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http://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第一天:成都→雅安→二郎山→磨西古镇(绕行海螺沟景区)

川藏线,说起来,似乎是每一个爱好旅游或追求自由的人无比神往的线路。西藏,似乎就是旅游的终极目的地,她圣洁美丽,仿若人类梦想里的天堂。

前段时间与朋友聊起这个事情,一拍即合,立即蠢蠢欲动,马上着手做攻略,开始准备。当然最难的还是时间,作为一名资深打工仔,年休假也不过八天,一般还很难一口气休掉。这次多亏了大度的老板准假,团队兄弟姐妹们给力,以及家人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开启这一段似乎以前只敢在梦里想的旅途。

9月5日下午,同行的四人在深圳宝安机场如期汇合,难掩激动心情,飞机却不给力,23点到成都的飞机,却在23点多才起飞,到了成都双流机场,已是凌晨两点。

早上七点半,带着惺忪睡眼,等来了提前预约的爱客纯玩的张师傅,他和蔼可亲,不失幽默,又经验丰富,让人瞬间倍感贴心,愉快的旅途启程了。

一路欢声笑语,忘却了睡眠不足的疲倦,以及环城高速堵车的苦恼,感觉成都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一路经过的沱江、大渡河,流速都很快,高山流下来的水,动能比较足,沿着河床一路冲刷,历经几千年,泥沙都走了,只剩下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排在河床,翻起一个个巨浪,很想脱掉鞋,光着脚踩在光滑的石头上,静静的听听这流水声。

中午时分,下高速抵达雅安,开启了国道之旅。沿途都是当地特产的红心猕猴桃,路边摊品尝了下,确实甘甜可口,考虑后面的旅程,可能水果会比较少,果断买了一箱上车,以备沿途补充丰富的VC。

进入川西国道,即意味着从四川盆地往盆壁开始攀爬,山势越来越陡峭,道路开始变得狭窄崎岖,不时有陡峭的山体,上面各式各样的护坡或者防护装置,警示牌提醒事故高发路段,沿途来往车辆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缓慢,这时骑着自行车的那些勇士,纷纷从车窗外呼啸而过,留给我们潇洒的背影。

一千多年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正吟诵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我们却是如此的幸运,不仅有路,还可以开着车在国道上撒野。翻过二郎山,看见纪念十八军用血肉铸就国道的“铸魂”纪念碑,仿佛那个修路的场景就在眼前,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挥刀执斧,锄?翻飞,肩挑手扛,不时有战士坠落悬崖,劳累晕倒……

而如今,沿着国道边上,崇山峻岭之间,修起了川藏高速公路,一路的工程几乎就是搭桥与钻隧道,悬崖峭壁上立满了电力电缆高架与通讯信号塔,无法想象这些事情都是如何做到的,人类的聪明才智潜力无法估量,而这些勇敢的人们正是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与天地斗,只要敢想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似乎都秉承了毛主席的这种豪情壮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是幸福的!

翻过二郎山,连绵青山相连,山谷村落人家星罗棋布,好恬淡的画面。阳光灿烂,仿佛此刻极目远眺的心情。

过了二郎山,开始进入甘孜州,藏民越来越多。

下山开始道路通畅,沿途撒欢,沿着大渡河,驶过大渡河大桥,几个大字是江泽民主席题写的。教科书上学习毛主席“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还是小朋友,多少年后轻松度过大渡河,难免唏嘘。想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渡河是如何艰险,如今任你大渡河水流湍急,浪大石多,却早已天堑变通途。

天黑之前,安全抵达海螺沟景区附近贡嘎村住下,找了一家干净整洁的民宿住下,老板娘真诚淳朴,住宿环境真心不错。

一路上吃了两顿川菜,基本是农家菜,沿途到处是餐馆及民宿,收费合理,厨师基本是房屋女主人,丰盛的川菜应该是这条线上前几日的盛宴。中午农家菜的厨娘,还特意给我们拿了一些新鲜的山核桃,口味相当不错,她们脸上始终挂着善意的微笑,热情好客,感谢善良的人们!

