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全面回顾40年来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真实反映庆云城乡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巨大变化,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面向全县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

从收到的投稿征文中,初步筛选出10篇文章,现面向社会投票,投票截止1月6日。投票结束后,将按得票多少和评审组评审意见,从中评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

下面就跟随小布的脚步

一起来看看这十篇征文吧

↓↓↓

第一篇:《水,水》

(向上滑动启阅)

水,水

“水”,百度汉语给出的解释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用它去套我记忆中的水,则是完全对不上号的。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渤海湾畔冲积平原,海拔只有几米,海浸区。地下水是咸的,用老百姓的话说,是齁咸齁咸;地上水也是咸的,是含盐量很高的一踩颤巍巍的土地浸泡的。夏天,一到下雨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拿了盆盆罐罐接雨水,然后倒进水缸,这是难得的甜水,烧水、做饭,香甜。冬天一下雪,人们就把纯净的雪扫起储存,又是一冬天的甜水了。这里偏偏又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雨雪量并不大,那就看老天的赏赐了。春秋两季,雨水更少,接雨水已没指望,人们就在村边沟、湾的坡上挖坑,第二天清早,大人小孩争先恐后拿了舀子、水筲,去撇那坑里用一夜时间涨出来的浑浆浆的水。一米见方的坑一夜能涨多少水啊!就为这一筲浑水,时常有人争执拌嘴,甚至动手打架。人们把这些混合着烂草和紫泥味的浑水挑回家,沉淀,然后用来做饭,刷洗是万万舍不得用它的。

因为水质问题,我们这个地方患甲状腺肿大、氟斑牙、氟骨病的人有很多。

在四五千年以前,当奔腾咆哮的黄河,从上游夹裹着大量泥沙汹涌而来时,我们脚下本来被海水占据的地盘,被黄河水一点点逼退,地面越来越大,渐渐地长出菜草,有了绿意,有了生灵。我们的祖先追逐黄河而来,在两岸驻足而居,繁衍不息。不知何故,黄河耍起性子改道了,那些紧随黄河跋涉而来的我们的祖先,望着绝尘而去的黄河犹豫了,他们不忍心撇下祖祖辈辈建起的家园再去流浪,宁愿在这个地方喝咸水,过半饥半饱的穷日子。

在我们这一带农村,以前每家至少有一大一小两个水缸,大缸盛咸水,小缸盛甜水,也有大缸盛甜水,小缸盛咸水的。咸水是从咸水井挑来的,用来洗刷饮牲畜;甜水是从甜水井挑来的,用来烧水做饭。村里打的井并不少,每个村子,村里村外总有十几眼,甚至几十眼,但大部分都是咸水,能打出甜水井,是这个村老百姓的福份和造化,人们挑一担甜水,往往要走上几里路。记得上世纪80年代,遇到大旱年,地区组织力量用拉水车给我们送水,老百姓挑着水桶倾巢而出,接水的队伍排出去很长很长。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县里下决心在苦水区中心修一座水库,解决老百姓吃水难问题。一场兴修水库的人民战争打响。当时我刚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当干事,到水库周围村子采访,一些老人讲解放前遇到大旱年,庄稼颗粒无收,很多村民用土坯垒死门窗,全家下关东去逃荒,临走时到处烧香磕头,看了一眼又一眼,不知什么时候再能回来。再往前推,甚至出现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惨象。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奋战,一座占地五千亩,库容万立方的中型平原水库,展现在苦水区人们面前。人们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多则一万,少则一百,推车、挖土、送水,忙得不亦乐乎,时间不长由人工改为机械,工程进度大大加快。我清楚记得,年年底庆云水库建成蓄水时,王皇村一87岁的老人,在泵房里亲手合上电闸的那一刻,黄河水翻滚着哗哗流入水库,老人家顿时眼泪滂沱,心里肯定也像这翻滚的黄河水吧。6公里长的水库大坝上,通向水库的大小道路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飘扬。人们载歌载舞,胜似过年过节。年和节,不过是日子的一个节点,好过歹过都要过,今天的场面可不同,水库,让全县三十万老百姓彻底改变了吃苦水的历史,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啊!在通往水库的一公路牌坊上,一副对联使人永远难忘:“告别千年苦水”“迎来万代甘甜”“苦水区人民感谢党”。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苦水区人民解决了温饱,又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这是祖祖辈辈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接下来,建水厂,处理、净化黄河水,接通地下自来水管道,把黄河水送到一家一户。特别是“十八苦水村”的老百姓,终于告别了吃苦水的日子。那清澈甘甜的黄河水,直甜到人们心底里去。如今,全县早已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庆云水库的建成,还让苦水区10多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小麦、玉米单产猛增,去年板营村一村民创下小麦单产.71公斤的记录。

