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齐云山,才知唐伯虎当年游玩此地时为何会有那样的触动:“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唐寅碑处耸立的紫霄崖,海拔米,东西横亘米。其崖状丹霞地貌景观,因沿断裂面崩塌及流水溶蚀、风力侵蚀而形成。紫霄崖下,明代正德十年(年)养素道人汪泰元创建的主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宫观——玉虚宫,以红色砂岩镌成高17米、四柱三层楼阁式石坊一座。

我追寻唐伯虎“悠然觉静虚”的感受,来到紫霄崖下拜谒玉虚宫观,期望自己的身心能够静到一定境界,可以敏感地觉察细微的“场”的存在。结果,实在没有那个能耐,凡是肉眼看不到的光、粒、波等生物磁,我统统无法感应。惟有大自然的博大胸怀给予的温柔包涵,再一次让我体会:即使我能量狭小逼仄、心窍混沌不开,仍有可能际遇上天赐予的空仓或满仓的机会。

虽然,重复拖动、不断刷新,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点点段位,我却至今未能优化界面、升级神通……呵呵,其实我丝毫不懂“玉霄天神魔战场”的网游规则,在此只是暂借《想不想修真》4.1版本的更新关键词说说自己的小心思罢了!

近日,一位名叫“大唐亮剑”的网友阐述的几句格言给我很大启迪。他说:

“独自一人,最考验一个人生命的厚度。”

"寂寞是人生最好的沉淀。”

“能够享受寂寞,本身就是伟大灵魂的标志。”

“对于内心丰盛的人来讲,寂寞,是一场不得不赴的宴会。”

当我选择位于皖南一隅的“黑多”(保定友人对于“黟县”的戏称)定居之时,就似乎已经认可了晚年余生与寂寞为伍的结局。

记得当时我曾读到一篇文章,提及奥黛丽·赫本,说她在人生的最后三十年间,非常低调的落脚在瑞士一个不足人口的小镇度时光。那个名叫“莫尔日”的小镇边上,有一个名叫“特洛什那兹”的小村庄,奥黛丽·赫本年在该村买了一座房屋朴素的18世纪农庄,取名“静园”,然后,就在那里,种菜养花打理葡萄园,相夫教子享受天伦乐,直到年逝世,长眠于斯。

↑图为黟县南屏

↑图为黟县塔川

↑图为黟县宏村(世界非遗)

↑图为黟县西递(世界非遗)

↑图为黟县柯村

我当然不可能愚蠢到胆敢与世界级女神一般的存在相比拟,但奥黛丽·赫本勇于舍离都市繁华、安心退守田园生活的“壮举”,确实强有力地鼓舞了渺如一粒尘埃的我,认真考虑自己的归宿。

↑去往柯村采风,路遇猴娃讨食。

↑黟县农贸市场一角,有个鸡蛋售卖点令人感动。

↑小贩有事离开,让顾客自取鸡蛋自付钱。

?所居小区近邻,是每年春天最美的五里蟠桃园。

事实证明,不再耽于热热闹闹,就会渐渐进入思索能力的恢复阶段,甚至慢慢开始苏醒写作欲念。孤独,居然被充实的快乐美化啦!

方敏敏\摄

杨靓亮\摄

王金萍\摄

王金萍\摄

春暖花开的今天,我开始不太满足于醉卧水墨画舒卷展露的宏村西递美景,况且疫情也渐成强弩之末了,一出县域就到站的齐云山之旅说走就能走了。于是,我模仿新疆“洋岗子”(维吾尔族已婚妇女)走亲访友常规配置,用一块20多年前当头巾戴的花布,包上备用的1件外套、1顶羽帽,出发了。

↑在游客服务中心,看见路边条状印花布,喜之不胜揽入怀

↑望仙之楼必然很高,节省体力需坐缆车。

↑望仙台上不见仙,窃喜葫芦(福禄)同入框。

说到底,我还是六根不净。《老子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而我,走在如此讲究“虚”和“静”的道教圣地,忽然没来由地哼唱起电影《笑傲江湖》的主题曲,那原本早已生疏的歌词居然略启唇瓣就蜂拥而出:“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唱着唱着,我的心血急速来潮,决定立刻朝向此行计划之外的紫云关进发!

此时,太阳圆圆亮亮高悬于五老峰上空,我满满的自信心爆棚啦

远处,霞光映衬下,紫云关美得令我热血沸腾

我像一只快乐鸟,扑棱棱直奔紫云关

撩开枯枝,踩着落叶,跨过泥泞,石级而上,我一鼓作气攀到紫云关下。

末了,乘兴吟唱一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不过,我听从自己彼时彼刻的心声,微微“篡改”了黄霑原词,唱成:豪情剩至一襟晚照。

据查,“还剩”表示“还余下多少”、“还需要有多少个才够”,总之就是“还差一点点距离”;而“剩至”,犹“蹿到”。

“蹿”,拼音cuān

基本释义:1.向上、向前猛跳。2.喷射;喷发。

常见组词:蹿火蹿跳蹿腾蹿动

我认为,我想要的“一襟晚照”的豪情,是“蹿”来的。

有许多人在进入晚年之后,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的豪迈情怀并不亚于青壮年,而这种情倾天下芸芸明珠的奔放旋律,绝非消极观望被逼无奈的等待余留,而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主动思变。

我想成为这样子。

《沧海一声笑》的词曲作者黄霑,无愧于香港乐坛“鬼才”之誉,“一襟”二字,生动形象,把江湖儿女的满腔抱负、豁达洒脱刻画得荡气回肠!

