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州永远的王城七
环州:永远的王城(七) 作者帕男 要想了解环州土司历史文化的全部,就得去看看姜驿。姜驿,在我做记者时候就去过,对于姜驿应该说是点滴拈来,如数家珍。我先卖个关子,先从远处的会理县黎溪的一道菜说起,那就是当地人众口一词的踩缸酸菜,提起踩缸酸菜的吃法,老饕们会在你面前会说得头头是道。踩缸酸菜在经沸水浸泡后,汤色会淡黄清亮,菜甚脆嫩,入口即化,酸香味更是弥漫一屋,令人垂涎不禁。原来当地人将一小截干酸菜切碎,再将干辣椒在柴火灰中刨过用手揉碎,生姜洗净用刀拍过,一同放入容器内,冲入沸水,盖上盖约焖七至八分钟,开盖撒上葱花即可,这样就可以大饱口福了。踩缸酸菜,我还没有吃过,但去会理的心愿已在我心头悬了一年,我有幸受组织派遣到数百里之遥的武定万德乡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兼副乡长,出面北望就是金沙江,金沙江的那边就是会理。我心有预谋,待有一天到会理走走,拜谒会理古城,吃踩缸酸菜。为此,我还约上了凉山的美女作家白玛曲真、会理的霁虹。传说,踩缸酸菜还与出家武定狮子山的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有关,在其流亡云南途经会理县黎溪时,不知去云南的路该怎么走,正在这时,只见一老者在自家的菜地里割菜,就趋前问路。老人乜了一眼问路的人,爱理不搭的说:走松坪关到绿水河这条路最近。建文帝想请老人送他到绿水河,但又不好说出口。老人看出来,却又有些不情愿:我割了这么多菜要忙着下缸腌呢。这时建文帝告诉他:你不用担心嘛,送我回来后再腌也来得及,到时候腌出来的更好吃呢。老人心地善良,看一个外乡人这么恳切,就成人之美送了建文帝一程。老人回家一看,割下的青菜已经又黄又蔫,心都凉完了。但心想这么多菜扔了多可惜,就将菜装在一个大木缸中,留待喂牲畜也行。菜太多装不下,老人就穿着草鞋进去使劲踩,并随手倒了些做饭用的米汤进去,盖上盖就不再去管了。谁知一段时间过后,木缸里飘出一股扑鼻的清香,揭开盖一看菜已腌成黄澄澄的,拈来一尝,味道鲜美无比。但老人一下子吃不了,于是就拿去晾晒,待晒干后想吃时再用开水泡开。凡来人,老人家都要上这道菜,客人吃了不算还要带些回家,这样,一下子就传开了,家家户户都学做起踩缸酸菜。当地土司自正银,看在眼里,这个村子的酸菜可是被建文帝金口玉言封赠过的,不但与众不同,还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商品。自土司便依仗权势,垄断了“踩缸酸菜”的制作加工和销售。从此“踩缸酸菜”远销成了众口皆合的名菜。至今在黎溪镇黎洲村的村民们中还延续着这道菜传统的制作方法:每年立秋过后,人们就开始播撒专门的小青菜籽,让小青菜自然成长到成熟。村民会选阳光明媚的天气,将遴选上好的小青菜洗净并晾晒几天,待蒸发掉部份水份菜变蔫了,就将整齐地扎成小把,放在特制的大木缸里,然后将糯米清汤均匀地倒在青菜上,一层层夯实。然后盖上木盖,放在自家向阳的院坝中,经冬日的阳光照射,夜晚霜冻,自然发酵两个月余,就可以出缸了。呵呵,看到这里,口水流出来了吧,我写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你,这是黎溪人的闲适有味的日子,黎溪人有这样不同的活法。那姜驿,曾是黎溪自土司的辖地,怎就舍得,把姜驿“搭手一望”,拱手让人了呢?据说是,当年的自土司,允了这门亲事之前,正好出兵帮朝廷剿灭了北方的叛乱,大功告成,受到朝廷的格外恩宠,赏赐有加。自恃财力鼎盛,疆域宽广,权势如日中天,便将沿江二十四村陪嫁给女儿,作为女儿的“胭脂田”,说来也只不过九牛一毛。只是他没有想到的,从此这一片富庶的土地,变自改姓李了,川人也从此变成了云南人。姜驿送人是有些可惜,不管自古到今,尤其在那种朝代。姜驿是蜀身毒道,亦称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蜀身毒古道也分段而且各自有名:从成都出发过雅安、汉源、越西、西昌、会理、元谋、永仁、姚安至大理一段称之为“灵关道”。