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春三月,这几天天气还是有些冷,阴沉沉的天我不喜欢。家乡的庙会快要到了,今年又看不成了,为什么说又呢,上一次看庙会可能还是小学时候的事吧。虽然我每年春节后不久就会想到它,会去问奶奶什么时候到庙会,但每年都有各种原因而没有去。明天就得回学校了,在家呆了一年,舒服安稳,让人习惯于此。到了学校,埋头苦读自力更生,绝对是有几天得让我适应。所以今年,庙会的时候也回不了家。其实家乡的庙会并没有多大的意思,但当我回想他时,他就像我的童年老友,我长大了,他却一直那个样。他会在每年那个时候,穿着鲜艳的衣服,笑咪咪地来敲我家门找我玩,我小时候会觉得开心,现在,依然会觉得开心。家乡的庙会会开三天,在这之前,庙里的住持会来找爷爷商量,他们会联系好戏班,联系好自愿帮忙的人们。一般都是请扬州的戏班,因为扬剧家乡人都是很熟悉的。庙会第一天一早,工人们就忙着搭戏台,又挂好舞台幕布,有时候是山水的景,这是赶路时的布景,有时候会摆上两把椅子和桌子,这就是在家里;而当是在公堂时,又会挂上明镜高悬的匾,又会出来几位英眉严肃的官兵。搭戏台的时候,那些来帮忙的人们在厨房里已忙得热乎,早晨镇上人们都会来吃一碗素面,所以帮忙的人要分工明确,炒菜的,煮面的,烧火的,端面的缺一不可。奶奶每年都会去帮忙,爷爷也会去帮忙记账,记下人们出的功德钱。我就会跟着他们去庙里,去看庙里池塘的鱼儿,去看那些相貌慈祥的菩萨佛陀们。面条好了,一碗一碗端到人们的面前,人们爱着纯白的面条,也爱这座庙给乡镇带来的信仰与庇护。我也爱吃面条,可能是出于别人的都是好的的心理,我就觉得庙里的面实在太好吃了。吃完面条,戏台也搭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小商小贩们都争先恐后地出现了,庙前的空地已被占得满满的。卖香的卖零食的套圈的卖花的卖金鱼乌龟的,应有尽有,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庙会的原因了。我记得有一个老爷爷,他总是穿着蓝布大褂,每年庙会的时候他就背着一个大竹篓,带着个小板凳,来到庙门口,坐下用帽子扇风。他的竹篓里,满满的都是好吃的,各种各样的零食,我总会贪心地扒着看,翻着找着,却只能付得起两样。毕竟那时候有一块钱都觉得开心得不得了,我买了两包五毛的零食,付了一块钱,那个爷爷又塞给了我一块糖,这真的是让我开心一整天。我嚼着这甜蜜的糖,站在庙门口,我在等待我的小伙伴们。不一会儿,他们有的会骑自行车来有的会和爸妈一起来,看到他们时,我就飞奔到他们身边,然后和他们一起看每一个摊子有什么好玩的。我们喜欢看别人套圈,也喜欢看小金鱼,也会把钱凑一起去炸东西的小摊子买几根肉串,再混着路边车辆的灰尘开心地送进肚子里。实在无聊了,我们甚至会去庙里磕两个头,然后坐在地上看和尚敲木鱼,又或者绕着香炉追着跑,跑到庙后面摘几朵油菜花。伴随着大人们对我们的成绩与长高的谈论,我们的头总是被他们摸来摸去,一转眼,我们很久没见过面了,大人们也不会再摸我们头了吧。到了中午,我们几个一起在庙里吃饭,虽然都是素菜,但都那么好吃,好吃到连豆芽我们几个都会抢起来,想想哎呀,真是让菩萨见笑了嘻嘻。吃完午饭,人们都搬出板凳开始围坐在戏台下面,一般都是些老年人,他们有一部分是从挺远的村赶来,却也不嫌累地带着凳子来来回回三天。戏我们是没多大兴趣看的,除非有时候有一些很逗人笑的丑角在台上卖弄。大多是一些苦情戏,妇人哭诉啊命运多舛啊,这会惹得台下许多老人泪流满面,她们就掏出手帕,擦着眼泪。戏看完了,他们也会激烈地谈论,再夸奖哪个角色演的好。然后端起板凳,心满意足地回家。太阳正盛的时候,戏也唱得正欢。太阳渐渐西垂,戏也步入尾声。而我们下午又是怎么度过的呢,记不太清了,大概也就是到处晃晃吹吹牛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吧。一天结束,爷爷奶奶买了几株树苗第二天种在了家门口,有一株茶花至今还每年开花。这时候快到花期了吧,那种娇艳不妖的红真是太美了,就像人们磕头时心中的美好夙愿。其实三天庙会,也不过是日日重复,但于我和那些看戏的人却也是日日期待。一年一次,年年不缺。我的太太以前年年庙会会去看戏,他碰到我在玩乐时会让我注意安全。但他前年走了,看不成戏了。我就算回家看庙会,也碰不到那些伙伴了,那个蓝布大褂的老爷爷也不知道是否还健在。从今天往后的四十几天,大概会是一段辛苦的日子,也是必须得重视的日子。希望可以顺利度过,希望有好的结果。希望,明年庙会可以去吃碗面,再去磕两个头吧。另外,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fb/1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正能量西北农科大科学家把科研论文写在黄
- 下一篇文章: 真实故事消失在大山深处的女大学生,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