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坚守初心资讯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
10月24日,资讯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支部成员们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科学家精神和党内纪律教育三个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会后支部成员们深有体会,并积极提交学习心得。 主题一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淡泊名利敢于创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 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科学与真理的光芒永远指引我们前行——级档案学本科生,农昭阳本次组织生活中,我与支部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总书记提到了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讲话内容的学习,和支部生活会上同学们对吴宝康老先生事迹的分享,我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这一方面有颇多感触。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科技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者前辈呕心沥血的研究,他们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才有了举世震惊的“两弹一星”的突破性成就,才发现了得到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才有了不断提高的科技实力和科研成就。总书记还提到,“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这就要提到我们档案学人都十分敬重的吴宝康老先生。先生之风,高山仰止。吴宝康老先生在生前交代学生们的最后一句,竟还是“你们一定要把人民大学办好!”他在中国档案界是一座山,是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引领者和见证者,档案学在他的手里从无到有,从“几个新兵”到桃李满天下,吴宝康老先生为中国档案事业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他深爱着档案事业,也用他笔耕不辍的一生证明了要将一切奉献给档案事业的誓言。而在观看了吴宝康先生的纪录片之后,多位支部同学分享了吴宝康先生的“亲笔信”,听来令人感慨万千。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老先生身着朴素的蓝布工装,说道:“只要党、社会还需要档案这个专业,什么都阻挡不了它的发展。”吴宝康老先生为档案人建立了学科自信,同时也指出档案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根植于人民和国家的需求,不能成为一座空中楼阁,而是真的要用档案专业去做对国家、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即坚定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回望过去,有无数的大师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道路上风雨兼程,而今时代的任务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要跟随前辈们的步伐,以科学理论为指明灯,以终身追求真理为目标,不惧挑战,勇往直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家国情怀,确守初心——级图档本科生,陈琦在学习后我感触颇深,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政治智慧,还有习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对创新的高度重视,纪律教育学习中的坚守底线,我看到了党的远见与初心。时代问答中彰显党的治国智慧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出了解决当前国家问题的科学答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其中我读出了习总书记的家国情怀,时刻为人民着想,胸怀民与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更是将个人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之中,是大写的我,大写的政党。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加强思想建设。创新之路,任重道远。习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使我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是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谁占据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搭上发展的快车道。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新变化,离中国梦的实现更进一步,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基点与第一动力,但我国科技仍受制于人,面临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更应培养创新意识,敢于破除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为党注入新鲜血液与力量,努力成为国家发展支柱。初心不改,坚毅笃行。吴宝康先生为档案教育奉献终身,“老党员,老干部,老教授,一位老档案学者”是吴老一生的写照,在面临质疑与还是空白的档案工作困境中,吴老仍葆有一个党员的初心与追求,不断发展完善国家的档案事业。他的坚守与“工匠精神”,始终为国着想的心让人肃然起敬。初心不只是党员的理想追求,还有清正的品性。面对诱惑与利益,我们如何抉择。“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我们党正是因初心而生,为使命而行。更应明白党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是党的先锋。我们应坚守“本”和“源”,端正思想,增强“四个意识”,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缅怀吴老先驱精神 奉献党的档案事业 ——级档案学研究生,詹逸珂 在本次组织生活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支部同学分享的中国档案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奠基人吴宝康教授的光辉事迹。吴宝康出生于一个江浙没落地主之家,早年曾在上海英商汇丰银行任学徒和练习生。年抗战爆发后,青年吴宝康有感于国难当头,毅然加入新四军投身抗日救亡事业,历任新四军宣传干事和大众日报社编辑。年上海解放后,他被调入华东军政委员会从事资料保管和秘书工作。年,吴宝康响应党中央号召进京工作,在苏联顾问谢列兹涅夫的帮助下,带领一支精干力量开创了中国档案教育事业与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并积极促成了国家档案局的成立。“文革”时期,吴宝康教授遭受冤屈被迫“靠边站”,并曾一度下放江西劳动。面对中国人民大学和历史档案系被“四人帮”勒令停办的厄运,他致信中央办公厅负责同志力主收回成命,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体现了吴宝康对档案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得以恢复,吴宝康带领全国档案战线的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办了《档案通讯》(即《档案学通讯》前身)等一批理论和工作刊物,编写了《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等重要专业著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档案战线的杰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弥留之际,吴宝康仍然念念不忘向中央汇报工作,彰显了对党的事业的拳拳忠诚与无私热枕。 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学习吴宝康教授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对档案事业忘我耕耘、久久为功的高尚品格。令我动容的一件事是,年吴宝康教授在一次赴云南昆明出席学术会议的途中曾突发疾病,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负责人曾三随即电示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聘请医疗团队对吴宝康教授进行治疗。这场大病不仅没有让吴宝康教授萌生任何隐退之意,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时不我待的奉献决心。病痛痊愈后,吴宝康教授伏案十月,写出《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这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成为当时全国档案学专业学生不可不读的理论教材,为中国档案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有吴宝康教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积极做好档案学术研究,齐心协力将党的档案事业推向更高水平。作为年轻的一代学子,我们有老一辈档案学家不曾享受的良好条件,也面临着老一辈档案学家未曾经历的深刻挑战。但是,我们要将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学习和工作作风从老一辈手上传承下去,培育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气概,以实际行动奉献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事业,使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在档案战线薪火相传。 主题二 增强党性观念,筑牢纪律防线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级档案学研究生,杨晗在纪检委员王钟弘的主持下,我们重点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与严守政治纪律、践行两个维护的有关内容,其中对“纪律教育学习”专题感触颇深:“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是习近平总书记谈话中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出自《盐铁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表明,腐败导致人亡政息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文王、武王对贪腐防治结合,一时官风清明,河清海晏,被后世颂称为名王圣主。明太祖朱元璋恩威并用,铁腕反腐出现了有名的洪武之治。与此相反,有些王朝统治者奢靡无度,君昏臣贪,反腐不力,腐败之风蔓延,社会正气不张,以致人亡政息,比如这首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正是对元末腐败的真实写照。自从十八大以来,我党出台了许多反腐倡廉的措施,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相比以往也更大,出现了许多“老虎”、“苍蝇”落马的事件,让民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更上一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及春晚中“反腐”题材小品的不断出现,也一改以往对“反腐”讳莫如深的情况。种种迹象让民众对党、对祖国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也许也会遇到像视频中出现的那种抉择时刻,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突破做人、做事的底线,这既辜负了党组织的培养,也使我们自己失去了光明的未来。“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腐败行为,才能使社会一片政治清明,才能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END文案:资讯管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 编辑:吴桐树 初审:周悦晴 审核:刘天罡 审核发布:李庆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gn/1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赫蓝布衣作品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