期待第二天的海螺沟冰川之行!

第二天:海螺沟→康定(泸定桥)→新都桥

山村里空气无比清新,氧负离子高,夜晚无比宁静,充足的睡眠,让我们早起又充满了活力。

搭着景区的大巴,迎着朝阳,心已经驶向那个曾幻想多次光芒万丈的冰川,不知道自己亲眼看的感觉是何等的震撼。沿途车窗外漫山遍野的不知名黄花,像极了大号的菊花或者小号的葵花,在阳光下,一片金黄。

海螺沟是亚洲最东低海拔现代冰川发现地,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来到谷底,寒气袭人。茂密的原始森林把我们包围在中央,参天古树整齐的排列着,有些已经只剩干枯的树干高耸入云,有些还在茂密的生长。这里有垃圾银行,有星级厕所,山沟里的景点,却有高大上的服务。

乘着缆车缓慢上升,海拔不断升高,一条巨大的沟谷横亘在眼前,从谷底绵延至云端,下面是白色的泥沙,渐渐往上是雪白的冰川,白茫茫的云雾弥漫遮挡了几千米的冰川。从高空俯视绿森森的原始森林,一片苍翠,在阳光下的树梢格外挺拔。

十几分钟,我们就抵达了海拔多米的四号营地。我们人品爆棚,天公作美,强烈的光线穿透了云雾,露出了冰山一角,晶莹剔透的冰雪,在阳光照耀下,犹如钻石般闪耀,但是那层神秘面纱,只是轻轻的掀开了一角,仿佛白居易笔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神秘却又让人为之动容。

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们非常的幸运,因为这段时间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太阳,冰川总是被云雾包围,很多游客来了一趟,却未能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没过多久,云雾又开始沿着山脉漂移,冰山一角仿佛成了海市蜃楼,就像一座缥缈云雾里的仙山。没多久,云雾就完全遮住了冰川,我们未能见到大面积的雪崩,却隐约听到云雾中有崩裂的声音,应该是有小规模的雪崩。

沿着四号营地继续往更高海拔走,山上到处是红石块,大大小小的石块,在藏民虔诚的信仰下,叠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也称神堆,藏语叫“朵帮”,意为垒起的石块。“朵帮”有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只要有石头的地方,不管高山、河边、湖边、村头、路口,随处可见,很多神堆前还放着牛头,我在神堆前矗立良久,仿佛看到千千万万的信徒用额头碰着石块,虔诚的祈愿。

进入藏区,藏传佛教的色彩愈加浓重,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垣,让藏民文化落地生根,在神圣的时空里流传。

回到谷底三号营地,走向密林深处,我们是未见其真面目,先闻其声,咆哮般的水声,似乎在尽力释放冰川曾经的束缚,当冰河从密林流出,毫无保留的展现在眼前时,寒气袭人,河床里漂浮堆积的大量冰块,闪耀着光芒,让所有人为之尖叫,不知道漂流了多久,从多大漂流下来才变成现在的大小,这个冰川河又流过了多少个年头?仿佛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而我总是很想知道,沧海桑田是怎么变化的。

回到贡嘎村时,已是下午三点,赶到泸定县城,特意体验了一下泸定桥。还是当年的模样,十三根铁索,铺着木板,桥下波浪滔天,暗流汹涌,漩涡密布,摇摇晃晃的过了桥,难怪当年红军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时,气势上就能把对面火力凶猛的敌人镇住,因为这是真勇士,真英雄也。

桥头立着记载建桥历史的纪念碑,从诸葛亮到后面的王朝的历史变迁均有记载,碑是清康熙年间的制作,而桥头的泸定桥三个大字,更是康熙的御笔。时间匆匆,来不及仔细探寻其中的历史典故,便踏上了前往新都桥的旅程,实属遗憾,对于喜欢历史并有刨根精神的我,势必还会再来深度挖掘。

