若鹜。可是电影产业初兴,造价高,供应少。英美烟草灵感乍现,自己掏钱拍电影。电影中,无论是英勇帅气的男主角,还是性感迷人的女主角都自然而频繁地把玩着英美烟草吞云吐雾。在电影放映时,影院里巡游的卖烟小弟生意好到爆炸。BAT在消费者需求培养、销售渠道、市场推广、品牌形象建设上一石多鸟,赚得盆满钵满。不但拍电影,甚至投资建影院,在东方古国一手托起“内容”和“平台”两座高峰。

眼红的南洋兄弟立刻投入模仿,可惜砸钱拍出来的电影不好看,没市场。也可怜这家多灾多难的民族企业,实在没有遇到好时候。20世纪初的中国观众不像年后的我们,未经历经年累月脑残剧和戏子家事的洗礼,保留了正常的审美,不是瞎编个故事凑几个流量明显再花钱刷评分就能收割的。

不过南洋兄弟不气馁,一计不成又出一计。民国传奇人物潘达微主持下的广告部盛邀民国美术大家,以《三国志》、《红楼梦》等传统故事为素材,创作小烟画。消费者每集齐一套指定内容的烟盒可以换取自行车、热水壶等精美礼品。

仔细算来,无论是遍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