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秘术金光咒的修炼方法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仍详细默观金光罩体,历历分明片刻,松开所握之诀目按常规继续修炼其它功法即可。此法阳气颇足,每日修1-2次即可,热力过足时应缩短时间调控好火侯。 修习金光法时,部分人可能形体突然扩大,顶天立地,此时不必惊慌失措,这是好现象,说明元神调动,他在变化,应该顺其自然,顺应其扩大趋势,让其继续扩大充满整个宇宙空间,同时仔细,认真地体察其中的微妙变化和现象,发现玄妙的车西,争取达到奇妙的境界。然后缓缓收缩,复归于体。这种变化最小的收获也可获得大量宇宙信息和真气,如里把握得好,掌握“妙妙妙”则获益非浅也。 金光法还有符号配台,如同时使用效果更好,符号附后(此符现无,金光讳为符令),每天服用一次,功前服用为好可以用法水,将此符书于法水中饮用则更佳。 :国无大小,有者灭亡。主两,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国中有师:在强国破,在中国亡,在小国灭。凡观国,有六顺:主不失其位则国有本,臣失其处则下无根,国忧而存。主惠臣忠者,其国安。主主臣臣,上下不□者,其国强。主执度,臣循理者,其国霸昌。主得位臣辐属者王。六顺六逆乃存亡兴坏之分也。主上执六分以生杀,以赏罚,以必伐。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黄帝四经·经法·六分)[译文]考察一个国如何关键在君,考察一家如何关键在父。能治理一国政事的堪任其君,能主持一家事务的堪当其父。在考察一个国家的时候,有六种悖逆的现象需要注意:第一是为太子具有了君父的权威。第二是作为大臣的具有了君主的权威,这样的国家虽然强大也不能称王天下。第三是谋臣有外志而不能尽忠于本国,这样国家就不会安定,君主意识不到这一点,国家就会受到损害。第四是君主失位不能行使权力,国家便失去了依托,而大臣此时如能坚守岗位,克尽职守,国还有生存的基础,虽有忧患尚可保存;君主失位已经使得政事荒废不治,此时大臣再不能克尽职守,则政令不能下达,这便称作“颓国”。第五是君主暴戾无道,赏罚生杀失去准度,臣下贵贱位次混乱,贤与不贤的人并立无别,这便称作“危国”。第六是君主、后妃同时掌政,政令歧出,令人迷惑无所适从,加之王、妃争权,势必导致国家内战,这便称作“亡国”。太子具有了君父的权威,这就称作逆上,会使群臣不能与君主一心一德。大臣具有了君主的权威,这就称作大臣遮蔽了君主的威望,上述两种情况,发生在大国会使大国削弱,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中等国家破败,发生在小国会使小国灭亡。谋臣有外心兼为他国设谋,这是违反常规的,国家将不安宁。此种情况发生在大国会使大国面临危险,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削弱,发生在小国会使其破败。君主失去王位,大臣还能尽职,这就称作君主尚有依托,但已接近祸患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是令人担忧的,发生在中等国家是很危险的,发生在小国会使其削弱。如果君主失位,而且大臣失职,那么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根基一失,国家也就将受到绝大的损害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君主行为暴戾,臣下位次混乱,这就称为万事荒废不可救药,外患内乱必接踵而至,违背天理天必降灾,这种情况,无论发生在什么国家都会灭亡。君主、后妃分争权力,导致国家出现二主,这就使国人迷惑无所适从,国家因此会有兵乱,这种情形,发生在强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考察一个国家,有六种顺当的现象,这就是:君主不失其位,国家便具备了存在的根基;而如果大臣不能尽职,这就使君主失去了依托,这样的话,国家还可以在忧患中继续生存。君主慈惠爱下,大臣忠心事上,则国家安定。君主大臣名副其实,不相僭越,君上臣下一心一德,则国家强盛。君主理政秉法执度,大臣行事遵循事理,则国家昌盛称霸天下。君主居得其位,大臣团结在君主周围,这样便可称王天下。六顺与六逆是决定国家存亡兴坏的分界,君主掌握判断六顺、六逆的标准,并以此来施行生杀、赏罚及果决征战。天下安定宁和在于君主执度公正以明其德,同时效法天地公平无私,这样就可以称王天下。(爱贤,民心,义兵)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参用之,然后而有天下矣。为人主,南面而立。臣肃敬,不敢蔽其主。下比顺,不敢蔽其上。万民和辑而乐为其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敌。文德究于轻细,武刃于当罪,王之本也。然而不知王术,不王天下。知王术者,驱骋驰猎而不禽荒,饮食喜乐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少而有功,战胜而令行。