当我们的普拉多开始爬上折多山时,路面都被来往大货车给制动降温的喷水浇湿了,因为山路车辆也开始行驶缓慢,并且排起了长龙。在几个观景台,我们又看到了雪白的冰川,还意外的看到了雪山上挂起了一道彩虹,感觉沿途都是美景。当然,还有更多的未知的美景,在前面等着我们。

快到山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山上却弥漫起了白茫茫的雾气,能见度极低,驾驶的难度极大,风险系数也很高,还好开车的师傅经验丰富,有惊无险的把我们安全的送到了山顶,当然也穿出了迷雾。回望山下曲折的上坡路,一排排车灯点起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金龙,壮观极了。四千多米海拔的高度,我们还能看到成群的牦牛,偶见牧民在寒风中归拢着牲畜。如果换成我在这种荒山野岭,我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恶劣环境下的黑夜,不知道是否还会有野狼出没。

晚上九点左右,终于抵达了新都桥住宿的地点,第一次住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

翻过折多山,意味着我们就翻过了藏汉分界线,彻底的进入了藏区。

期待明天新都桥这个摄影家天堂,能够给我们惊喜。

第三天: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香格里拉镇

新都桥海拔多米,昨晚第一次住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大家休息都不是太好,多少有一点气喘,晚上躺下去心跳也加速,还好没有很大的反应。

虽然睡眠不好,但是并没有影响大家出游的心情,大家还是按时出发了。雨后早晨的新都桥,沉浸在清新的空气中,沿途的山坡上,白茫茫的雾气正在升腾,温度不到十度,还是感觉挺清冷的。刚抵达“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宣传标语旁拍照上,一缕阳光穿透了白雾,瞬间照亮了大地,照在人的身上感觉也是暖洋洋的。对面青山上藏语经文“唵嘛呢叭咪吽”,在阳光下,犹如天赐,洁白闪耀。“唵嘛呢叭咪吽”即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咒语,三昧正定正受,是藏传佛教徒修行追求的至高境界。

沿着国道行驶,道旁是高山流下来的小河,河沟满是河水冲刷圆滑的石头,河水哗啦啦轻快的流着。道路蜿蜒曲折,两旁的高山上,碧绿的植被苍翠欲滴。不同朝向的山体,植被差别非常大,凸出的地方多为草甸及矮小灌木,而凹陷的山谷里,多为云杉树及一些高大灌木丛,郁郁葱葱。

海拔逐渐升高,汽车盘旋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爬完十八弯以后,我们已经基本抵达海拔米以上的高度,沿途观景台的视野好极了,来时的剪子弯山的弯道,犹如群山里盘旋的白龙横卧在山间。远近各处的山都尽收眼底,阳光逐渐升高,山都分为了阴阳两面,而蓝天上的朵朵白云,更是调皮的移动着,在光亮的山顶时不时投下一大片阴影。

沿途很多同行的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在观景台,所有陌生的朋友都像是熟人一样交流着沿途的心情,一辆贵州来的自行车,更是被我们一大群人争抢着高举头顶拍照。有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差一个微笑。在这条特殊的旅途上,大家似乎都是心照不宣的朋友。

接着往前,我们的公路基本上是在海拔米以上的山顶,而沿途山上的植被,已经逐渐转变成了青翠的草甸,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康巴大草原。草原上到处是牦牛群,山脊上还能看到各种颜色的帐篷,大概就是牧民朋友的家了吧。高原的草原虽有高山起伏,但是草原却仍然是连绵不绝的,尽头处直至蓝天白云,仿佛眼睛所能到达的地方就是天与地连接的地方,第一次感觉天空是如此的接近,仿佛伸手就能摸到。

沿途的山峦上,到处都有藏语的“唵嘛呢叭咪吽”,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以至于各个难以想象的山顶,都被虔诚的信徒描画上了这六字大明咒。

