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的治疗 http://m.39.net/pf/a_11047730.html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容易睡眠品质失衡,许多人担心吃安眠药会成瘾,想补充褪黑激素来助眠。但褪黑素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尽量不要长期服用,想要补充褪黑激素可以从3大方向着手。

褪黑激素是什么?

褪黑激素(英文melatonin)是一种荷尔蒙,主要由大脑松果体分泌,脊椎、肠道等地方也会分泌,在“睡眠—清醒”週期的控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褪黑激素主要用于调节人体生理时钟,一般都会在晚上分泌以帮助睡眠,白天时分泌减少,正常人的褪黑激素量约在半夜达到高峰,因此又称为“睡眠激素”、“黑暗激素”。但切不可望文生义,它对减少体内黑色素和美白肌肤没有任何效用。

褪黑激素的产生会随著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褪黑激素受体分散在全身各处,又似乎是多用途的生理信号,参与许多生理过程的控制,从而影响睡眠、生殖、免疫反应、能量平衡和行为等反应。

褪黑激素功效有哪些?

褪黑激素除了有帮助睡眠的主要功效外,还有以下几点:

改善睡眠障碍:有助降低入睡前等待时间,并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整体睡眠品质。褪黑激素比起安眠药,相对安全,有较少的副作用、依赖性。不过,以治疗角度来看,褪黑激素并不能取代安眠药。

调整时差:可以有效缩短时差引起的睡眠障碍及生物时钟混乱。

纾解压力:褪黑激素短缺时,会导致某些情绪上的抑郁与失调。

强化免疫:褪黑激素可促发T淋巴细胞,使免疫力增强。

延缓老化:睡眠品质提升,身体器官有更多时间恢复修补,更不容易老化。

抗癌:褪黑激素具有中和致癌物质,并阻断其破坏力的作用。

改善心血管疾病。

改善神经系统疾病。

缓解外科手术相关的焦虑,改善术后疼痛和减少鸦片类药物使用。

抗发炎作用:有研究发现,罹患异位性皮肤炎的儿童,服用褪黑激素后,不仅症状改善,也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安全性高,没有依赖性或成瘾性。

亦有部分研究指出,褪黑激素可能有益于某些疾病,例如:牙周病、糖尿病、阿兹海默症、胃肠道疾病、儿童自闭症、精神障碍、偏头痛、骨质疏松、肌纤维疼痛、老年性生活障碍等。

褪黑激素可能的副作用?

服用褪黑激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

头痛、头晕、短期忧郁、白天嗜睡、胃部不适、烦躁不安、关节疼痛

褪黑激素剂量多少?怎么吃?

虽然褪黑素可自行购买,但建议使用前仍须由医师评估。

如果想服用褪黑激素,最好从低剂量开始。在正常剂量下,褪黑激素非常安全。所谓“正常剂量”通常是指介于0.5~5毫克。

一项研究指出,可以先在睡觉前30分钟服用0.5mg/毫克(mcg)或1mg。如果这剂量不能帮助入睡,再试著增加到3~5毫克,目标是要找到让你入睡的最低剂量。

但服用褪黑激素应该有所限制,这不是因为有证据证实它的危险性,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高剂量服用的长期安全性,因为缺乏完整研究,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褪黑激素和安眠药可以一起吃吗?

褪黑激素勿与安眠药合并使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过度嗜睡。若考虑补充褪黑激素,最好先就医确认相关荷尔蒙水平,确认睡眠问题之肇因。

其它应避免与退黑激素合并使用的药物,则包括了:

抗凝血剂、免疫抑制剂、非类固醇消炎药、避孕药、抗抑郁药、降血压药

谁不适合吃退黑激素?

以下族群则不适合食用褪黑激素:

孕妇、哺乳妈妈、备孕女性,因褪黑激素会抑制排卵、服用避孕药者不宜,会使副作用增加

自体免疫疾病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

抑郁症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

使用特定药物者:稀释血液的药物(抗凝剂)、抑制免疫系统药物(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相关药物等

3大方向补充褪黑激素

1.补充色胺酸

褪黑激素的最上游源头,是名为色胺酸的胺基酸,但人体无法自行合成色胺酸,需从食物中摄取。

高蛋白食物会含有较多的色胺酸成分,常见的天然色胺酸食物如下:鸡胸肉、猪里脊、鲑鱼、毛豆、南瓜子、牛小排、燕麦片、鸡蛋、传统豆腐、全脂鲜奶。

2.补充维生素B6

褪黑激素需要维生素B6合成,因此也要补充维生素B6食物,例如鸡胸肉、猪里脊、鲑鱼、鲔鱼、香蕉、甜椒、葵瓜子、木瓜、花椰菜等,也可口服维他命B6。

3.从生活中增加褪黑激素分泌

晒太阳:白天充分日晒30分钟。当晒完太阳14~16小时后,大脑的松果体就开始分泌褪黑激素。若晚上11时睡觉,最好早上7~9时去晒太阳。

关灯睡觉:让褪黑激素正常分泌。

提早就寝:夜间活动宜尽量避免,因为褪黑激素在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

睡前不要用3C:滑手机、看电视、使用电脑等,这些蓝光、电磁波也会影响褪黑激素分泌。

避免吸烟酗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