故福生于内,则国富而民昌。圣人其留,天下其与。不知王术者,驱骋驰猎则禽荒,饮食喜乐而湎康,玩好嬛好则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多而无功,战胜而令不行。故福失于内,财去而仓廪空虚,与天相逆,则国贫而民荒。至圣之人弗留,天下弗与。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师有道,则国人之国矣。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独知王术,故而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轻县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德而财生;贱身而贵有道,故身贵而令行。故王天下者,天下则之。霸王积甲士而征不备,诛禁当罪而不私其利,故令天下而莫敢不听。自此以下,兵战力争,危亡无日,而莫知其所从来。夫言霸王,其无私也,唯王者能兼覆载天下,物曲成焉。(黄帝四经·经法·六分)[译文]君主要想称王天下,必须参合天时、地利、人事三方面因素,然后才能广有天下。作为国君就要居得其所,真正行使其作为国君的职权。大臣恭敬,不敢蒙蔽君主。下属和顺,不敢欺蒙其上。百姓和睦甘愿为国君效力,地域广大,民人众多,军队强盛,可无敌于天下。庆赏公正可极于小民,而刑罚不苟必极于当罪,这是王道的根本。但此外还必须懂得王术,否则不足以称王天下。懂得王术的人,田猎有度,饮宴有节,珍宝声色不惑于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征战,就会用力极少而见功甚多,征战必胜令行禁止。因此会得到福佑,使得国家富强人民昌盛。圣人便会居处其国而佐助他,天下人也都会亲近追随他。但如果不懂得王术,田猎无度,常常沉湎于饮宴,珍宝声色蛊惑其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战争,就会用力甚多而不见功效,战虽或有所胜却不能令行禁止。因此失去福佑,财物耗尽而仓廪空虚,违逆天道,使得国困民贫。有德能的人便会遗弃他,天下人也要背离他。同时再不能重视士人,尊有道的人为师,那么国家将为他人所有了。称王天下的人要具备恒德,有了恒德,还要懂得王术,所以能称王天下而天下的人却不知其中的缘故。称王天下的人,看轻一城一地而重视士人的归附,这样就使国家稳固而自身安逸;看轻财利而尊重知识,所以功成而财生;卑屈己身而尊重有道之人,所以能使自身显赫而令行天下。因此称王天下的人,天下人都会以其为表率。霸主积蓄兵力以征讨不听命的诸候国,诛伐理当治罪的国家而不图私利,所以能令行天下而没有敢于违抗命令的。除此之外,像那些不讲王术,只是凭借武力,为了私利而穷兵黩武的人,身亡国危指日可待,而他们居然还意识不到是因为什么。至于说到霸王,因为他们能效法天地、覆载天下,公平无私,所以能使天下万事各得其宜。】 四度(材能,守谦,务实,君臣,审分,正法,顺民) 论(时则,则天,立衡) 亡论(除患,义兵,兴亡,戒骄,广德,务实,除乱) 论约(刑罚,时则) 名理(正名,体道,则天,衡心,善守,极反) 《十大经》篇立命(信,王道,道治,爱民,则天) 观(先德,教化,材能,论治,赏罚,婚义,刑罚) 五正(先己,取法,修德,义兵) 果童(常法,正名,立衡,斩齐) 正乱(道常,天道,举兵,义兵)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金光法每日修炼,贯穿于任何功法中,持咒万通,一般至二十一天就能体生金光,日久功深金光圈外产生紫光辉,诸邪不侵,甚至防兵器伤害,修炼时同道大都能观察到,而目感知能力大大提高,即使在睡眠状态也能感知附近的情况和动静。旧社会游方各地,往往藉此趋吉避凶,预先知警。不论社会上还是空间界的干扰,可以先避之。其中妙用,修炼日久自知。 下面是小金光咒的修法如有不当请大家指正咒依《太上三洞神咒》天地玄宗,(中指一二節之間關節),萬氣之根,(中指三四節之間關節),廣修萬劫,(無名指三四節之間關節),證吾神通,(無名指一二節之間關節),三界內外,(子文),唯吾獨尊。(醜文)。身有金光,(寅文),覆映吾身,(卯文),視之不見,(辰文),聽之不聞,(巳文),包羅天地,(午文),養育群生,(未文),誦持萬遍,(申文),身有光明,(酉文),三界侍衛,(戌文),五帝侍迎,(亥文),萬神朝禮,(亥文),役使雷霆,鬼妖滅迹,精怪亡形,內有霹靂,(中指一二節之間關節),雷聲隱名,“口帝”“口發”“口更”“口鬱”“口夔”“口順”“口鱗(去魚旁)”“口骨”“口牛”“口波”“口吉”“口利”“口虛”“口亨”“口徑”“口畢”“口軒”“口興”“口多”“口居”“口壘”“口霆”“口希”“口弗”“口延”“口尊”“口逆”“口役”“口壽”呼“口徑”吃“口度”“口羅”“口釋”“口離”,(以上三十六字爲雷諱,掐住中指一二節關節,念雷諱),洞慧交徹,(午文),五氣騰騰,(身中存思五色祖氣交射兩肋,口中念一“嗡”聲震開天目,掐劍訣吸氣,存思金光五色氣沖出頭頂),金光速現,(以大指剔午文,呵氣,取火克金。掐劍訣收氣入口中),覆護OO。(劍訣吹出,存用。) 