翻过海拔米的卡子拉山,再没多远,我们就驶出了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康巴大草原,进入了世界高原小城——理塘。在理塘吃过午餐后,稍作休整,我们接着赶路。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稻城亚丁,于是驶入了国道。

沿途还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没有比这更洁净的世界了,一路上我们不知道拍了多少照片。其实,只要随意去拍,哪里都是美景,美不胜收。再经过二郎寺时,我们直接把车开上了草原,在一大片彩色的经幡前停下来留影,和旁边吃草的大牦牛亲密接触,还有一群藏香猪也在草原上觅食,一种从未有过的和谐的感觉。

国道旁边总是有流水相伴,在一片开阔的平原处,国道笔直,沿途是盛开的红粉格桑花,远一点有沙漠化的山体,沙化的金黄色与旁边的绿色草地形成鲜明对比,层次分明。平原上,一群游客正在马场欢快的骑着骏马驰骋……

很快我们进入了海子山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一片古冰川的遗址,沿途山上,河床里,道路旁,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仿佛进入了一片石头的王国,阳光强烈而刺眼,我们感觉在一条孤独的公路上,无处可躲。人生第一次被如此强烈的环境所震撼,我的脑海里浮现着几亿年前那些冰川融化的场景:云端一阵阵雪崩塌下来,冲起巨大的白雾,冰块逐渐融化,形成河流,河流咆哮着、撕咬着、冲刷着冰川底部的地面,泥土卷入河流,浑浊的洪水肆虐而去,只留下一堆堆光秃秃的石块,嶙峋突兀的矗立在原地,历经风霜洗礼,渐渐风化开裂,或者被打磨光滑。

岁月啊,它轻柔的抚摸着大地,不经意间,就让世界沧海变桑田,换了容颜。

这些石头山都处在海拔米以上,奇怪的是山顶到处是流水,仿佛突然一条河流就从石头缝里流出,时而是暗河,时而是地表的流水,给这个高原的石头山上,注满了大大小小的海子(湖泊),海子星罗棋布,在蓝天白云霞,泛着幽幽的蓝光,时而波光粼粼,折射着太阳的光辉。

渐渐远离了海子山,我们就进入了稻城境内。沿途河水边上,碧绿的青杨树迎风招展,而高山脚下的平原里,一片片金黄的青稞已经成熟,道路两旁的格桑花,摇曳多姿。这里是洁净透明的世界,在田野里,道路旁,花丛中,矗立着一座座宛若城堡的小屋,灰色的石头砌成,色调一致,这一切仿佛童话故事里的场景,但它竟生生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红草地驻足,在白塔旁格桑花海里漫步,从牛群里穿梭而过,我们经过了稻城县城,依然是童话世界里的城堡,我真希望这个时候是深秋时节,这样整个城堡外围的青杨树,此时应该就会是一片金黄的世界吧。

川西的19点多,天还没有黑。就在黄昏的时候,我们历经多公里,终于抵达了香格里拉镇,镇虽小,但是这里却有一种沿途过来未曾感受到的热闹,街上人多车多,商店KTV旅馆林立,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透过这繁荣的背后,我想大概此次的亚丁之行,应该会不虚此行。

一整天的海拔米以上的旅途,我的状态非常好,似乎海拔对我而言,没有区别,我没有任何的高反,而同行的朋友中有一位却难受得沿途无法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不无遗憾。

第四天:香格里拉镇→稻城亚丁景区

为了看一眼这传说中的蓝色星球下的最后一片净土,我们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偏离国道路线,前后预算了两天时间,来到了稻城亚丁。

现在还不算是旺季,但是来稻城亚丁旅游的人真的很多,从香格里拉这个小镇的繁荣就可以看出端倪。大清早我们就搭上通往景区的大巴出发了。

因为时差原因,这边天亮晚一些,晨雾中的稻城亚丁四个金黄大字格外显眼。票价还挺高,让人对于这个景区的期望值也高了不少。景区大巴又拉着我们开始翻山越岭,前往亚丁村景区。