原本喻指垂暮之年的太阳落山时的黯淡景色,欣欣然一转笔锋,则跃跃然一派昂扬乐观的气势就会一泻千里般扑向稿纸。

道家学说“无为而无不为”,其“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其“无不为”是指“没有一件事是不能为的,没有一件事是做不到的”。

罗曼·罗兰亦曾言道:“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多么富有哲理!多么美丽动听!付诸行动,却是有一定难度滴!

同行的老韩说:旅游不走回头路。于是,登上仅低于最高峰的紫云关之后,我俩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绕行古栈道、穿越方腊洞……

?天哪,我以为是拾阶而下,殊不料竟要一段接一段攀援崖壁!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彼时彼刻,我宁愿要那个下山的难!

↓气如喘牛,已然顾不得淑女之仪

↓总算走完了沿着悬崖峭壁盘桓而上的古栈道,来到方腊洞前。

↑此时累得我,无论如何也摆不出笑脸了。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夜宿方腊洞。

老韩却连歇息片刻都不允许我。

他说:一旦坐下就起不来了。

他说:山上有老虎,我是皮糙肉硬,肯定你要先被吃掉!

我也是累傻了,居然相信了!

老韩说的倒也是大实话,从方腊洞往下走的一长段……几乎不叫路,就仿佛是古人一边后仰着身子顺坡溜滑、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在身下的砂石上凿出的一个个落脚窝窝。

路,坑坑洼洼,近乎垂直;我,跌跌绊绊,几乎虚脱。

之前,在古栈道上虽然也腿肚子打颤,好赖还有落日余晖敦促我提振精神摆pose照相——老韩也是屡屡使出这枚“招子”刺激我坚持前进。现在,笼罩原野的天幕每分每秒都在变得颜色愈加深沉,脚底下也只剩仅容两人相互靠拢才可携手并行的狭路……

当时心里真的万分懊恼超出计划范围冲动冒险,却不敢絮叨埋怨,偶一吱声,就会遭到老韩疾言厉色的呵斥。

每每走到岔路口,还必须要为正确选择行进方向做出迅速判断。因为必须留出充足的时间以防辗转徘徊耗费天光。

喂给老虎吃固然可怕,迷路则更可怕呀!周围除了静默的山林,以及我们老俩粗重的喘息声,一个人影影都不见。

适才在方腊寨,有一个身穿蓝布长衫、自称来自安庆的小道士,从我们身后赶上来,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老韩搭讪,还问老韩身上背的相机多少钱买的……听得我心里不免犯嘀咕,一面费力吧唧地拖动灌铅一样笨重的腿脚,一面故作镇定地刻意站到方腊等3位义军统领的雕像下,特别将声音提高八度笑言:“俺也沾点儿匪气吧!这年头,没点儿匪气,怎敢出游四方?”

我是暗暗担忧人迹罕至万一不测,所以口出“狂言”给自己壮胆。

我怀这“小人之心”,岂能不惹“君子之怒”?小道士原本频频驻足、时而回望步履蹒跚的我们老俩,听闻此言,连蹦带跳,一会儿工夫就跑走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每遇择路,我便愧悔:因为再无一人可以咨询!

另外,启程来游齐云山之前,我曾专门在大衣口袋里塞了10颗黑巧克力,欲取“十全十美”之吉,同时作为“战备粮”以防不时之需。却不料,乘坐缆车直接从地面升到望仙楼,再上望仙台,继而又一路兴致勃勃边游边闯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来到悬浮在齐云山半中腰的月华天街,经过货比三家,预定了当晚下榻之所“楠梅饭店”之后,竟临时动了攀登紫云关的念头,而且,不加思索,拔腿就走……这会子,累并饿着,真是好想念、好想念——那跟大衣一起留在客房“尽享丝滑”的“德芙”!

感谢天不绝人之路,感谢恐惧催生力量,我们终于在华灯初上的时候,远远瞧见了玉虚宫所在的紫霄崖……当即放松了一下紧绷的心弦,因为至少有道观可供投宿了,心下可稍安了。接着,又依稀可见天街云市的流光溢彩,顿时脚步轻快了许多。

我们的运气也是真好,“楠梅饭店”居然天黑成那样还没打烊,因为老板娘第二天一早要去采茶,她正忙着预制红烧肉,我们赶上了

至于途中种种艰辛,有位朋友说得比我清楚直白——

我想说的归结起来就是——

豪情历经跌宕起伏,其保鲜期若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延长,则晚照(傍晚的阳光,亦即夕照)就会被谱写成叶帅《八十抒怀》中的著名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亦因此,我愿归去水云间,总把豪情向晚照。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韩连贇拍摄文字撰写:紫云

转载请注明出处:《新新桃花源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jb/1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