据史料,早在春秋时期,西南人就在这些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了这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民间“走私通道”。这条道路使云南成为古老中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前沿,印度洋的海风从此吹进红土高原。那些驮着蜀布、丝绸和漆器的马帮源源不断地从蜀地出发越过高黎贡山后,抵达腾越与印度商人交换商品。或有的继续前行,越过亲敦江、翻过那加山脉到达印度阿萨姆邦,然后再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抵达印度平原,或者更远。“窃出商贾,无所不通”。印度和中亚的玻璃、宝石、海贝以及宗教与哲学也随着返回的马帮源源不断地进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西南地区。此时的中原,正陷在与匈奴的嗜血厮杀之中,加之航海业还不发达,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尚未开通,这条从西南通往印度的古道便成了当时中国与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可是当时的统治者对于这条民间的秘密通道全然不知,直到张骞递上奏章那一刻,“蜀身毒道”才第一次出现在帝王的视野里。是蜀身毒道成就了姜驿的地位吧,据记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开越嶲郡,在姜驿设三绛县,历经汉、晋、唐、宋、元、明诸朝,地名几经演变:三绛、三缝、七部、薑站、姜驿等。其中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年建立云南行省,下设路、府、州,并设驿站以利邮传,姜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设薑站,驿马多达50匹。至明洪武十五年(年),武定军民府设环州驿、与曲驿、姜驿、虚仁驿四驿站,薑(姜)站遂改为驿,设驿丞一名。是年十月,原属云南建昌府、德昌府、会昌府等地统辖的部分州、县划归四川都指挥使司管理,而姜驿仍在云南行省武定府辖内。从云南去姜驿必经龙街渡,龙街渡位于元谋县江边乡龙川江与金沙江交汇处,海拔米,为“灵关道”上的七大渡口之一。在宋元时期曾设官渡,清朝和民国时驿渡更盛。据说,古人入滇之路有北、南、中三路,龙街渡是连接成都经会川卫(今四川会理)至云南武定府、云南府(昆明)的北路金沙江要津。现在的龙街渡口就在新街子下一里的金沙江边,有砂石公路通向渡口,有铁壳机动船渡人,小车卡车则有轮渡,与对岸砂石公路对接。据当地人说,旱季这里的江面不过两百米,汛期一到,两江洪水涌来,浪涛汹涌,江滩沉沦,一片汪洋,江面可宽到四五百米,让人望而却步,渡口有时也会停摆,以求过江者安全。当年的诸葛亮、马可波罗、杨升庵、徐霞客、吴三桂等好多名人都曾从这条路走过。更近些的年5月3日,红军的龙街佯渡,使龙街渡留史永存,几十年后人们又在这里拍了几部电影又让龙街渡名播遐迩,成为全国个红色经典景区景点之一。元谋县会抓机遇,每年都要在这里过一个“红军节”,倒也不错,让人既乐呵了,也受到了教育。“龙街,由于它的罗望子树、榕属植物和枣树,可能是令人愉快而悦目的”,这位法国探险家巴达在百年前走进龙街时这样说。“假如不太脏,只有极少数的猪在街上大小便,假如人们不太懒,不大迷恋于长时间的午睡,并且稍微寻常型白癜风图片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qingguo.com/lbzzc/12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铁马小说揭秘大西皇帝张献忠立七杀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