金光咒诀的运用天地玄宗用大母指掐四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子时 万炁本根用大母指掐中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丑时 广修亿劫用大母指掐食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寅时 证我神通用大母指掐食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卯时 三界内外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中宫也称玉清诀 唯道独尊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上节横纹节内侧 体有金光用大母指掐中指的指尖上七句组成:北斗 覆映吾身回位再用大母指掐四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子时 视之不见再用大母指掐五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亥时 听之不闻再用大母指掐五指的二节横纹节内侧戌时 包罗天地再用大母指掐四指的二节横纹节内侧 养育众生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又是中宫 颂持万遍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上节横纹节内侧 身有光明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指尖此七句组成南斗 三界侍卫再回到用大母指掐四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子时 五帝伺迎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丑时 万神朝礼再用大母指掐食指的根部横纹节内侧寅时 驭使雷霆再用大母指掐食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卯时 鬼妖丧胆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 精怪亡形再用大母指掐四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 内有霹雳再用大母指掐五指的中节横纹节内侧 雷神隐名再用大母指掐五指的上节横纹节内侧 洞慧交彻再用大母指掐四指的上节横纹节内侧 五气腾腾再用大母指掐中指的上节横纹节内侧 金光速现再用大母指掐指尖 覆护真人外制结金光决定形,内调回中宫。更深运用需师指引 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大金光神咒混沌浩荡。一炁初分。金光正炁。号为玉清。元始定象。自然至尊。青白交射。始立上清。七宝宫内。玉宸道君。三气化结。动耀太清。祥云瑞殿。五灵老君。中央黄炁。玉帝化生。六波天主。梵炁天君。丹霞碧落。雷祖有神。三境内外。万圣千真。三十二帝。四府万灵。五方五老。日月泰生。辉光交曜。分立乾坤。清气上腾。浊气下凝。妙用八海。水帝溪真。三才四象。阴阳合形。清炁上腾,北酆九垒。雷霆隐名。诸天隐韵。五帝监生。十福太乙。罡运乾坤。中山青帝。万象森罗。灵君吓吓。四目之精。唎哼哒唎。元真合英。释帝隐咏。玄冥子钦。大有玉字。雷霆轰轰。啵罗释曪。永保长生! [见道藏太上三洞神咒] 金光神咒诠解会意金光神咒 诠释:金光,道之发见。求道者玄功广博,光华外著,足以驱鬼魅、斩妖气,如金器之刚强不屈,灼然赫奕也,是号金光。 诠释:天地,一阴一阳;玄宗,玄门宗祖。盖玄理虽云浩眇,莫非阴阳五行,而五行又阴阳所生,此所以为玄宗也。 诠释:万炁,总括之也,勿泥本根源头也。此承上句,言人之众炁莫非阴阳合散所为,是天地有万气炁之本根也。 诠释:修,修持,即炼玄之功也。万劫,言其修之多也。盖炼玄之士,时时修奉、其数无穷,如万劫之修累。 诠释:证,证明。神通,大而化也。盖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万劫修持,则吾之神通不亦证明而扩充乎! 诠释:三界,天堂、人间、地狱也。人之精气神皆是内外者,内而五脏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类也。 诠释:惟,独也。道,玄妙大道。独尊,言无有出其右者。盖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顺,故曰独尊。 诠释:体,道体。金光,说见。前道本无形,依人为体至有金光,则充足於内而发乎外也。 诠释: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盖人能志道则道不远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 诠释:视,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见,大道本属虚渺,故视而不见。 诠释:听,以耳去听。天下之有声者可闻,大道湛寂清净,故听而不闻。 