县里又投资3亿多元,在城南部建起一座库容近千万立方的平原水库“双龙湖水库”,使全县实现双水源供水,城乡供水不仅更安全,品质也更加有保障。水利专家这样介绍双龙湖水库里的水,水处理工艺较以前更加先进,增加了H2O2+紫外线的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工艺,能有效吸附水中杂质异味,水质更纯净,口感更好。

如今的庆云县,境内三条大河贯穿其中,水质清澈见底,数百条沟渠纵横交错,很多村的塘、湾,经过彻底清理与修护,又以全新面貌呈现在村民眼前,河、库、沟、渠、塘,一律都有“长”负责管理。生态水环绕着村庄,“碧水绕城”工程,让人们以为是到了江南水乡。人们告别千年苦水后特别感恩,特别懂得节约用水,懂得保护水生态环境,采用“滴水”灌溉,让“雨、污”分流,使雨水进河,污水进厂,还建起人工湿地,打造集水质净化、滨水休闲和湿地体验为一体的体验式湿地公园,保证河道有稳定优质的补水来源。

水呀,水,你让庆云人苦了几千年,也苦等了几千年,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你“吹绿”“吹净”“吹甜”,以崭新的姿态和品质,走进33万老百姓的生活里。

第二篇:《我与电的故事》

(向上滑动启阅)

我与电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鲁西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里,整个童年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因为那时没有电,觉得黑夜是那么的漫长,那么的无聊。记得父辈们常对我们说起,等到你们长大了,就能过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好日子。我虽将信将疑,但满怀憧憬,也曾不止一次的追问,渴望从父辈的嘴里得到准确的答案。

庆云年建县,由于马颊河疏浚工程需要,水电部十三局架设了无棣至庆云35kV线路23.6km,将淄博电网的电力引入我县,这也是德州地区的第一条35kV线路。同时,在离县城东南2km处,任店村南建成了第一座任桥35kV变电站,装机容量kVA。从此,庆云县结束了无电的历史。虽然县城通了电,供电质量非常差,但毕竟见到了电灯。可啥时候能通到农村,还是个未知数,人们想都不敢想。

年,终于把电引进了俺村里,各家按上了电灯。通电的第一晚上,当生产小队长的爷爷兴奋的一夜没合眼。一连几天,爷爷出出进进成了心病,出门拉一下开关,进门拉一下开关,看着忽明忽暗的灯泡出神,有时还试着用手摸摸微烫的灯泡。到了晚上,睡觉拉线开关他掌握着,到去世也没弄明白电是个什么玩意儿。

通电那一阵子,全村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谈论的俱是关于电的话题。时间一长,人们对电就失去了感情和兴趣,接下来是牢骚满腹,怨声载道,说什么,有电灯,没有电,管屁用。当时三天有两天停电,有时甚至十天半月不来电,所谓的电灯成了一种摆设。人们没办法还得使用煤油灯。这种有灯无电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年,我成为一名电力职工后,情况略有好转。