一路的剪子弯,与进入藏区以来翻山的道路都差不多。沿路两旁,开满了白色、粉色、红色等颜色的格桑花,在阳光下随风摇摆,似乎在向游客们招手表示欢迎。弯道旁护栏上的反光立柱,竟是转经筒的模样,在晨风中缓慢转动,路旁随处可见白塔和大大小小的玛尼堆,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扬,这些已经是藏区独一无二的标志了。

旅游车翻上山顶,亚丁景区的雪山已经近在眼前,不过由于雾气较大,雪山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俯瞰山下的亚丁村,犹如童话世界里的村庄一般静谧,灰色石头砌的房子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村庄里,都是统一的风格,村庄的田野里,成熟的青稞一片金黄,在苍翠的群山怀抱里,格外亮丽、显眼。

来到游客中心,因景区海拔高,且距离较远,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我们选择了电瓶车来到三座神山所在的山脚,山脚一片开阔的草地,贡嘎河沿中间蜿蜒流出,草地两边有木桥长廊相连,从木桥走过,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舒畅极了。抬头仰望,环顾四周,“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的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把我们包围在中间,雪峰顶都还隐藏在白色的雾霭中,阳光正努力在穿透云层。

早晨的气温非常低,我们准备不够充分,穿得比较少,冷得发抖。只好迈开步子徒步发热来御寒。山脚下有很多骡马供客人骑行,这样爬山就不会那么累。不过我们当然选择的是徒步,旅游嘛,本来就是来放松与锻炼的,何必那么赶呢!

沿着森林里的小道前进,徒步的行人与骑骡马的游客夹杂在一条道上前进,沿途都有马粪,面色暗红的藏族小伙或者妇女拉着各种毛色的骡马,送乘客上山。这些可爱的藏族人,沿途唱着各种藏族民歌,信手拈来,看见游客脸上堆满了善意的笑容,还时不时和大家开开玩笑,逗逗乐,我最喜欢看藏族小伙那迷人的眼神。

突然,一大群调皮的岩羊跑了出来,满山遍野,有些在吃草,有些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游客惊呼,纷纷拍照,不过它们似乎并不是很害怕人类。也许只有这个深山的景区,还有如此和谐的关系,令人欣慰。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部分游客都开始喘气,行动缓慢,很多人中途停下来吸氧休息。不过海拔对我而言似乎没什么,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见到从上面下来的游客,已经累得没有信心的游客总是问他们还有多远,还要多久,往往听说还要两三个小时。我反正抱着来了就没有半途而废的心理,坚定的往上行进。

走到半路,偶遇了两个年轻的喇嘛,他们慈眉善目,面带笑意,步伐轻盈,一看这架势就与一般游客不同。我一路和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已经是修满了三年三个月零三天后出关的喇嘛,这样才有机会出来游历。快接近神山时,他们开始磕长头,这还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磕长头,他们虔诚而又严肃的样子,神圣不容侵犯。

快到牛奶湖时,其中一个喇嘛和我说,你和一般游客不一样啊,你到高原爬山居然这么快!是的,后来我甚至超越了他们。

牛奶湖和五色海,海拔都在米以上,都是神山上冰雪融化的水形成的海子,在碧蓝的天空下,犹如一面湛蓝的宝镜,镶嵌在神山中间。

接近中午时分,太阳冲破了云雾,没多久驱走了一些萦绕雪峰的雾霭,央迈勇的雪峰清晰的矗立在我们眼前,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一座雪峰,感觉格外的清晰明亮。我们的运气还是相当不错的。

今天整个景区里徒步的距离,大概在12公里左右,下午下山后,觉得双腿灌铅般沉重,大家都缓慢的移动着步子,漫山遍野的经幡,在夕阳照耀下,五彩缤纷,那群调皮的岩羊,又跑下来在河边喝水,而草地上,一大群完成了运送旅客任务的骡马,被主人解掉了缰绳与马鞍,悠闲的吃着草,仿佛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般,祥和宁静。