诠释:至大莫如天地,然犹有可穷而道则无穷。包罗者,所谓道通天地有形外也。 诠释:养育,受其裁成也。群生,兼人物言,而人之耳目口体,三元六府亦曰群生。此言道虽无形与声,而涵天盖地,群生莫不赖之也。 诠释:受持者,于人以物与己受之,而持於心也。万遍,受持不怠也。 诠释:身,受持者之身。光,金光。明,昭著。犹大学所谓德润身也。 诠释:三界,解见上。侍卫,尊其道也。 诠释: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肾也。司,司其职。迎者,彼来此受,如主之迎宾也。 诠释:万神,尊且多。盖人之全体而言。朝礼,同相集会也。盖胎凝於紫府,百体毕具,如万神朝礼於上帝也。 诠释:役使,听其命令,无不达也。雷霆,天之阳气足以威天下者,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阳之运动也。 诠释:鬼妖,背道之徒。丧胆,不敢肆也。人身亦有鬼妖,道气存则万缘俱息,不啻失其胆也。 诠释: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也。此指声色货利而言也,既入道则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 诠释:内,道体之内。霹雳,雷声。一震而山河镇动,万物凛威,道之尊严亦犹是也。 诠释:雷神,动物。隐名,静象。此言道虽尊严本自宁静,即雷神亦为之摄伏也。 诠释:洞,空也。慧,灵也。交彻,互相萤而无微不照,无幽不烛也。 诠释:五炁,五行之气。腾腾,蔼然发露而其出不穷也。 诠释:速现,现即时发见,犹云而时出之也。金光本不易见,今日速现则其得力於平时者深矣。 诠释:覆护,金光遍体也。真人,求道者自称。真人云者覆其真性,无愧於人之道也。 金光符法每天对三清祖师三拜起身。再双手结金光印。 双手中指、无名指相交,食指、小指、大姆指合对伸直;食指、小指向上,大姆指向下。 将金光印拱起至眉,自己双目紧闭,存想金光符一遍,金光符在头顶虚空闪著金光,然后念金光咒一遍,念完咒将金光印盖在头顶的上面,然后朝背后一放,观想自己全身放射金光。 金光咒为道法中的基本咒语,作用是净化身心和防范外魔侵袭,江湖中人也有练此咒法用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法师也有用此符咒书于掌心放灵光布气为人祛邪治病的,进山或进入古墓或路经坟场等特殊环境之时,可以先念诵此咒,将此符画于掌心(男以右手剑指画于左手掌心,女以左手剑指画于右手掌心),即可避免遭到邪气侵扰。 画符之时要屏息闭气,精神高度集中,观想画出的符在手掌中金光闪耀,然后将大拇指屈于掌心握拳,四指包住大指。 符中主体部分为一笔连续画完,上下左右四个点后画,上一点观想为火焰般的朱雀,下一点观想为海洋般的玄武,左一点观想为飞腾的青龙,右一点观想为奔跃的白虎,中间的主体部分则观想为充满金光可以包藏宇宙的超空间玄境。 一般来讲有源必有流,无师就无道,要修持,必先体道(理解),要理解金光咒,不至妄为而修行之,是属不易。有师承,必然心领神会,自然正情正念、功力也会易得。 炼功姿势握好金光指诀后,轻闭双目或者垂帘,存想身前(眼前)不远之处,虚悬一轮银白色的圆月,照亮全身,观想同时可心中默颂:一轮明月清如镜,万道光芒射周身,月光茫茫白如海,阴阳相合好修真。 如此寂照片刻,接着存想此圆月,经天目穴进入大脑,然后经泥丸直线至膻中内,再向左胸内移动,进入心脏之中。月为阴,在此为离卦中之阴爻,阳中阴精,阴动为先;日为阳,阳动随行。脑为神腑,为阴;心为神脏,为阳。阴阳先后乘而调动神机,园融一体。此时反观内视左胸内的心脏,存想心脏由小至大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就如一轮朝阳,金光万道,照遍胸腔内脏,如此观想3至5分钟,在缓缓将红日移至膻中穴内,稍停片刻,在从正中下降至脐后一寸三分的气穴内停住,存想万道金光不断扩大,金光充满全身透过全身毛孔向外扩展,充满整个房间或身体周围一至二丈的范围。扩场时应呈圆球形向四周扩大,观想要求尽力做到历历分明。同时心中默念金光神咒一遍(随念随画金光讳符)。 每日清晨卯时,面向正东站立(或端坐),用鼻深吸一口气,将气存入下丹田,暂闭莫呼,自然灌注周身片刻后,自然呼吸.用自己的真神意想乘五色祥云,一闪之间到了太阳宫中,给太阳真君磕了三个头,跪在太阳真君位前,默念金光神咒,画金光符(自然呼吸.用真神默念默画,随念随画).然后,用鼻息呼吸.意想腹内暖熙熙的金光随吸气带回,会感到下丹田,肾宫以及身腰腿全部发暖,如同太阳金光照射. 功效:全身宿病,一概消除,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头清眼亮,五脏清凉,六腑调泰,浑身舒畅,气力充足.这就是水火既济的真功,也正是采天地之正气,炼日月之精华。(更多内容,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pz/15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一middot亲子丨草原沙漠寻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