我上班分配在任桥变电站,此时已建成尚堂、严务,三座这样的变电站,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大有提高,但还是不能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县城已基本能够保障,农村还是经常停电。记得当时用电分三六九等。一是保障县城用电,二是重点企业,三是乡镇驻地,最后才轮到农村。我在变电站值班,掌握着停送电的大权。当时有个术语叫“压负荷”,在负荷紧张的情况下,先把农村线路拉下来,等到下半夜负荷降下来再送上。父母居住在村里,我隔三差五回家,大哥故意拿我开涮:“照光腚回来了。”当值班员时我还收过不少“红包”,村里有办喜事的,主家提前托关系送来喜烟喜糖,为了在办事那天别停电。俺村的人经常带着亲戚朋友来求我,我当时在村里很“风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改变用电环境,全省出台“集资办电”政策,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在电费中加收集资款建电厂,接下来又启动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工程,村里用电得到了很大改善,一些小副业、加工厂相继办起来,人们对电的依赖性更强了。可是,新矛盾又出现了。由于电业局收费只收到变压器总表,村里有村电工负责收到户。村电工隶属村委会领导,在村里很牛,谁家电坏了,不请喝场酒是不去的。一年,邻居大哥家盖了新房,需要按电,大哥请了几次都没请动,无奈大哥找上我,还不错,村电工给了我面子。当时我自称“大电工”,村电工当然是“小电工”。

由于村里用电混乱,“权利电”、“人情电”、“偷漏电”现象很是严重,村电工的报酬也从电费里面出,导致电价不断攀升,俺村里每度电高达一块二,个别村甚至到一块五、两块,人们承担不起,有的换成最小的15瓦的灯泡,有的干脆就不用了,重新点煤油灯。尽管上级三令五申下文件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但效果不大。再就是设备标准低、质量差、容量小、线路细、半径大,造成电压低、故障多、可靠性差,电机无法启动,电灯不亮,电视只有音没有人。特别是每年的春节,电灯还不如蜡烛亮,电视打不开。这种无电盼电,有电不能用的生活,让老百姓伤透了心。

关于农村电价偏高和用电质量差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年,电力行业实施了“两改一同价”(体制改革,电网改造,城、村同价)的农电体制改革。取消村电工,招聘农电工,把农电工纳入公司直接管理,高低压电网进行了改造,全部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管理(电量、电价、电费公开;抄表到户、核算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特别是实施“彩虹工程”以来,服务更规范,管理更到位,城乡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俺村换成两台变压器,线粗了、电足了、灯亮了,用电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真正用上了“放心电”。

我在基层供电所工作20年,后调回公司机关,作为一名“老电力”,见证了庆电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供电管理更到位,服务更规范,电网连续升级改造,供电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种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今非昔比,现在的庆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有千伏变电站一座,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供电区域遍布城、乡、村各个角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大大增强,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年供电量超过10个亿千瓦时,全县的经济和城乡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以前老百姓那种想电、盼电、怕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抚今追昔,我不胜感慨。

第三篇:《校舍三迁》

(向上滑动启阅)

校舍三迁

年,百废待举的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多年来由于文革的干扰得不到深造的初中生像久旱的禾苗渴盼雨露,我们东郎坞中学为适应形势需求,增设高中班。因为师资缺乏,我被聘请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就和这个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校舍就建在东郎坞村西北角的一片不毛之地上,两排红瓦戴帽的低矮的房子,由中间的南北甬道分开,分成四座。前面两座是红砖红瓦的简易房,外面红砖裸露,里面只抹了一层白灰,没有装修,那就是学生的教室。后面的一排道东是教委小院;道西的一座是瓦戴帽的土坯房,据说土坯还是从村南学校拆迁时扒出来的旧坯让学生运来的。房子一共大小七间,除两间相通的有20多平米的办公室外,其余都是10多平方的小屋。土坯墙外面抹了一层白灰,里面只上了一遍泥,高低不平,有人调侃正好做臭虫的梯子,淡淡地粉刷了一遍。这样的小屋都至少住了两位教师,还住不开有几位教师借住在教委小院里。我去的时候只剩校长一人一室,就只好和校长搭伙了。那时的教师和现在不同,无论离家远近,除周日外都是以校为家、吃住在校,这十多平方的小屋即是教师办公室又是宿舍。

