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三记楼耀福ldquo一涧芬喉
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一涧芬喉”和“牛及第”是两款武夷岩茶的名称,天心应家出品。 喜欢武夷岩茶的,对天心应家一般都不陌生。在历届天心村的斗茶赛中,应魁寿、应建强父子几乎年年得奖,被称“得奖专业户”,茶状元和金奖奖杯奖牌拿到家里放满了一堵墙。 我喝过他们家的金奖茶,也喝过他们家没有参赛的茶,比如“壑壑有茗”、“竹里飘烟”等,都很不错。为此,我在《寻茶续记》中专门写过《天心应家,壑壑有茗》、《竹里飘烟五里坑》。 年10月,我又去武夷山。应魁寿得知我行踪,邀我择日去喝茶。去应家本在我计划之中,应魁寿买了不少《寻茶续记》,说好我到武夷山,就去他们家签书。我不能爽约。 天心应家二楼茶室,应魁寿正洗盏备茶,见我如约而至,笑道:“我给你准备了好茶。”茶桌上有四泡茶:“壑壑有茗”、“天心应家”、“一涧芬喉”和“牛及第”,前两款我是喝过的,后两款倒是初次见识,我满怀期待。 “牛及第”,顾名思义,产自牛栏坑。牛栏坑有一处岩壁石刻,刻有“仰止”两字,这款肉桂的茶树就长在“仰止”岩刻之下。“牛及第”另一含意是应家在斗茶赛中屡获状元,所谓状元及第。 我问应师傅:“‘牛及第’与‘壑壑有茗’比,怎么样?”“差不多。”应师傅说,“都是肉桂中的上乘之品,倒水坑、牛栏坑都是很好的山场,再加上我们做茶用心,这茶不会让你失望,你喝了就知道。”应家在牛栏坑、倒水坑、九龙窠、三仰峰、金交椅、杨梅窠、象鼻岩、下风楼、宝国岩等岩茶核心产区有茶园四十多亩,这规模在武夷山算是中等。近几年他们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也承包些别家的正岩茶园,由他们自己管理,必须无公害,保持绿色环保的好生态。 管理山场,应师傅始终亲力亲为。有一年我和朋友在应家喝茶,是应建强接待的,我问:“你爸呢?”应建强给我看视频,应师傅一身蓝布衫正行走在“仰止”的岩壁下巡视茶园。 应师傅家的“牛及第”,冲泡后琥珀色的茶汤清澈明亮,茶香、花香和隐隐的青草香互为交融,芬芳馥郁。初入口觉猛烈,口感内敛厚重。应师傅注意着我的表情,“是不是像武松上景阳岗打虎之前喝的酒那样?”他问。我笑起来,这比喻还真有点“茶亦醉人何须酒”的意味。微妙的是这种强烈在口腔里停留瞬间又化为一种细腻,下咽后,桂皮味花果香尤觉明显。 应师傅戏称自己是“斗牛士”,每次斗茶赛之前,他对自己家的参赛作品都要反复琢磨,不断试喝,不断调整,用他的话说“一闻二嘬三回味”。他尤其注重焙火。黄贤庚在《武夷茶说》中有文《善于把火的焙师傅》,列出年之后武夷山十来位知名的焙师傅,应师傅的父亲应立炎名列其中。黄贤庚认为:“‘火’字在岩茶制作工艺中十分讲究。对焙茶而言,火功指的用火的技巧和功夫。如用火来固条索,用火来止发酵,用火来定香气,用火来调汤色,用火来驱杂味,用火来防霉变,用火来延久存……”火高火低,火急火慢,至关重要。应师傅深谙其父传授的焙火手艺,他说:“茶焙好了就是天使,焙坏了就是魔鬼,参加斗茶赛必须拿出像天使一样的好茶。”在天心应家,焙火的功能似乎还应增补一条:用火决定斗茶的参赛作品。 正喝着茶,应建强进来了。这个90后小伙子是武夷山年轻一代茶人中的佼佼者,应家屡屡在斗茶赛中获得金奖状元,应建强功不可没。正是10月,他们家茶的复焙还没结束,应建强和工友正日夜守在焙房,此刻拿了茶样请父亲把脉。应师傅看了看闻了闻,说了声可以了,应建强与我相视一笑又去焙房了。 年秋季天心村的斗茶赛,我在现场,我见过应建强在斗场上志在必得的姿态,遗憾的是最后居然没有得到金奖和状元。后来我才知道在备茶参赛的过程中父子俩产生了矛盾,应师傅一气之下到女儿家去指导做茶了,恰恰是女儿家的大红袍夺得了这次斗茶赛的状元。这结果应建强对老父亲口服心服,姜还是老的辣。 时隔一年,应师傅重提旧事,他笑说:“去年焙火的时候,我说可以下焙了,他不听,还要继续焙。今年通过事实,他认账了。焙火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时间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一定要恰到好处。只有这样,在斗茶赛中面临众多对手可以一剑封喉而获胜。” 百年老枞“一涧芬喉”取“一剑封喉”的谐音,与“牛及第”相比,别有一番滋味。武夷山人把60--年树龄的水仙称老枞,百年以上树龄的称百年老枞。百年老枞量少稀罕,因此,制作“一涧芬喉”茶青由应家在九龙窠、三仰峰等几个山场组合而成。 三仰峰海拔.2米,大仰、二仰、小仰,三峰叠起,丹壁簇翠,斜插云霄,如旌旗飘展,极富动感,是武夷山风景区内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中的最高茶山。那里的茶园幽静而古老,百年老枞从茶树根茎到枝叶布满青苔。浓郁的枞香随着应师傅的冲泡,在屋里袅袅飘起,木质味迎面而来,那种沉厚令人神迷,入口饱满有力度,回甘清爽绵长,青苔味木质味粽叶味从不同层次中体现了“一涧芬喉”的极致升华,我觉得我喝的不仅是茶,更是沧桑岁月。我像是在与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对话。赛场上剑拔弩张,一剑封喉,赛后刀枪入库,化干戈为玉帛,茶桌上的“一涧芬喉”,把茶香留驻喉间,我体会到了一种禅意。 茶禅本是一家,近些年,应师傅经常走访禅寺,与僧人交流心得,正是为他制茶寻找禅意。他明白,心怀禅意做的茶更有宁静致远的意境。 我环顾四周,发觉二楼的整个空间已经重新装饰布置过,茶室墙上多了块字匾“茶悟”,一旁还有木雕对联“茶熟酒香客到,月明风细花开”。都是老物件。这对联好像是专门为我们这些茶客们挂的,而字匾“茶悟”,却是天心应家种茶做茶的一种追求。“茶悟”两字,看似简单,要做到却不容易。无论种茶做茶,还是喝茶写茶,真正的“茶悟”是一种修行,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事。 从应立炎到应魁寿、应建强,无论是“壑壑有茗”还是“一涧芬喉”、“牛及第”,茶的品质无不体现着天心应家的“茶悟”。、12、16 楼耀福《寻茶记》已四次加印、新著《寻茶续记》首印万册,为广大读者喜爱。目前当当、京东等网站均已上架有售,欢迎选购。 louyaof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zc/18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角莲花束口袋的制作教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