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姑苏
梦中,你从万丈崖边跃下,魂丝于云雾山岚间翱翔。却不知是何原因,竟“逆”入了“姑苏”。你瞄了一眼卷头,原来这是乾隆眼中、徐扬笔下的“姑苏”。壹你站在小石桥上,满目望去,那什么“水满春畦白云连”“大船小船浪相依”,都不及眼中的三月小桃红。伴着间断的杵臼舂稻声,你隐约听见那小轿旁俩役夫小声闲谈,竟是在比较圣祖皇帝南巡和当今皇帝南巡, 说什么圣祖皇帝当初巡视河工轻舟简行,而如今天子虽说是为问民风,可这做派却...... 空气忽然有些凝滞,你逃也似地疾行两步,越过两位倚杖老者,路过篱笆院墙,恰逢一人迎米粮入院。一条小河横陈在前,你看见不远处有座木桥,只是过去的路有些“崎岖”,但这可难不住你。绕过枯木细松,缘着墙边,顺利上了桥,只不过你好奇那一层蓝布外究竟是什么。原来那是皇太后乘坐的“翔凤艇”,而岸边则是拉纤的河兵、跪伏瞻仰的村妇,而男子么,应该是规避了;至于沿河民居、角亭、牌坊则设有香案。身边的牌坊匾额上蓝地金书“万寿无疆”,极目望去,那对岸则是“恭迎圣母”。看着那些身穿礼服的命妇们,以及不远处林荫下的小轿,你也就明白了,这对岸多得是致仕还乡的官要,也难怪能搭两座戏台子。其中一处似为“九仙女祝寿”的戏码,另一处你也不知道是个啥,但是拉纤河兵们看地津津有味。许是圣母体谅百姓,这“翔凤艇”行地慢,你放弃了与之同行的想法,快走两步,近了那浒墅关,据说“其税收量曾居运河沿线税关之首”,江南百货都要到此完税,为“南北冲要之地”。不过看着那每个路口的围布、卡兵以及商户门中的绮罗、灯彩、香案,你也知道那百船穿梭、熙熙攘攘的场景是见不到了。 看着对岸的“茶食”“纱罗”“棉花”“卜易”,闻着一旁“进京名酒”的香气,你也懒得过“北桥”去对岸,就原路直行了。你遇到零零星星的挑担行脚商、樵夫以及妇人孩子,但更多地是那些三五成群的耆老、乡绅、士大夫们,嘴里念叨着你听不懂却又软软的吴语。反正左右无事,你就敞开了眼看,什么“官帽”“茶室”“加染梭布”“朝靴”“灯草细席”,▼向下滑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buzhenga.com/lbzzc/18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完她的一生,我难过了好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