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主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导语:知识普及

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成就

两河文明

一、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两河城邦文明(年前~年前)。

二、世界最早的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年前)。

三、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年~1万年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年~1万年前)。

四、世界最早的冶炼实践——两河流域城邦金银矿石冶炼实验(年前)。

五、世界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两河流域城邦青铜冶炼术(年前)。

六、世界最早的铁器文明——赫梯文明(年前)。

七、世界最早的历法——苏美尔人太阴(月)历(具体时间不详,早于埃及太阳历;有说法认为其有年历史)。

八、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犹太教(年前,与印度教并列)。

古埃及

一、世界最早的统一王朝/帝国——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埃及第一王朝(年前)。

二、世界最早的数学——古埃及数学(年前)。

三、世界最早的几何——古埃及几何(年前)。

四、世界最早的专用书写工具——芦苇笔、莎草纸(年前)

古印度

一、印度数字。

二、世界最早的三角函数——出自《太阳悉檀多》(公元1世纪成品)。

三、世界最早的日心说——出自《阿利耶毗陀论》(公元年成品)。

四、世界最早的系统宗教——印度教(年前,与犹太教并列)。

中国

一、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陕西西安姜寨遗址冶炼黄铜(年前;±B.C.)。

二、世界最早的农业——江西万年县万年仙人洞遗址驯化水稻、栽培稻植硅石(1.2万年前)。

三、世界最早的造船技术——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年前)。

四、世界最早的酿酒技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果酒沉淀物(年前)

五、世界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骨笛(~年前)。

六、世界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年前)。

七、世界最早的军事学著作——孙武《孙子兵法》(年前)。

人文始祖黄帝

黄帝(华夏部落首领)

黄帝(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史记·五帝本纪》和与之相关的文献自然属于文献史学系统,由于其始于口耳相传的传说,有些记载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不足为奇,但仍可从中获取有关黄帝和其活动的有价值的信息:

  ——黄帝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族的称号;黄帝不是只有一世,而是有好多世,甚或十世、十八世;黄帝不是在位几十年,甚或几百年、两千五百多年(见许顺湛:《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宏观对应的研究》,《华夏文明》年第05期)。

  ——“黄帝”一名见于战国铜器陈侯因兹敦,更因《史记·周本纪》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礼记·乐记》为“于蓟”),表明黄帝的传说不仅流行于战国,甚至可早到商末周初。

  ——黄帝继神农氏而起。《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殁,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举风后、力牧、帝先、大鸿以治兵。”表明社会发生了重大转折,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

  ——黄帝时多有发明创造。《世本·作篇》“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叟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证算数,容成作调历”,使“沮涌、仓颉作书,沮涌、仓颉为黄帝左右史”。《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时播百榖草木,淳化乌兽虫蛾”。发明宫室、舟车、杵臼、耒耜、铫锄、弓矢、衣裳、釜甑。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表明传说黄帝活动地域是以中原为中心并波及到了黄河上、下游和淮河、长江流域。

  ——《史记·五帝本纪》虽采用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说,但其他文献尚有“少昊、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诸说。上述诸说中,前几位有所差别,但最后两位多主尧、舜,说明“五帝”的说法虽有异,但接续最后一帝的都是禹,即夏的开国之君。

道教始祖广成子

广成子是上古时期的道教人物,作为黄帝的老师,一直是道教的始祖。

《广成子升仙记》云:“造化开辟,既有广成子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终,莫知其然。”《外记》又论:“元始一气抒化,先有身,然后天地判焉。而有熊氏姬轩辕黄帝,在他建国十九年,闻广成子居崆峒山,渡河登空同山,得闻至道。致海宁于太和,作《阴符》、《龙虎》诸经以寓至道。鼎湖炼天元大丹,白日乘龙升天,为元真上仙。”

这里写了作为现实社会中的真人广成子“先有身”和黄帝在修道后升天成为仙,这是由人而被神化的故事。那么这种先是人后升仙的事有没有?在未被神化之前这广成子、黄帝存在不存在?经过考古实物和多数专家考证,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是实有其人,同样广成子也是存在的。黄帝是少典之子,姬姓公孙,号轩辕,是有熊氏部落酋长。广成子是广成族人,广成是姓,属于最早的空洞族人。《古地理史》有“西极广成氏”一语,年6月施蛰存说:“广成是原始部落名,和空同族一样都是古代民族部落”。又说:“所问的庄浪、朝那、鸡头都是氏族名,归于空桐族”。

黄陵墓古碑背后刻有炎帝姜水部落,黄帝姬水部落和空同部落,这是当时西北三大部落族。《逸周书》说:“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其尤、东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古月、北狄等十二部族悉归崆峒”。这说明崆峒是个与黄帝、炎帝部落相当的大部落,在黄帝时代十万多个部落中,崆峒是西北最大的部落,所以古碑才刻下炎、黄、崆峒三个部落图。《汲家周书》说:“正北大夏、莎车、戎翟、月氏、空同、姑臧等十部族统为空同。”那么庄浪、广成、朝那、鸡头族又是这些部族的哪一个呢?施蛰存教授说:“这几个氏族更早,后融入空同,鸡头后是狄、氐,疑姬与鸡与笄同音。”《尚书·禹贡》说:“织皮、混仑、析餐、渠搜、西戒概称戎。”这里“混仑”就是“空同”的音字,概称戎。《史记·周本纪》“帝孔甲不窟弃戎狄之间”。这是说夏大禹之后公元前年到年孔甲伐泾河空同族和鸡头族等。

中国的文字在伏羲时代已产生,从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的陶罐上的文字符号可证。从伏羲到黄帝时隔多年,这漫长的时期,民族和文化在进化,文字在各部落间创造,到黄帝派仓颉采字造字统一文字,直到西汉的造纸出现,从泥土字、树皮字、兽皮字、骨字、木板子、竹简、石刻、瓦制、铜铸字,凡不腐烂流传下来是很少部分,可文物研究者从瓦罐中看到“广成”的符号,而不能确定这是什么。但可以肯定“广成子”不是庄子首创的名字。《括地志》引枹朴子内篇说:“黄帝西见中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列子》记载“剑仙自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广成子授黄帝《道戒经》七十卷,《自然之经》一卷,《阴阳经》一卷,又有古籍说黄帝问道后作《龙虎阴阳经》以寓至道传世,之后便有“广黄学说”和“黄老学说”。至今在中国哲学史中讲有“黄老学说”或“黄老道”。《轩辕金鼎文》记载着黄帝问道广成子。北周庚信《黄帝见广成子赞》说:“治身紫府,问政青丘,龙湖鼎没,丹宠珠流。疏云即雨,落才先秋。至道须极,长生可求。”《山海经·海内南经》:“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黄帝问道一再被后世强调,广成子是广成族的巫师和酋长,在空桐一带颇有名气,这才引起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zc/1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