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郑人置履

在俱乐部打MP双人赛,南家是好手,带了一个不熟悉的新人做搭档。上来第一副牌,推盘过来后,北和东两家都PASS了。南家开叫1,你当然争叫1,推盘再次过来的时候,北家是加倍,同伴叫2NT。按照你们的约定,这是一个8-10大牌点四张红心支持的加叫。南家PASS后,你只好3示弱。原本以为叫牌应该已经结束了。可是推盘过来的时候,北家再次加倍了。南家思考一阵后,叫3。你PASS后开始考虑首攻的问题,结果推盘过来的时候,北家居然放上了4。思前想后,你还是决定保守型首攻红心。明手摊牌后,你发现北家的叫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明知同伴低限,但是方块也与同伴有配合,如果K位置好,至少输墩不多了。不过对于双人赛而言,现在你肯定不是顶分就要是底分了。打起十二分精神防守吧。

首攻2,同伴用Q盖过明手的10。庄家A吃住。飞方块,同伴跟出5。明手出将牌,庄家用10飞过。你J吃住后,没什么好出的,只好再出红心。明手垫草花,庄家K吃住。出草花,你准备如何防守?

韩非(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秦相李斯的师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问,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治世观。在他的著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用今天的白话文说来就是: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却忘了带上。到了集市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味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桥牌之容易,在于没有特别复杂的数学计算。桥牌之难,在于有特别多的无常规定式的边际计算。桥牌的高下之分,就在于每个人对于边际计算的覆盖广度。因为数理计算人人都会,而边际覆盖已经超出了一个数学游戏的范畴。

从常规推理看来,击败这个定约的可能几乎没有了。庄家应该是的牌型,这样你还可能得到的赢墩大概只有1墩草花以及1墩方块或者1墩将牌了。除非同伴同时持有A和J三张,真是这样,你也无需再做什么,对手只能自动投降了。

对吗?每到这个时候,老周都要问这句。如果你想成为桥牌高手就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因为,这就是边际覆盖计算的开始。

你为什么不问问庄家,为何在出将牌的时候用10飞过?有两种可能!庄家的黑桃分别是AQ10X、AK10X。为何不能是KQ10X?因为KQ10X的黑桃结构,庄家总是会先出K,以后进入明手出黑桃,根据东家的跟牌来决定再出10或者Q。所以,你还希望有一墩将牌的设想已经彻底破灭了!

这个边际计算在说明你没有机会击败这个定约了。放弃吗?不行!你必须看看还有什么边际因素需要你去覆盖计算的。

你注意到庄家叫3时候的迟疑了吗?这么正常的答叫叫品,为什么要迟疑?因为他想罚放同伴对3的加倍!你不是看到他都有三个肯定的赢墩了吗?他当然想罚放。那就应该罚放啊,为什么要迟疑?而且迟疑以后还要选择叫3?是因为这是双人赛,在同伴PASS过后他无法确保能够将3定约击宕两墩。所以他宁愿选择保险的3定约,没想到同伴会加叫到四阶成局。

啰嗦这个有意义吗?这样的边际计算对击败定约有帮助吗?当然有。因为他可能只有三张黑桃!!如果你有AQ10XAKXJXXXXX的牌,你会犹豫吗?或者你有AQ10XAKXJXXXXX犹豫以后叫3吗?我想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且,你也只能当他是三张黑桃来防守才有机会击败定约了。对吗?

实战四家牌如下:

南家不愧是一个高手,他面对这么一个定约,不但没有埋怨同伴,而且居然找到了可能做成的线路。现在你看到要怎么做了吗?你必须A吃住再出红心,逼迫明手将吃。这样才能让对手首尾不能相顾。否则,出任何其它的牌张都会让庄家做成这个43配的成局定约。

桥牌竞技,基本计算非常重要,但胜利往往都是偏向边际覆盖更广,边际计算更深的牌手。

周飞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zc/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