校院倒是不小,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教室以南都是空场,荒草遍地。路西的一块,师生门清除了杂草,成了简易的操场。连同甬道和室外的地面都没有硬化,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院周围有不高的院墙,是用邻村砖窑烧制的劣质红砖砌成,两年就已经碱得面目全非。朝北的大门有口无门,得亏当地民风淳厚,多年竟没发生过盗窃事件。

随着高考的恢复和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特别是年三中全会以后,教育自上而下地受到重视,我们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每年暑假期间,都进行大大小小建设或修缮,而且随着经济的好转国家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的面貌不断改变。到了上世纪末,学校各种用房已配备齐全、初具规模。教室已扩建到四排,甬道东边房屋已经建满,微机室、音乐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都已配齐。最南面还建起一排教师宿舍,使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初步的改善。甬道和西边的操场都通过师生的劳动用旧砖头硬化,路两旁都种满了风景树木和花卉,一到春天,树木葱茏,花香四溢;院墙全部更新,北大门口也焊接安装了碧绿的栅栏铁门,上方拱形门脸上镶嵌着红彤彤的“庆云县东郎坞中学”八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无论从外貌上还是到内部设施,俨然成了一座美丽的校园。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学结构的重新整合,我们学校虽然变为小学,但从年到年我们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一幅现代化学校的面貌初展端倪:正对着北向的敞亮的电动大门的,依次是一座紫红色的两层综合楼和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集教学、工作、生活为一体,使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楼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坛,花坛中央高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再往前是宽阔的操场,水泥地面坦荡如砥。篮球架、单杠、双杠、高低杠一应俱全。周围成排的白杨高大挺拔,欢快歌唱……

作为一名亲历者,我见证了学校从因陋就简到步步改善,成长、发展、壮大一直到脱胎换骨彻底蜕变的历程。我们校舍的变迁,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巨大变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相信,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学校会变得更加美丽!

第四篇:《这条路》

(向上滑动启阅)

这条路

今天说的这条路,是庆徐路,是徐园子至庆云县城的路。

我的家在徐园子,小时候的印象里,我的徐园子就是偏远。因为从路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是远,距县城差不多有40多里路,一个是路难走,记忆中的路途特别坑洼、颠簸。

但尽管这样,踏上这条路到外面看看,成了我小时候最向往的事情。可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唯一出行的工具就是自行车,也感谢我的父母,每年都会不辞辛劳骑自行车带我去县城。可一路上近两个钟头路程里,对于坐自行车的我也是一种考验,往往是在前梁硌的屁股疼了,就到后座坐着,在后座坐的的腿麻了,就再到前梁,如此反复。现在想想,对于坐车的我已是万般苦,对于骑自行车的父母又是何等的辛苦呀。

但这路途的苦,在到达县城的那一刻,随即被欢腾雀跃代替了,因为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都想立刻去触碰。尤其,那城里的路,平整、光滑,走在上面一点尘土都没有,好惬意,当时想我们徐园子的路啥时能这样就好了。还有那百货大楼,真的深深折服它的琳琅满目,人生第一个硬质封皮日记本就购买于此,曾一度是我对城里的念想,亦一直珍藏至今。

就这样,怀着对城里美好的憧憬,期盼着我们乡村的变化。但感觉好多年间,我们乡村的道路依然坑洼不平,尤其,遇到下雨天,我们这些上学的娃都是两脚泥泞,而且有的娃娃没有雨鞋,就要穿着踩湿的布鞋上课,想想真是苦不堪言。而对于家中有菜园的人家,更是一筹莫展,蔬菜运不出去,就意味着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就盼望着天能赶快放晴,待路面稍干,就人推车拉的赶着卖菜,往往道路上会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就像一行行流淌的眼泪,诉说着哀愁。

记得大约到了年左右,我上初中时,从跟着传唱《春天的故事》,知道了改革开放;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zc/1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