蓝色星球下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不虚此行。

第五天:香格里拉镇→稻城→理塘→巴塘

清晨离开美丽的稻城县,沿国道返回世界高城理塘。高原的过道上车辆很少,一路畅通。沿途的很多高山顶上都披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想必昨天晚上这里飘过了一场大雪,这就是高原气候,听说六月飞雪也很常见。穿了三件衣服刚刚好,气温不高。

返回理塘县城吃完午饭,回归国道直奔巴塘县。沿途自驾汽车的、摩托车骑行、自行车骑行、步行的游客明显增加,在各个景点驻足游览留影。

不管是哪种方式去西藏,都不容易,但是走出来去实现这个梦想,带上一颗向往自由的心,暂时的远离平常的生活,也必将是毕生难忘的体验。

很快我们就抵达了毛垭大草原,这个季节没有想象中的遍地鲜花,但是见过了毛垭大草原的辽阔,才真正领略了草原的辽阔。此时的草原,各种野草绿中偏黄,即将进入秋天的色调,白色的帐篷零星分散在各处,弯弯曲曲的小河犹如银蛇舞动,正是这些小河水,供应着赖以生存的牧民和牲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敕勒川》是我对于草原上牛羊的初印象。今天在毛垭大草原,我才真正见识了这个场面的震撼。漫山遍野的牦牛、马群,黑色的、白色、灰色的各种颜色的牲口,安静的在草原上吃草,时不时听到一声哞叫,一派祥和。

离开草原时,遇到了兵团军车的大部队,清一色的军车,排成一条长龙,极其雄伟壮观。要是没有这些部队,哪有今天我们进藏的路,哪有今天的安定。

抵达海子山时,天空飘起了雪,我们算是很幸运了,不过雪不大,掉到地面就融化了,再没开多远,雪没了,阳光灿烂,似乎又回到了夏天。

抵达巴塘县时尚早,我们几个商量去县城藏民民居到处看看,胡乱穿着胡同进去,只见清一色的土筑房子,房屋前后围墙围起了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苹果树、石榴树、葡萄树、花椒树等等各种花草树木,树上已经挂满了果实。

我正对着一户院墙外的大花朵拍照,热情的藏族小伙洛桑走了出来,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喝茶。他家里很大,大门是有龙凤等图案的铁门,而厅堂门口就是家家户户都一样的木头构造的,外形就像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造型,及其庄严肃穆。走进房子里,都是木地板,而墙壁上都是各种镂空木头的雕塑橱柜等,上面很多镶金图案,而不管沙发还是墙壁,到处都是浓浓的藏家风格装修。

洛桑麻利的在餐桌上摆上花生,然后去摘了一些新鲜核桃和苹果,洗好苹果摆上来,还派他弟弟来帮忙开核桃,自己又出去做酥油茶了,不一会就提着一壶热乎乎的酥油茶进来,给我们大家都斟满了一碗,浓浓的香味飘散,我一连喝了两碗,香醇浓郁。洛桑不仅和我们介绍酥油茶的做法,还应大家请求,给我们唱了一段祝酒歌,唱完道一声扎西德勒,略显腼腆。不过他告诉我们,他这里的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

说着说着,他四岁的宝贝儿子也跑进来了,不仅开心的和我们合影,还给我们唱儿歌,藏语的唱一遍,汉语的唱一遍,天真无邪,跟大家熟悉了,还跑到我的身旁来拉我的手玩,可爱极了。

大家心满意足的离开时,洛桑一家人送到院子里来,脸上都是浓浓的善意与微笑。他们是最淳朴的藏民,善良友好!祝福他们全家安康。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见很多人,但是很多人可能也会像这次旅途中遇见的人一样,仅有一面之缘,但是这一面之缘,却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信任,最友好的善意。

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点反而更好,不累。

文刀

人生旅途上,到处是美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pz/1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